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情境教学创设

2022-04-29黄楚茵

新教育·科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黄楚茵

【摘要】教学活动情境设计有众多方式可以选择,教师需要做出客观分析,做出最为理性的设计。小学学生对学习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从活动情境设计角度展开思考,推出更多灵动的活动情境设计方案,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活动环节,在活动历练中建立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活动情境;教学创设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情境设计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图画绘制、媒体信息、游戏故事、观察互动、生活对接等,都属于活动情境可以选择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强力冲击,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学习环节之中。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课程情境设计也需要有对接意识,针对学生学习心理做设计和投放,无疑能够形成学科调动,激活学生学习思维,进而建立教学起点,促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完成认知内化。

一、利用图画绘制创设活动情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丰富图画信息,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学习研究时,要对这些直观图画资源做科学应用。学生年龄较小,对绘本之类的学习内容有更高阅读兴趣,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出观察任务,对所给图画信息做综合处理,为顺利进入学习活动做准备。学生借助绘画手段展示道德与法治学科案例或者故事,其感觉更为灵敏,教师以此推出学科活动内容,学生响应更为积极主动,其训练效果更显著。

学生对直观情境最有感觉,教师在具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关注点,针对性做出布设,能够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如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教师课前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绘画任务:平时你在家帮助家长做什么样的家务,用一幅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课堂导学环节,教师巡视班级,对学生绘图情况做调查,利用手机拍照,在多媒体上做展示,邀请绘画作者结合绘画做介绍。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活动非常感兴趣,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特别是展示介绍环节,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有学生介绍自己在家里经常洗碗、洗衣服、收拾屋子,也有学生说经常炒菜,还会干一些技术性的家务活。还有学生介绍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买东西,甚至会与商家讨价还价。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一场家务擂台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展示自己的实际能力。教师让学生课前准备材料,学生积极响应,准备在现场展示自己的操作能力。展示活动顺利启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课堂成为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气氛非常火爆。教师组织学生做评价,评选出一些典型的事例,集中进行表扬。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先推出绘画展示活动,让学生介绍家务活,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形式,展示做家务的能力。让学生做绘画展示,能够加深学生相关印象,组织家务擂台赛,将活动程序打开,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对培养学生实战能力有积极帮助。学生对现场展示比较敏感,有了公开展示的机会,自然会积极参与,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会更为鲜活。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历练的机会,其助学作用更为突出。

二、利用媒体信息创设活动情境

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活动情境,这是最为常见的设计方法。在学习活动情境设置时,教师要做好综合考量,活动需要背景支持,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投放一些活动画面,或者是动画视频等动态背景信息,学生接受起来会更为顺畅。媒体辅学手段需要创新设计,教师要筛选处理,将案例做媒体展示,这样可以形成情景再现,引导学生做深度学习,提升活动参与热情。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借助网络搜集相关信息,其调动效果会更为突出。

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教师要做对接处理,对接教学内容、对接生本认知、对接生活实践,这样才能发挥其调动作用。学生对多媒体手段最为熟悉,教师针对性做出设计,能够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如教学《正确认识广告》,学生对广告最为熟悉,因为广告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借助媒体展示一些广告信息,要求学生对这些广告做对应解读,分享观看广告后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学生平时不注意广告的存在,对广告缺少研究,当教师布设观察分析任务时,都有些拿捏不准,不知要关注哪些信息。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广告,并做信息整合处理,对广告进行分析。为了让学生对广告有更系统性的认识,教师利用媒体手段展示更多广告信息,让学生对广告做归类处理,挑选其中一则广告做案例解析,说说广告设计意图,以及设计技巧。学生开始按照教师布设做具体分析,进入广告研读活动之中。有学生这样解读广告:这是一则公益广告,要求居民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我认为这个广告做得好,提倡健康生活,需要人人都付出努力,这样才能确保环境的美好。也有学生这样解读:这是一则旅游广告,针对群体是老年人,这个广告很有创意,能够将老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其解说有人情味。教师对学生广告解读做点评,要求学生正视广告的作用。

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更多广告信息,方便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有太多广告阅览经历,平时对广告大多不关注,教师刻意设计媒体活动情境,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对广告信息做梳理和分析,在深度思考和交流中建立鉴别能力。学生对广告内容和作用进行解读,这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因为平时很少关注广告,通过这个活动,对广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公益广告所传递的正能量,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三、利用游戏故事创设活动情境

游戏、故事、竞赛、演绎等活动形式带有灵动性、互动性、娱乐性,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借助这些活动形式做调动,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做深度参与,能够建立崭新活动情境,促使学生在广泛互动交流中形成学科认知。教师要将教学案例等内容做融合性处理,让学生在活动之中形成学科认知。游戏与竞赛可以进行多点对接设计,点燃学生活动情绪,促使学生在娱乐互动中形成学习体悟;故事与演绎可以进行融合组织,引导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完成认知内化。

教师借助故事做教学调度,这是最为常见的情境设计。在故事选择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思维,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做深度思考,这样才能形成理性认知。学生对故事比较敏感,教师推出的故事要对接学生思维。在教学《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节内容时,教师推出“白色污染”相关的故事:海岸沙滩上,一只鸟死去了,它的尸体开始腐烂,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它的内脏已经被塑料占满了。原来这只鸟死于这些塑料,它把塑料当成食物,结果都吃到肚子里……这是最真实的生活案例,而且不是个别现象。因为白色污染,给多少动物带来危害,给多少植物带来危害,恐怕难以用数字来说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对白色污染的危害进行直观体验。为对接学生生活思维,教师给学生预留生活调查活动任务:深入生活,对身边的污染现象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因为生活中有太多污染现象,学生平时不是很关注,现在有了实践任务,自然能够好好把握。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做调度,对学生调查进展情况做监控,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化学习。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述的故事,对学生心理产生冲击,教师顺势组织学生做生活调查,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生活观察中建立学科认知。一个小故事,深深触动学生心灵,教师教学设计是灵巧的,为学生社会调查活动做好铺垫。学生有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特别是社会性活动,对学生是一种挑战,教师设计更为精巧,其组织效果会更为丰富。学生进入社会化活动环节,能够主动关注一些社会现象,其感知体验会更为深刻。

四、利用话题辩论创设活动情境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要对其内容做深度解析,找到最佳配设方案,推出更多互动性活动内容,让学生顺利进入活动环节,在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之中建立共识。案例解析、话题讨论、质疑释疑、故事创编、故事讲述等,都带有活动意味,教师要做好对接处理,将学生活动热情点燃。教师还可以广泛征询学生参与意见,对讨论活动做创新处理,建立崭新学习动机。

学生对话题讨论最为熟悉,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其应用性更强,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在教学《变废为宝有妙招》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准备的辩论话题是:我们平时大多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有人认为垃圾分类没有太多意义,因为我们生活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垃圾分类工作难见成效。你对这样的说法持什么样的态度?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多数持反对意见,教师组织学生做小组内辩论,并做出具体的提示和指导。在学生辩论环节,教师巡视班级,对学生辩论中存在的问题做调度,帮助学生做深度探索。为调度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给学生布设创新任务:在垃圾分类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提升操作效果。你对此有什么想法?能否给出一些妙招?学生拿到这些问题,开始深度思考。有些学生认为,垃圾分类具有一定难度,大家对分类没有自觉意识,甚至弄不懂分类标准,这是最大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广告方面做出一些努力,为居民提供最直接的指导,在垃圾箱上用图文进行标注,这样才能提升垃圾分类的执行品质。

教师推出话题辩论活动、创新发明任务,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在深度研究和互动交流中形成学习认知。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问题比较敏感,因为家里每天都会积累一些垃圾,学生也经常投放垃圾,自然会关注垃圾分类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做创新思考,学生有生活经历积累,当然有更高参与热情,能够积极展开深度讨论,其学习效果逐渐呈现出来。学生参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其学习体验更为深刻,教师适时做出一些指导,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促使学生自然构建学科认知。

五、利用实际生活创设活动情境

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学生生活实践有更多对接点,教师要寻找活动设计切入点,对学生生活经历认知积累有理性判断,以便做出更为客观的设计。教师鼓励学生运用生活认知展开活动思考,利用生活常识做活动操作,在深入研讨中达成学习共识,都能够提高认知能力。活动情境是教师教学调度手段,其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顺利进入到活动之中,在深入实践探索中内化学习认知。

教师对学生生活认知基础有一定判断,在活动设计和组织时要做好对接处理,以提升教学有效性。学生年龄较小,其生活经历虽然不够丰富,但其生活体验一点也不少,教师抓住学生生活体验认知做文章,能够形成多点对接,顺利启动教学程序。在教学《低碳生活每一天》时,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要求学生做生活介绍:你知道你家里每个月要用多少电、多少煤气、多少汽油吗?学生对这些问题不是很清楚,但略知一二,教师先让学生做介绍,然后通过现场连线的形式,让家长参与做情况介绍,给学生提供更多信息材料,让学生对家庭碳排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因为增加家长连线活动,将课堂学习推向高潮,学生开始对相关信息做分析,从一个家庭联系到一个社区、一个市、一个省、一个国家的碳排放,得到了更惊人的数据。教师要求学生做数据计算,如果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少一点碳排放,可以得到哪些更好的结果。学生展开推演计算,学习活动顺利启动。为激发学生生活思维,教师继续设计调查任务:你每天的消费情况是怎样的?针对个人消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学生对这些问题最为敏感,都能够主动进行回应。有学生认为,个人消费是个性行为,不同家庭也有不同情况,这个不能用具体数据做比较。也有学生不以为然,都是学生,就应该一视同仁,为什么需求有这么大的差距,有钱也不能乱消费。教师参与学生互动讨论,对学生个性观点做专业点评,给学生带来更多思考的机会。

教师推出生活情境设计方案,将学生带入学习环节,特别是与家长连线,让学生获得更多真实的数据,为后面的数据计算和推演做好铺垫。教师借助数据做文章,让学生通过计算获得更多心理启迪,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学生面对个人消费问题存在不同认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为其提供更多学习探索的机会,成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其学习体验更为丰富。

学生对绘画、动画、游戏、故事、观察、实验等活动形式有更高关注度,教师在学科活动情境设计时,结合教学内容做设计对接,可以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顺利进入到学习环境之中。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关注点做对应设计,其助学效果更为显著。情境设计需要创新,教师对教学制约因素做客观分析,借助更多教辅手段做设计,积极推出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自然进入活动环节,并在主动参与互动中培养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顾丽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01).

[2]黄俊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情境类型解析[J].学苑教育,2020(10).

[3]徐小平.试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J].天津教育,2021(11).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六步五环”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