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步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与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2-04-29李强

当代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贝伐珠放射治疗紫杉醇

李强

(淄博岜山万杰医院呼吸肿瘤内科,山东 淄博 255213)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致死率均为世界首位[1]。由于临床早期诊断易出现误诊,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为局部晚期,错失最佳手术时机。化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其中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分别通过抗血管生成、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达到抗肿瘤效果,受到临床广泛认可[2-3]。在化疗基础上结合放疗可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效果,但放疗所致的放射性损伤及远期并发症限制其临床应用,如何降低放射性损伤、增强放疗效果是临床研究热点。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6 年2 月至2017 年8 月本院收治的65 例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同步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CLC 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 年2 月至2017 年8 月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5)。对照组男19 例,女13 例;年龄63~76岁,平均(69.37±3.02)岁;鳞癌17 例,腺癌15 例;临床分期:Ⅲa期20例,Ⅲb期12例。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62~77岁,平均(69.61±3.12)岁;鳞癌17 例,腺癌16 例;临床分期:Ⅲa 期20 例,Ⅲb 期1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为NSCLC;年龄60~80 岁;MRI、CT 检查确诊为晚期;预计生存期>3 个月;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电图及血常规检查异常;对本研究药物及放疗禁忌;既往有抗肿瘤治疗史;不配合完成本研究及随访。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西昌市凯源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41)静脉滴注治疗,每次60 g(以250 ml氯化钠溶液稀释),每周1次;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90040)15 mg/kg(以100 ml 氯化钠溶液稀释),首次输注90 min,再次输注60 min,之后输注每次30 min,21 d 为1 个周期,每周期首日用药。对照组在化疗基础上实施常规适形放疗:CT 扫描后定位,勾画靶区:确定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含远方肿瘤及转移淋巴结;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是由GTV外放6~8 mm 计算(腺癌外放8 mm,鳞癌外放6 mm),由呼吸动度、摆位误差决定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仪器选择深圳市贝斯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BTX-Ⅱ以直线加速器为放射源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划分3~5 个野进行放疗:照射剂量60~66 Gy,每周5 次,每次1.8~2.0 Gy。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实施IMRT 放射治疗:CT 定位,肿瘤GTV 放射剂量60~70 Gy,纵隔、肺门及重大淋巴结GTV放射剂量60~70 Gy,PTV 剂量50~60 Gy,每周5 次,每次1.8~2.0 Gy。于放疗第2天开始进行化疗。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实体瘤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病灶完全消失,持续时间≥4 周;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30%但病灶未完全消失,持续时间≥4周;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或增加<20%,持续时间≥4周;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加≥20%,持续时间≥4 周。总有效率=CR+PR;疾病控制率=CR+PR+SD。

1.5 观察指标 ①实验室指标: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②比较两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包括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0级:未发生;1 级:轻度或间断性声嘶,黏膜红斑,咳嗽但无需止咳药;2级:持续声嘶但可发声,咽喉痛,咳嗽且需止咳药,轻度咽喉水肿;3 级:无法大声说话,咽喉痛,需麻醉剂,咽喉水肿明显;4 级:呼吸困难,需气管切开或插管。放射性肺炎:0级:未发生;1 级:劳累时呼吸困难或轻度干咳;2级:持续咳嗽需止咳药,活动后呼吸困难,休息时改善;3级:重度咳嗽,呼吸困难,影像学检查有放射性肺炎证据,需间断吸氧;4级:呼吸功能障碍,需持续吸氧或辅助通气。骨髓抑制:0级:血红蛋白≥110 g/L,白细胞≥4×109/L,粒细胞≥2×109/L,血小板≥100×109/L;1级:血红蛋白95~109 g/L,白细胞(3.0~3.9)×109/L,粒细胞(1.5~1.9)×109/L,血小板(75~99)×109/L;2 级:血红蛋白80~94 g/L,白细胞(2.0~2.9)×109/L,粒细胞(1.0~1.4)×109/L,血小板(50~74)×109/L;3级:血红蛋白≥65~79 g/L,白细胞(1.0~1.9)×109/L,粒细胞(0.5~0.9)×109/L,血小板(25~49)×109/L;4级:血红蛋白<65 g/L,白细胞<1.0×109/L,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5×109/L。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高于对照组的53.13%(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EA,癌胚抗原。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3 32 VEGF(mg/L)治疗前241.62±38.51 237.93±40.18 0.378 0.767治疗后106.72±24.38a 163.37±29.24a 8.494<0.001 CEA(ng/L)治疗前21.05±2.41 20.76±2.38 0.488 0.627治疗后8.37±1.05a 15.51±1.74a 20.101<0.001

2.3 两组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1 年生存率、2 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存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survival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不良反应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肺癌是中老年人群高发疾病,40 岁以后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中NSCLC 占全部肺癌类型的80%,5 年生存率<15%,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临床多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CLC 患者,其效果优于单独放疗或化疗,已成为临床共识[5-6]。

化疗是改善老年局部晚期NSCLC 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方案,考虑到老年患者耐受性较差,本研究选择药效温和、不良反应较轻的新型化疗药物紫杉醇。紫杉醇属抗微血管药物,可通过延长药物与肿瘤细胞接触时间而增强抗肿瘤效果,同时,其维持必要的血药浓度所需剂量较少,可减少常规方案用药剂量,药物安全性较高。另有研究[7]指出,紫杉醇可在G2/M 期进行细胞阻滞而起到增强放射敏感性作用,有助于增强放疗效果。肿瘤主要病理表现为血管生长,通过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抑制肿瘤进展。贝伐珠单抗可有效抑制VEGF,阻滞其传导通路,降低蛋白水解酶活性,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效果。

放疗在晚期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增强肿瘤控制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其目标在于抑制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减少远期并发症。常规适形放疗照射野较大,部分正常组织受到影响,易产生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近年来由放疗造成的远期并发症逐渐受到临床重视。IMRT 放射治疗具有精度高、剂量强度可调节等优势,可根据肿瘤所需调节放射剂量,对易复发部位加强放射,对易损伤部位减少放射剂量,从而增强肿瘤控制效果,减少放疗损伤。相关研究[8]指出,IMRT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3 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另有学者[9]指出,IMRT 放射治疗效果与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效果一致,但IMRT放射治疗对免疫系统影响较小,有助于调节血清白细胞介素及T淋巴细胞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高于对照组的53.13%(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IMRT放射治疗联合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CEA为肿瘤标志物,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A及VEGF 均呈高水平表达,其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肿瘤预后改善情况[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IMRT 放射治疗联合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改善患者预后。分析原因为,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抑制肿瘤生成新生血管及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同时,IMRT放射治疗进行精准照射,在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同时可增强放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不良反应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实IMRT 放射治疗安全性高于常规适形放疗。

综上所述,IMRT放射治疗联合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具有协同作用,能增强抗肿瘤效果,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LCL患者效果确切,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贝伐珠放射治疗紫杉醇
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疗效和预后分析*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采用贝伐珠单抗、紫杉醇加顺铂(TP)化疗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贝伐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伴顽固性瘤周水肿的临床分析
系列性科普
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及肺功能指标评估
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