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律动性及面部肌肉调控分析
2022-04-29高敏
高敏
[摘要]本文研究声乐作品《飞歌》在演唱过程中面部肌肉的调控和身体律动。声乐的学习过程是抽象化的,在这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面部一些具体可触的部位对声音的位置展开具象描述,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声音去向,如通过眉毛上挑、积极抬起笑肌来体会声音中的高位置,手部动作延展使声音走向更远等。因此,通过面部肌肉的调控以及肢体律动的表现方式,可以将自身演唱感受与听众进行心理互动,也能够对声乐作品进行内在情感理解,使其音乐性得到具象化体现。对苗族声乐作品《飞歌》逐段分析所需的肢体律动及面部肌肉调控,一方面使得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出歌曲意境,另一方面也可使歌者在正式演唱歌曲时做到胸有成竹,避免出现因过度追求声音技巧而导致的体态僵硬和面部表情不美观的情况。
[关键词]飞歌;律动性;面部肌肉调控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124-03
由沈丹作曲,杨倩作词,雷佳演唱的《飞歌》是一首形式新颖的民族歌曲,不仅保留着苗族飞歌的形式特征,还添加了时髦的电吉他作为垫音。结合笔者在演唱《飞歌》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面部表情僵硬、肢体语言紧张不协调,身体律动性差等,本文尝试从面部肌肉调控和身体律动性对《飞歌》进行分析,感受作品深层次的情感,梳理作品各段所需的面部肌肉调控以及肢体律动程度,避免在演唱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面部肌肉僵硬等问题,有助于歌者在进行这首作品的演唱时将作品的意境具象化地体现出来,与听众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理互动,提高演唱者音乐素养。
一、《飞歌》创作特色
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色民歌演唱形式,在山上放声大唱,因此曲调豪迈,高亢激昂,余音绕山梁。[1]
《飞歌》这首声乐作品为E大调转G大调的单三部曲式。A段为E大调,多处旋律都是由“1”“3”“5”“6”四个音构成,蕴含了苗家旋律的独特个性,这也和苗族的苗语发音和演唱特点有关。其中“5”是全曲的稳定音即主音,同时也是整首歌曲的核心音。其次,“1”是次于主音的稳定音,在整个调式中作为支柱存在。“3”属于不稳定音级,向稳定音级倾向。[2]全曲最具特色的音“b3”也充分表现了苗家细腻的性格,给人留有余味。第一段演唱完毕后作者插入一段竹笛吹奏的纯音乐,依然以“1”“3”“5”“6”作为垫音,个别部分加入倚音,使这段竹笛吹奏的纯音乐更添一份婉转,仿佛美丽的苗家女子坐在秋千上唱着甜美的歌曲。
到B段歌曲进行至高潮部分,为了突出高潮部分的激昂,歌曲转调至G大调。“5”音占主导地位,使用较为整齐的节奏型加以下行的旋律,增加歌曲的舒展性。歌词“望那远方丰收金黄,好儿女爱苗乡乘风飞翔”表现苗家人民收获时节心满意足的高声嘹唱以及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歌曲的C段通过一句吉他演奏的下行旋律转回E大调,这一段先是由四句3拍的长音开始,同时加以人声和声,为接下来的高昂做准备。紧接着是一段激情澎湃的花腔,自然形成了小三度级进的“上翘下滑”[3]的特点。结束部分再次出现两句3拍的长音,并出现“b3”这个特性音型,充分表现了苗族飞歌的旋律特点,由高亢回归平静。
综上所述,从曲调角度进行分析,《飞歌》中的曲调处于稳定的状态,拍节的长短和快慢是重复进行的。但是在演唱过程中可根据自身对歌曲的理解做出二度创作。歌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旋律整体节奏是舒缓悠扬的。演唱的时候呈现出先慢后快的状态,出现多处长音,需通过积极的面部肌肉调配和律动性给人以放松状态。第二段和第三段整体节奏偏快,三度音程重复跳跃,肢体语言也可根据歌词意境大量加入,表现整体的活泼跳跃感。
二、《飞歌》演唱分析
声乐演唱是一种结合了脑力、体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演唱者想要完美地表现好一首声乐作品,则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良好的声乐演唱素质。湘西苗族民歌的演唱更是如此。[4]《飞歌》的演唱多由倚音、甩腔、滑音构成。开头以自由的苗语散拍子作为引子,短小而轻快,以甩腔和倚音引出主体。演唱甩腔时需注意气息和口腔的控制,气息需饱满,口腔松弛,否则很难唱出婉转轻快的感觉。[5]
中间部分是主要歌词,旋律为上行,渐渐升高并加长从而开始整首歌曲的陈述。这部分由于节奏规整短小,因此需要良好控制横膈膜,使气息呼出时有节制而且均匀有力,并注意正确的换气点。[6]
转调后的高潮部分速度较快,节奏紧密,需要良好的气息支撑,万不可因为速度较快而吐字不清。演唱前需要将歌词朗读几遍以抓住字头,舌根放松。
最后结束前有一段激昂的花腔。演唱花腔时必须做到流畅的呼吸,不可僵硬拖沓,放松下巴、舌根、前颈。保持挺胸,让胸廓支持高音。结束句的四句长音也需要使用同样的方法,做到气息的控制,咬字的清晰,全身的放松。
演唱时需要保持激昂饱满的热情、自由嘹亮的情绪去表现苗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引子部分活泼轻快,引起听者兴趣,甩音渐高而长,仿佛是在清晨轻声将沉睡的人们唤醒。
全曲前半部分先快后慢,歌词描述着苗家景色和苗族儿女的爱乡之情。这段情绪应深情而甜美,用深情表达对苗家壮阔美景的热爱,用甜美表达身在苗乡的满足。在演唱“雷公山不见顶梯田满山岗,锣鼓响赛龙舟七月清水江”时,可以将每个字用跳音轻巧地表现出来,既体现苗族姑娘俏皮甜美的性格,也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后面一句歌词紧接着就是一段情感抒发,正如歌词所唱“我要歌唱这美丽的家乡”,我们在演唱过程中也要饱含着这种“为家园放声歌唱”的深情,将情绪推到更高。
转调后的第三段旋律高亢有力,情绪此时也需更加饱满,表现苗族人百折不挠的生活精神。而接近尾声的花腔旋律跌宕起伏,节奏自由,演唱时需表现出轻快的情绪,为苗族儿女热爱自由,不拘小节,热情爽朗的性格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结尾从激昂回归平静,就像劳作了一天的苗家人进入梦乡一样,歌曲仿佛也进入深夜,结尾的两句3拍长音正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演唱时需平缓呼吸,尽量唱得温柔婉转,给人以回味。
综上所述,《飞歌》依旧保留苗族民歌唱法中经典的“甩腔”“倚音”“拖音”这三种原始唱腔,“甩腔”和“倚音”的演唱需迅速进行不可拖沓,利用横膈膜的积极扩展完成饱满又具有活力的声音。“拖音”进行时又需使用长呼吸,将气息下沉,喉头放松。同时,面部肌肉在这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面部表情保持自然甜美,肢体语言与演唱技巧分开,不可过度追求技巧而忽略演唱时的体态美观和表情美感。
三、演唱律动性及面部肌肉调控分析
声乐是一门具有丰富感情的艺术,在一首声乐作品中尽管作品内在蕴涵的思想感情基调是固定的,但是情绪不是固定不变的,作品中乐句的音乐情绪以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交替变化,人体的生理律动和音乐律动协调控制在不同乐句的情感表达中表现出独特的律动线条。[7]声乐的学习过程也是具有抽象元素的。在这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身体上一些具体可触的部位对声音的位置展开具象描述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声音去向,如通过眉毛上挑、积极抬起笑肌来体会声音中的高位置,手部动作延展使声音走向更远等。因此通过面部肌肉的调控以及肢体律动这种动态的表现方式可以将自身演唱感受与听众进行心理互动。这也是对声乐作品进行情感理解之后在音乐感知方面的具象化体现。
在《飞歌》中,A段的旋律为平静型音乐,这段旋律出现较多重复型节奏和三拍以上长音,音高起伏小。A段开头是一段倚音居多的吟唱,用甩腔来完成这段原生態演唱是最合适不过的,字头分别为“i”“ai”“ei”“o”,四个字头由扁口口型缓慢过渡至圆口口型,面部肌肉在悠扬缓慢的旋律放松,眼神望向远方,在自然舒缓的状态下完成这段苗语甩腔。之后的部分依然是平静型音乐,但是不同于开头苗语甩腔的自由,从“登上高山望远方”开始,歌曲进行开始规整,节奏型和音高开始重复,音高从“1”至“3”至“5”再返回“1”不断进行三度跳跃,速度依然是缓慢、悠扬。在三度跳跃中保持高位置集中,这就需要面部的眉毛进行辅助,感受声音向眉心集中,微微将眉毛上挑,笑肌积极抬起。A段的旋律平静悠扬,歌词以描述美丽家乡为主,除了带有歌词的旋律部分,还有四个乐句是长音的演唱,歌词为单字一个“哎”,此时对于节奏的艺术处理可使用“在旋律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做重音的延长”[8],将“哎”字平缓有力送出口腔,这部分的身体律动较B段来说可少些幅度变化。演唱至“我要歌唱这美丽
的家乡”时可加入手部动作,右手由胸口至右前方小弧度延展,符合歌词意境。A段两段旋律重复,歌词不同,但是都有“我要歌唱这美丽的家乡”这句歌词,笔者认为只需在这句歌词中做出手势律动,其他部分只需将体态端正,面带微笑,手部自然垂落即可,否则略显繁琐。在激动型音乐中,节奏和速度随着音乐的情绪变化,节奏的强弱对比会十分明显,一般是由弱到强的长音持续,音符间的“间距”较紧密,分布相对密集,速度较快,力度为适中偏强。《飞歌》中转成G大调后的乐段是全曲音乐情绪最高昂的部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组合短促有力,带有小幅跳跃性,演唱时可运用节奏和速度的艺术性处理,声音音色从平静转成激昂、跳跃性的歌唱,在这一部分声音需要做到干净利落,呼吸短促。由于这部分旋律由小字一组的骤然转向小字二组的e,由六拍长音转向跳音,因此面部肌肉在这里需要做出迅速的反应,抬起笑肌,将每个字头,如“en”“ang”“ao”“an”等打到上颚位置,下巴和舌根充分放松,在演唱这里时情绪由平静转为高昂,在“登上高山望那远方”处肢体动作可先向左处理,首先是左脚向前小挪一步,头部向左微转,眼神随头部方向深情望向远方,右手向左前方伸出,在空中轻轻一点后向右边与地面平行划过并自然垂落。在“歌声响入云霄多么嘹亮”处向反方向重复刚才的肢体动作。演唱至“好儿女爱苗乡心潮澎湃,乘着风踏着云飞翔”时目视前方,双手聚拢至胸前,随着旋律缓慢向两方散开。符合歌词“心潮澎湃”“飞翔”的意境。之后的旋律为重复的六拍音符“哎”,此处不必设计肢体动作,发自内心感受旋律的悠扬自在即可。歌曲进行至C段时,旋律更加激烈,并出现花腔。演唱花腔的过程中切忌挤压高音,面部需要更加积极的跳动性,保持“内紧外松”[9]状态,即呼吸稳定、气息饱满,声音集中、穿透力强,低音浑厚结实的同时脸部表情和舞台形象气质自然得体。这部分肢体动作同样不必过于复杂,头部由左至右环视一圈,手部自然置于腹部即可。
通过声乐作品中的旋律、歌词、节奏等方面对声乐表演中的律动和面部肌肉调控进行分析可以感受作品深层次情感,并且,通过梳理作品各段所需的面部肌肉调控以及肢体律动程度对演唱这首作品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避免在演唱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面部肌肉僵硬等问题,有助于歌者在演唱这首作品时通过面部肌肉调控、律动性调控具象化地体现作品的意境,与听众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理互动,提高演唱者音乐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演唱者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声音素质,尤其是真假声的转化,要做到自然、灵活。演唱《飞歌》的高声区时,需做到流畅、顺滑。在演唱《飞歌》的中低声区时,演唱者应该以口腔共鸣为主,声音位置稍稍靠前,多用胸腔呼吸,以气息冲击声带,使声带产生振动,这样声音就会听起来明亮、结实、悦耳。面部肌肉的主观能动性在演唱过程中以辅助的方式帮助歌者达到技巧的要求,身体适当带有律动性能够增加演唱美感,提高歌者对作品的音乐抒发力。探寻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创作特色使歌者对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在这基础上对演唱作品所需的面部肌肉调控和肢体律动进行分析能够使歌者在演唱过程中全身心投入至歌曲的演绎中。因此,在演唱声乐作品之前,对作品进行研读和分析对于歌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注释:
[1]
崔善子.黔东南苗族民歌探析——以“飞歌”为中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02):108—110.
[2]董潇潇.黔东南苗族飞歌音乐特征及其社会功能探析[J].北方音乐,2015,35(06):18—19.
[3]卢清丽,满瑶.苗族飞歌的艺术特征[J].艺术探索,2012,26(04):50—51.
[4]田官纯.湘西苗族民歌演唱探究[D].厦门大学,2017.
[5]韩雪静.浅谈如何培养声乐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2):156—157.
[6]刘芬芳.论呼吸在歌唱发声中的运用[J].世纪桥,2005(03):125—126.
[7][8]王韵.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江汉大学,2021.
[9]苏祥玲.论声乐演唱中“放松”与“紧张”的对立统一法则[J].戏剧之家,2020(18):50—51.
(责任编辑:韩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