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促进语文学习走向远方
2022-04-29朱天英
朱天英
【摘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剖析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的背景,阐述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内涵和原则,为优化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快乐阅读、积极思考、幸福写作,不断走向语文的远方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
一、基于学情现状的思考
从课堂改革、考试改革到招生改革,多年來在众多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百花齐放,课堂越来越生动,试题越来越鲜活,招生越来越规范,教师的教学智慧可以说“八仙过海,各有神通”。那一线教学还需要什么呢?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对2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是:50%以上的学生偶尔读读书,基本是以娱乐性内容为主的书籍;45%的学生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很少能够应用到写作实践中,考试前背几篇例文看运气;68.5%的学生反映课堂上学的知识在作业中不知道怎么用;69%的学生反映语文作业很多不会做,干脆就不做了,并且认为语文学习就是抄写和背诵,很累;70.2%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重要,但是看不到学习效果,对语文不感兴趣,考试所迫不得不学;65.3%的学生对其他学科文字量大的试题读得慢、读不懂,影响成绩。虽然这些文字和数字代表不了全部学生的情况,却引起了一线教师的深刻思考:这些在新时代承担着祖国创新发展使命的学生阅读储备量少得可怜,语言贫瘠得令人心酸,基本的读写习惯、语文思维、语用能力、语文学习兴趣十分匮乏。
在教学跟踪观察中我们也发现,一些语文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上预设得“非常用心”,课堂也是“神采飞扬”,可是学生语文读思写的综合能力和必备品格却不如所期待的那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学生苦、家长怨、教师累,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仅停留在口头设计上。可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光靠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高效的课后作业是将课堂教学转化为生活所用,是助学生远飞的翅膀,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应彼此关联,互为助力,重谁轻谁都会造成学生发展的不健康。
二、基于“双减”的要求
众所周知,家长与学生疲于课业负担过重久矣。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头等大事。作业设计成了当下热度极高的话题,全国教育从上到下都被“双减”政策覆盖。“双减”政策因何而来?我们知道从1955年教育部颁布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开始,一路走来,六十多年“减负”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可以说在艰难中前行,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当下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使得母语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彰显,语文学科也逐渐回归到本应有的地位,语文教师尝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期待。但是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过重与国家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瓶颈,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到了必须要突破的阶段,而且有了前面几十年教育改革奠定的基础,国家有能力将“减负”推向新的深度和高度,“双减”政策依时而生。所以,可以说“双减”不是新名词,而是让浮躁、功利的教育回归的“减负”要求的升级版。基于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文件与要求,下大力气将“双减”进行到底。作业设计这个影响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从网络、报刊等媒体渠道我们都可深刻地看到,国家、省、市各部门以断腕的决心向长期以来制约教育质量提升、阻碍人才素质发展顽疾进行重拳整治。国家对“双减”坚定的态度,为落实优化作业设计要求,促进语文学习走向更远这个话题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成为推进作业改革强有力的后盾。
三、基于读思写大单元的作业设计原则
面对当下情形,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光靠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高效的作业是将课堂教学转化为生活所用、助学生远飞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凭什么让学生从内心真正喜欢上语文作业,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呢?基于此思考,2021年10月起,我开始了初中语文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与实践,有了些体会。所谓“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即围绕“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三个关键点,从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出发,在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任务活动、情境设置统领下,将语文课后作业纳入到了读思写大单元教学整体架构中,通过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充满“语文味”的序列化、系统化、情境化的单元及课时系列作业,实现由课堂留白向课下再创作延伸。衔接课内所学与课外作业,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现“减负”增效的作业目标,落实学科育人。“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包括以下基本设计原则:
1.对标原则。“课标”是教学的指挥棒。如何将国家、省、市关于作业设计的要求和指导用在具体的语文作业设计中,实现作业“减负”、质量增效,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文的魅力呢?那还要从《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说起。
语文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可见,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环节的作业设计,要发挥出立德树人与语文技能提升的双线功能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从单元整体上提炼主题,设置单元整体目标,以读为基础,以思为内化,以写为表达,合一架构读思写大单元作业,实现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与课程标准的“双对标”。要实现“双对标”,作业的内容选取与组合尤为重要。在课标指引下,以单元目标为统领,以课文篇目为支点,研读、挖掘、拓展与教材相关、相近的育人资源,发挥语文作业的“双线”功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珍爱生命”,在这个单元主题引领下的语文作业如下:
作者认为,“要珍惜生命”“谁也没有权力轻易地结束生命”,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材料一:据报道,一位年轻人因生活中的一点挫折而服毒身亡。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此作业以生为本,通过正反两则材料拓展了课文内容,延伸了围绕材料提炼观点的训练重点,实现了对课堂教学“留白”的延伸与再创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发散思维、阐述道理,在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思考中提升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思想情感受到熏陶,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2.贯通原则,即教学目标与作业目标贯通始终。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围绕“生命之趣”选编了一组描写动物的文章,分别是郑振铎的《猫》、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蒲松龄的《狼》。本单元要求以“如何突出中心”为写作训练。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出发,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与作业目标,分七个课时完成,七个课时作业以读思写这三大语文能力的提升目标连接,构成了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贯通的单元作业系统。而每个课时作业看似独立实则以读思写能力提升为训练点相互联系,串成一线,避免了课时作业“各自为政”“知识碎片化”,甚至机械重复。本单元教学目标与作业目标贯通如下(表1):
由表1可见,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的优越在于以“读思写”单元训练为主线,分课时逐步落实,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紧密贯通,实现了课时与单元、课内与课外讲学用一体,避免了所学与所练的脱节。
3.层级原则。搭建与作业目标、具体学情相匹配的弹性层级作业是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
继续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为例,在单元教学与作业目标的统领下,本单元共设计了七个课时作业。前四个课时的作业围绕经典作品阅读理解设置了读漫画讲故事、思考调查问卷、总结探究结果、描写校园笑谈、对比不同作品风格等具体作业,第五课时围绕写作方法设置了撰写发言稿,第六、第七课时围绕写作设置了征文和讲评的作业。这七个课时作业难度呈梯度排列,涵盖了经典阅读、方法探究、写作表达等方面,读思写训练点贯通始终。
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结合具体训练内容和学情,每个课时作业按难度层级设置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高阶挑战三个层次,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种作业类型,设置了完成作业的时间。学生可依据自身实际能力自主弹性选择作业层级,可取一级,也可选多级。如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古诗单元的《黄鹤楼》作业:学完《黄鹤楼》一诗,李明同学欲做有关这首诗的专题整理,请你任选其中一项任务帮他完成。
基础巩固: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能力提升:李明每每诵读到《黄鹤楼》一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时,禁不住为作者笔下的景色激动不已。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
高阶挑战: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道,“我”要到仙台的医学专科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作者说:“不知怎的,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为什么“我”历经二十多年,还记得“日暮里”这个名字?你能联系这首诗说一说你的理解吗?
三个层次作业包含了诗句积累与提炼、画面欣赏与描绘、阅读对比与思辨,难度由浅入深呈现梯度层级排列,无论哪一个层次作业,学生都要经过诵读、思辨、表达去完成,与积累关键词句、理解诗意、揣摩方法、迁移表达的单元目标相呼应,实现了读思写合一的作业要求。读思写大单元作业打破了传统的课时作业和以师为本的统一性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将得到相应的锻炼与发展,避免了“一刀切”的现象出现,让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得以延伸。
4.情境原则。立足大单元的读思写合一的作业设计是以完整的作业情境为载体,在阅读、思考、写作等系列任务实践中完成双基训练与学科育人功能,实现了学生的持续發展,避免了训练的机械重复和孤立断流,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智慧的舞台,展现了作业的作用。作业情境与单元教学整体情境的一脉相通,为教师设计作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极强的开放性。
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学校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为教学情境载体,分设了“观漫画接龙故事” “校园笑谈调查”“笔尖探究狼文化”“名家做客直播间”“如何突出中心论坛”“校园读书节征文”“我来做评委”七个课时作业情境,共同构成了读书节系列活动框架,包含了叙述故事、描写片段、思考探究、方法总结、写作表达等读思写训练点,融入了漫画、发帖、调查问卷、图表、宣传美篇、记者提问等实践活动。在系列化的情境中设置语文活动任务要比直接抄写、背诵、单一写作多出力,但学生恰恰在不断地动口、动脑、动手、动心中巩固了基础,发散了思维,提升了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品格,通过这一个个看似“弯路”的作业情境,教师帮助学生不断走向综合学习、深度学习,实现了知识巩固、能力提升、品格形成,寻找到了语文的福地,见证了“最短的路并不是最快的路”的高效作业设计之道。
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中我们看到了“语文新气象”,感受到了语文人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我们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守住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以过硬的作业设计技术为孩子们设计出充满艺术魅力的语文作业,让孩子们快乐阅读、积极思考、幸福写作,在走向语文远方的路上健康成长。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一般课题“初中语文‘读思写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的实践成果,课题编号:QJY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