无锡文脉与发展成就的集大成
2022-04-29高侠
高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座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其动力皆来自其成员不断的实践与创造活动。这种实践创造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成果即为“文化”。璀璨多样的地方文化是构成华夏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源头活水。《江苏文库·研究编》主编樊和平教授认为,“文脉”就是“与人的生活和生命同在的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背景下,文脉整理与研究具有重大的国家文化战略意义”。[1]2016年2月,“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正式启动,旨在“对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规律的概括和逻辑上的整合与抽象”,实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最能体现这一主旨的成果之一就是《江苏文库·研究编》,而地方文化史是其中的重要成果。目前,省内的13座城市已有7座完成了该市文化史的编撰出版,包括无锡卷。历经四年不懈努力,2021年10月,由江南大学庄若江教授团队编撰完成的《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系统梳理,填补空白,完续无锡文脉
无锡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太湖平原腹地,有着7000年的人类聚居史、3200年文字记载史和2500余年建城史,历史久远。但是,无锡自西汉置县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其身份一直是一座县。虽然,明清以来无锡经济发展提速,尤其是民国时期经济快速振兴,成为国内民族工业高地,但无锡的文化却始终相对薄弱,元代才有了第一本《无锡志》,在史料记载和积累上远不及苏州、常州这样的“府”级城市。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无锡在1995年、2015年分别出版了两套《无锡市志》,2003年编撰了《无锡通史》,2006年出版了“无锡文化丛书”(17卷),2011年整理出版了五辑百册的“无锡文库”。此外,无锡市人大、政协、文联、史志办等也主持编撰过《文化无锡》《无锡特色文化》《吴地文化通史》等。
但是,作为一部资料挖掘充分、文脉完整、观点独到、剖析到位、学理性强的文化专史,对无锡而言还是空白。文化史不仅要依托于详实的史料,还是历史学与文化学的结合;既有别于一般通史,也不同于普泛的文化读物。要完成这样一部地方文化史,既要以“史实”为据,最大限度掌握史料,更要对透过现象介入本质,拥有高远的“史识”。首席专家庄若江教授长期研究地方文史,在该领域已有丰硕成果,文化史研究团队也都是江南大学富于学术研究经验的文史教师,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2016年岁末,接受任务之后,编撰团队根据省里的体例及写作要求,很快拟定提纲,搭建框架,明确分工,展开工作。近五年的编撰工作是一个不断攻坚克难的艰辛过程。虽然团队成员各有所长,但在资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还是困难重重。在省社科联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研究团队成员反复修改打磨,主编庄若江教授增删、补充、调整完善文字就达二十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得成书。
全书分为绪论、正文、结语、文化大事记四个部分,以54万字的篇幅,全面扫描了远古至民国时期的无锡文化演进轨迹,所涉历史长达万年之久。绪论开宗明义,概述了无锡地区(含江阴、宜兴)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厘定了锡邑文化的地域范围和阶段性特点,辨识了文化内涵特征和形成过程,亮出了“山水文化”“吴文化”“民族工商文化”三张特色鲜明的文化名片,并对无锡尚德、务实、灵动、进取的文化个性及其形成做了解读分析。正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六章为通史,以时间为轴线,梳理概括了从史前、春秋战国到民国时期各个阶段的无锡文化发生、发展与演化过程。下编十一章为文化专题史,从文化构成的不同领域和层面入手,阐述了民族工商业、教育、文学、学术、科技、宗教、家族、书画、民乐锡剧、园林以及饮食文化,深入肌理内质解析无锡不同文化领域的文化发展演进及其特色。结语部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无锡文化的历史地位、取得成就、价值意义进行了归纳总结,是为首次对无锡文化的理论总结,也是对无锡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
提炼要素,构建体系,擦亮城市名片
“文化是为人的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2]延续地方性文化命脉,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尤为重要。理清无锡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发掘其中蕴含的地域文化质素,凝练无锡文化的特色价值,揭示城市文化性格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无疑是《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编撰者的重要目标。无锡文化的地域属性是什么?她在江苏、江南乃至全国的定位如何?有何特殊的地位影响和价值、贡献?对此,该书亮出了无锡城市文化的三张名片:山水文化、吴文化和工商文化。
灵山秀水的自然环境为无锡地域文化的生发提供了温床。该书绪论援引元代王仁甫《无锡志》之语,佐证了无锡“为浙右名邑之冠,当南北之会冲,土地沃衍,有湖山之盛,泉水之秀,商贾之繁集,冠盖之骈臻”,同时以“太湖佳绝处,运河水弄堂,千年古吴都,百年工商城”定位了无锡作为“太湖明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理环境以独特的地形、水文、植被、禽兽种类,影响了人们的宇宙认知、审美想象和风俗信仰,赋予不同山川水土上人们不同的禀性”。[3]无锡文化兼具求本务实与灵活善变的属性,既有山一般的踏实沉稳,也有水一般的随物赋形、机敏灵活、顺势而进、刚柔相济等特征,山水环境和独特历史孕育了无锡人通达包容、敏察善纳、勇于探索、善于进退的群体禀赋。
源远流长的吴文化,积淀成无锡文化的厚重基底。上编对于无锡文脉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纵向梳理,在丰富史料的支持下,确立了无锡作为吴文化主要发祥地的历史地位。著者着力于时代变迁中地域文化形态的演化,从泰伯奔吴建立句吴部落到先秦吴越争霸、黄歇封吴,从东晋北人南迁到隋唐后运河开通商贸繁盛,再到近现代民族工商经济的崛起,择取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理清了无锡文脉的源流。著者强调,吴文化本身就是文化融合的产物,其智性灵动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平衡元素。泰伯奔吴、落脚梅里,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明相融合,拓吴地,启文明,打下无锡文化最初的底色。此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吴文化不断吸纳中原文化、古越文化、荆楚文化乃至外民族文化的异质要素,因地制宜,融会贯通,“经世致用”,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地方文化。下编则抓取锡邑各个文化领域中的代表人物、族群和流派,从世家望族到地方贤达,从东林学派到梁溪文人艺术家,从“锡商”群体到教育名家、科技先驱“锡金四哲”,由他们的生平事迹中生动还原无锡文化演进的历史样貌,呈现其个性鲜明的文化气质。时代动荡的风云际会中,禀赋吴文化精神底蕴的无锡人,总是能顺应历史机遇,应时而变,不拘格套,积极作为。
工商文化是“经世致用”吴文化在近现代无锡土壤上长出的新苗。洋务运动末期,无锡民族工商业崛起并快速发展,促成城市的转型升级。20世纪以来,它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为无锡文化增添了富有时代色彩的内涵特征。本书以承上启下的两章(上编第六章三四节、下编第七章)浓墨重彩书写了以杨氏兄弟、荣氏兄弟、华氏祖孙等为代表的锡邑绅商,抓住历史机遇,怀揣强国富民之心,筚路蓝缕、开拓创业;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共克时艰、保全发展;在实业经营成功后,热心教育公益、城市建设,造福乡梓……本书将“锡商”身上所体现的民族工商文化内涵概括为“义利并举、兼济天下的价值诉求”“务本求实、富民强国的创业理念”“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兼容并包、刚柔相济的管理风格”。正是凭借这种延续吴文化精髓的民族工商文化,并加以扬弃、提升、完善,无锡实现了由一个小县城向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惊人跃迁。不仅于此,这种“锡商”文化还渗透到教育、科技、慈善公益以及园林艺术等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了无锡的社会风气,也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活力因子。
深拓创新,强化特色,挖掘文化价值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经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界定文化。历史学家钱穆也认为文化有“三个面向”,即“面向物世界、面向人的世界和面向心的世界”。在各种词典中,对文化的解读多达一百五六十种,面对如此繁复多样的“文化”,一部地方文化史,如何处理好内容上的“通”与“专”和行文上的“述”与“论”的关系,是为重要。为了凸显无锡特色,提亮山水文化、吴文化、工商文化三张城市名片,编撰者在全书框架、章节安排、专题设置、史料发掘及行文风格上均颇费考量。
首先,设置特色专题,丰满无锡文化的层次肌理。近现代地方经济崛起之前,无锡虽然政治地位不高、是一座偏居江南的小县,但自身的文化性格却十分鲜明。尤其是因为晚清至民国时期经济的快速崛起,无锡的民族工商业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不仅望族群集,工商大户更明显多于他地,他们对锡邑文化的带动影响不言而喻。又因受到工商风气影响,无锡的教育、道乐、民俗与饮食,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此,在无锡文化史中专设了“佛教与道教”“世族与家族文化”“民俗与饮食文化”等篇章,同时,在文学、科技、戏曲、园林等方面的阐述也突出无锡自身的特色。如第七章,不仅追溯了民族工商业的缘起到繁荣过程,还深入分析了工商业繁荣的民间心理基础和文化因缘;第十三章不仅梳理了无锡望族世家聚集、形成的原因,还解读了家训族规的文化价值,剖析了其对无锡社会风气的积极影响;第十八章,在阐述无锡独特的餐饮风俗和口味偏好的同时,还分析解读了这种独特口味偏好形成的原因以及工商文化对锡邑饮食的深刻影响。
其次,补充裁度史料,夯实无锡文化的精神内涵。本书在参鉴《江南通志》《毗陵志》和历代《无锡县志》《江阴县志》《宜兴县志》等常用文献的同时,还努力寻找和挖掘了一些新的史料。尤值一提的是,在元代以前县志等历史文献或缺的情况下,家谱是相对比较可靠的史料。无锡市图书馆家谱馆藏有大批世家巨族、民国时期工商实业家的家谱等文献资料,编撰者细心查考这些族谱、家谱的有关记载,追溯锡邑世家大族的源流支脉,充实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第十八章将无锡望族大致分为外迁和本土两类,进而指出,家族迁徙是异质文化交流互补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外迁而来的家族带入活力文化因子,就连华氏等本土家族往往也有迁徙史。从中不仅可以勘探无锡历史演进的轨迹,更能印证锡邑开放包容的文化品格。第十四章“无锡书画艺术及其大家”采用无锡博物院未公开的书画家资料,而本埠望族胶山安氏后人提供的明代“安氏西林苑”的珍藏绘画,则为第十六章“园林文化及其特色”提供了新的佐证。挖掘历史文献材料的同时,本书编撰者也参考了诸多本地学者专家新近编撰的文史资料及其他地方文化学术论著,对无锡文化的历史样貌做了一些空白补充和细节完善,力求这部无锡文化史的观照面更广、解析度更深,更具史传价值。
再次,立足“史论”,文风既追求学理性又切忌刻板化,使之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作为一部文化专史,该书行文风格力求“述”“论”契合。上编将无锡城市历史发展和文化演进相结合,以“述”带“论”;下编则将无锡文化的内涵与历史相结合,分析解读其独特的城市文化性格,揭示这种文化性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积极作用,以“论”带“述”。编撰团队成员皆于无锡地方文化有所专攻,论述阐发力求深入浅出。主编庄若江教授多年来立足本土,深耕江南文化,成果丰硕,颇具学术影响力。她不仅担任了本书的编撰框架和后期通稿,还承担了绪论、结语、大事记和书中史前、春秋、民族工商文化、家族文化等篇章的撰写,行文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文风练达明快。任翌老师潜心江南世家大族研究,著有《社会转型时期的江南士族》一书,她主笔的文学、书画、戏曲等专题,史料详实,剖析精当。汪春劼教授致力于近现代无锡史研究,其专著《无锡:一座江南水城的百年回望》,出版后颇受好评。他笔下的无锡园林文化,兼具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资料充足,特色提炼准确。本书虽然十分侧重文化分析的学理性阐发,体现理论高度,同时也着意提高文字的可读性,追求字句美感,尽可能扩大阅读受众的广度。此外,全书还附有近百幅插图,从史前遗址、出土文物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园林东林书院、寄畅园、惠山祠堂群等,图文并茂,读者从中可以更清晰地获得对无锡历史文脉的认知。
作为首部地方文化专史,《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超越”“创新”为目标,紧扣“文脉”主旨,凝练文化特质,彰显文化自信,在诸多方面都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这部文化史也告诉人们,“文脉”就深植于城市的历史发展中,是地方经济跃动和文明进步的强劲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庄若江主编.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3.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A].北京:三联书店,1989:24.
[3]杨义.文学地理学的渊源与视境[J].文学评论,2012(04).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江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