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减负增效 提升育人品质
2022-04-29黄宏赏
黄宏赏
【摘要】“双减”政策符合教育战略要求,作为学科教师,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坚决执行政策规定,对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展开创新探索,围绕“减负增效”数学课堂建设展开研究,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进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双减”政策;高效课堂
数学是“双减”政策重要关注学科,教师要主动做好政策对接,从教育思想到教学策略,都要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对学科教学做深入研究,对学生学习做科学研判,针对性推出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全面提升课堂效率。
一、“双减”政策概要解读
“双减”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轻学生课内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出台有特定历史背景,因为多种客观因素的共同制约,学生面临诸多压力,可谓是身心俱疲,国家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推出“双减”政策,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减轻学生课内作业压力,需要教师的大力配合,而减轻学生校外培训压力,则需要学生家长的支持。学校要做好必要的沟通教育工作,与学生家长达成更多共识,限制学校教师参与课外有偿补课,对教师进行严格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双减”政策的顺利落实。
二、数学学科执行“双减”政策的作用
数学学科教学执行“双减”政策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减轻数学作业,减少数学操作活动,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1.减轻课内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双减”政策渗透学科教学后,教师有意识减少课内课外作业数量,对作业进行科学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服务,学生学习压力会大大减轻,学习心情会更为轻松,学习主动性反而会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也会有效成长。通过学情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机械性、重复性作业比较反感,教师有意识进行作业研究,删除一些低价值的训练任务,增加一些趣味性、互动性、实践性学习内容,学生参与热情更为高涨,其学习训练效果会大大提升。
2.减轻课外负担,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减轻学生课外负担,这不是家长单方面的事情,学科教师也需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布设课外作业,减负自然需要教师的参与;其次是课外辅导培训任务,这是家长参与设计的,而教师需要做出引导,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主动放弃一些培训班;最后是学生自愿参与的学习活动,教师需要与学生协商,具体分析这些课外学习的必要性,进而做出理性判断。教师参与“双减”政策的执行过程,对优化教育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3.强化素质教育,实现本真教育回归
学校、家长、教师的多方合作,为“双减”政策落实创造良好条件,为促进本真教育的自然回归奠定基础。学生大多对“双减”政策持欢迎态度,政策执行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辅助作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科教学做深度探究,科学调整教学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自然、和谐、轻松气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三、数学教学执行“双减”政策的途径
数学学科执行“双减”政策的路径有很多,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研究,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做出对应设计,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辅助,以提升教学有效性。
1.对接日常生活,提升生本学习效率
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太多对接点,教师在执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好教学调查,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做教学组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融合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学生借助生活认知学习数学,不仅能够提升学习兴趣,还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学生对生活化学习活动比较有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做生活观察、实物检测、实地参观、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学习活动,都能够带来丰富学习动力。学生有参与热情,其学习压力也会大幅度降低。
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教师在导学环节设计了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小丽家在学校正南方3千米处,小米家在学校正东方向,距离学校4千米,小丽到小米家直线距离是多少呢?学生快速给出准确答案:小米到小丽家直线距离为5千米。教师要求学生介绍解读方法,学生直接搬出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这是勾股定理的特殊例子。勾股定理公式为:a2+b2=c2,由此可以推导出小丽到小米家的直线距离。教师有意识做生活对接,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情境更为顺利,因为题目比较简单,学生不需要有太多思考,学习变得轻松,自然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一个最为简单的生活实例,成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符合减负的要求。
2.实施分层教学,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学力基础存在较大差距,这是教师需要关注的学情。教师执行分层教学策略,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也能够有效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特别是学困生群体,面对同样的训练任务,学困生的压力自然要更大一些,教师针对学生学力基础的不同设计的不同训练任务,学生各取所需,其学业压力也会自动降低。分层教学不是分开教学,教师需要做好科学设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分层学习环节,这对促进学生学习成长有一定帮助。
教师执行分层教学方案时,要对教学内容做深度分析,这样才能设计出难度系数不同的训练任务。如《平行四边形》,教师先组织学生做观察分析,要求学生从边、角关系角度展开思考,归结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平行四边形,自然有一些认知积累,梳理归结平行四边形特点不存在什么困难。为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教师布设了实验任务,要求学生自行成立合作团队,寻找适合的实验材料,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稳定性做验证实验。这个实验有一些操作难度,教师鼓励学生做合作学习,一些学困生可以借助集体力量展开验证处理。学生对操作实验有比较高的参与热情,教师推出合作实验任务,充分照顾学困生群体,这体现了分层教学意识,能够降低学习难度系数。学生对数学实验比较敏感,参与主动性很强,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设计,成功激发学生学科思维。
3.组织多样活动,突出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感觉学业压力大,这些压力不仅来源作业数量,作业枯燥性、机械性也是重要原因。如果教师能够推出一些趣味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学习和训练,学生喜闻乐见,自然没有什么压力产生。教师在学科活动设计时,要广泛征询学生意见,对活动程序、活动形式、活动组织展开优化处理,为学生创造活动氛围,都能够提升活动效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有意识组织一些趣味性学习活动,学生积极响应,并在主动参与过程后学习知识、增长能力,还不会产生学业压力。如教学《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师利用剪纸的方式,剪裁出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矩形、菱形等图形纸片,要求学生做观察和分析,并自行裁剪,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对比解读,说说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图形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看谁观察更为细致,解读更为准确。学生对这些图形都比较熟悉,自然能够快速进入到深度观察之中,教师不时做出提示,要求学生从边、角、顶点等角度做观察分析,为学生做出对应提示。在展示交流环节,学生从图形特点角度展开对比解析,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教师设计观察介绍活动,这个任务很简单,只是一个横向对比,从边、角、顶点等角度做对比分析,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一个最为简单的观察活动,为学生带来直观学习机会,从学生观察分析情况能够看出,教师活动设计是比较精准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学习认知的顺利内化。
4.推进课后服务,促进理性认知成长
为支持“双减”政策的顺利落实,学校增加了学生在校时间,设计了一些课外活动,教师在活动组织时,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展开多重互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活动中形成学科认知能力。如课外数学实验、小课题研究、网络信息搜集、实物观察和测量、学法研究会等,都属于数学学科课后活动内容,教师适时跟进指导,为学生带来更多方法支持,能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体验中成长学科认知。
教师借助媒体手段,可以展开教学调动,也能够为学生训练提供服务。如教学《函数》,在作业训练环节,教师设计一些生活化作业题目,如:如果向平静的水面上投一块石头,顿时能够形成一些同心圆波纹。在这个案例中,有哪些变量的存在?如果圆圈的面积为S,半径为R,面积和半径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周长为C,半径为R,周长与半径是什么关系?用函数关系式来表示。学生在思考解读这道题目时,会产生一些疑惑,因为没有具体数值,感觉有一些抽象感。在课后辅导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水面波纹场景,并做出一些提示。学生在媒体引导下展开观察和思考,对相关函数式有了清晰把握,顺利完成作业任务。教师有意识利用媒体手段做引导,给学生提供课后学习服务,帮助学生理顺数学思维,顺利解决课后作业,学生感觉更为轻松。
5.家校协同共育,构建完善教育体系
“双减”政策执行过程中,家长当然不可缺位,因为“双减”政策中涉及课外培训压力,这与家长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科教师与学生家长展开多种沟通,能够对家长施加一些有益的影响,也能够与家长达成更多教育共识,唯有建构和睦的家校合作关系,才能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教师执行教学方案时,要对学生生活认知积累有一定把握,这样才能提升教学的适配性。如教学《数据的集中趋势》,这部分内容关涉到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等知识,教师先组织学生做旧知梳理,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引导环节,教师借助自然数进行推导,让学生通过求平均数,明白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在课外训练任务设计时,教师要求学生进入生活展开数据搜集,求出数据的平均数,并自行增加权重比例,促进加权平均数的认知内化。学生搜集数据和具体运算时,很容易遇到一些困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对相关训练任务做通报,要求家长及时给予帮助。因为加权计算平均数相关内容没有太多难度,家长能够很快掌握要领,自然能够给学生带来一些具体的帮助。教师与家长合作,给学生进行对位辅导,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
四、数学教师执行“双减”政策的反思
数学学科有自身特点,平时作业量比较大,作为数学学科教师,在执行“双减”政策中需要发挥不一样的作用,多做自我反思,不断矫正教育思想,摆脱教育内卷,促进学科教学的理性回归。
1.矫正教育思想,自觉执行“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不是专门针对数学学科教学的,但作为数学教师,还是需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视“双减”政策的冲击,正确理解“双减”政策的内涵,积极参与学科教学研究,不断矫正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执行“双减”政策时发挥应有的作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课内训练内容选择、学生作业布设、课内课外训练对接、学生作业评价管理等,都关涉到“双减”政策的落实,教师要对教学行为做梳理和反思,确定自身的位置,成为“双减”政策落实的坚定执行者。
2.做好家校沟通,创设优良教育环境
数学学科教学对接“双减”政策,教师不仅要处理好课内的事情,还要关注学生课外负担的问题,及时与学生家长展开多重沟通,对学生学习现状做具体分析,从减负的角度给出一些意见,向学生家长传递一些积极信息,帮助家长做出理性思考和决定,减少课外培训给学生带来的负担,为优化学生学习环境创造条件。数学在大多数家长眼中是“重要”学科,对数学学科教师的重视程度也非同一般,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家长一些建议,势必能够为家长带来一些启示。
3.摆脱教育内卷,促进社会理性回归
教育形势有特定历史背景,因为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内卷”现象,学校教学管理一味追求成绩,校外各种培训机构趁势丛生,学生和家长面对教育乱象不知所措。“双减”政策推出后,会对这些乱象做整治,教师需要做好思想调整,尽量做到洁身自好,不参与社会有偿辅导活动,不给家长推荐辅导材料,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教育的理性回归。
在“双减”政策执行过程中,数学学科教师要冲在最前面。作为数学教师,要对学科内容、作业管理、课外辅导等环节展开创新梳理和设计,积极推动学科教学的健康发展,大力进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赢得学科教学的高效性。“双减”政策的深入执行,为数学学科教学带来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康迎春.“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04).
[2]张铃.“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思考[J].知识文库,2022(05).
[3]高志军.控量减负 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