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2022-04-28崖春露
崖春露 陈 飞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崖春露1陈 飞2
(1.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为系统地了解与分析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以建库以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医务社会工作相关研究文献731篇为样本,采用CiteSpace 软件以关键词为节点对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及成熟期三个阶段。通过关键词聚类共现、时区图、突现词得出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以此探讨医务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
医务社会工作;CiteSpace;文献分析
引言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运用专业方法,协助医护人员提升治疗效果,促进医患和谐,在卫生机构对患者实施治疗、预防保健及康复等工作过程中,帮助其解决因疾病而引起的与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有关的问题的活动[1]。自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设立社会工作部起,医务社会工作就正式落地,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及同工们的共同努力下,医务社会工作已经开始成为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一份子。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也不断受挫,对此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为医务社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本文旨在借助CiteSpace软件,以关键词为节点对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展望医务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能为今后的医务社会工作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查阅并整理检索范围从2001年9月至2021年9月,以“医务社会工作”为主题词进行学术期刊检索,共检索到文献807篇,经过筛选,剔除人物访谈、图片咨询、会议通知等无关文献后,剩余731篇有效样本文献。
1.2 研究方法
研究借助CiteSpace 5.8.R1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分析,将时间跨度设置为2001年9月至2021年9月,时间切片(Time Slicing)设置为1年,节点类型选取关键词(Keyword)、作者及发文机构,阈值Top N=30,进行以关键词为目标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软件系统是学者陈超美于2004年开发的一款文献计量及可视化软件[2],能够对特定领域文献开展计量及可视化分析[3]。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
通过对样本文献年代分布进行统计,由图1可见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发文量体现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整体而言,关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已有研究可以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图1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发文量分布图
第一阶段(2001—2006年)处于研究的萌芽期,发文量较少,仅占样本的3.4%。此阶段学者们开始对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机构当中的使命、角色、必要性等,以及高校中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问题开展研究,如张一奇等[4]探讨了在现代医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刘继同[5]对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角色定位进行阐述。
第二阶段(2007—2016年)是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期,发文量逐渐增多且较稳定。自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队伍”,这是第一次国家层面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推动,之后的2009年新医改提出开展医务社会工作、201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都进一步的推动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这一阶段学者们开始对医务社会工作进行本土化、专业化的探究,从理论研究逐渐拓展到实践研究,思考如何让医务社会工作得到可持续化的发展。
第三阶段(2017—2021年)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趋于成熟,发文量占样本的54.4%。该阶段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偏多,通过举例说明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开展服务所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建议及对策。同时,医务社会工作也逐步进入各个领域开展工作,逐渐专业化。2018年国家明确要求建立医务社工制度,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逐步成为医院医疗的一部分,并且开始实现制度化[6],2018年发文量达到最高峰106篇。但之后的两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医务社会工作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在此期间以实践、指引、守则等为主,该领域的研究发文量出现回落。
2.2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能够体现该文献研究的核心观点及主要内容,通过对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共生成节点528个,连线1020条,密度为0.073,Q值0.648,S值0.926,表明网络图谱结构显著可信。一般而言,Q值一般在[0,1]区间内,Q>0.3就意味着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当S值在0.7时,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7]。由图2可见,通过对731篇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共得到24个聚类类别,说明已有的医务社会工作研究主要围绕这些方面开展研究。
图2 关键词共现聚类图
词频表示该关键词在所有样本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中心性则表示该结点的重要新。由表1可见,通过列举词频在10次及以上的10个关键词、词频及中心性,可以看出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热点发展脉络。
表1 词频10次以上的关键词及中心性
2.3 关键词时区图分析
通过借助CiteSpace 软件,选择Keyword为节点类型,时间设置在2001年9月至2021年9月,时间切片为1年,Top N=30,绘制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如图3所示,直观地呈现出不同时段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图3 关键词时区图
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研究范围随着时间不断拓展,围绕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展开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演技趋势及发展脉络,结合图1的发文量分布图,分成三个阶段来分析。
第一阶段(2001—2006年),此阶段发文量并不多,在阶段的后期开始上升,而从关键词的分布来看,关键词“临终关怀”“医患关系”“医科院校”基本形成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的大方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指引。
第二阶段(2007—2016年),此阶段形成了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的发展期,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细致地去探讨该领域。这一阶段出现的关键词“医学模式”“本土化”“伦理困境”“社工实务”等标志着学者们开始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及转型升级进行研究。
第三阶段(2017—2021年),此阶段在发文量上有所回落,但从图3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的精细化程度逐渐加深,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主要集中于实践研究。这一阶段“志愿服务”“健康中国”“公共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等伴随时事政策出现的关键词,研究围绕主题不断展开,促使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化和专业化。
2.4 突现词分析
突现词指在特定的统计区间内,词频出现率较高的几个或几组关键词[8]。通过CiteSpace 以关键词为节点进行分析,将Top N设置为10,Minimum Duration设置为1,γ=0.6,得到12个突现词,如图4所示,反映了医务社会工作研究在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
图4 关键词突现图
由图4可知,关键词“医疗纠纷”的研究时间最长,2009年至2015年共持续了6年。如张良吉、郭永松等[9,10]认为医务社会工作可以避免、预防及解决医疗纠纷。其次是以“医患关系”为关键词展开的研究,2006年至2010年共持续4年。如在肖慧欣、王晓安、沈瑞英等[11-13]探讨了医务社会工作在医患关系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从突现强度而言,医患关系(5.18)、伦理困境(3.82)、医院社会工作(3.32)、本土化(2.94)、志愿服务(2.57)、健康中国(2.34)等,这些关键词标志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内容。
3 结论与展望
3.1 研究结论
通过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CNKI中收录以“医务社会工作”为主题的73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析发文量、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区图以及突现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首先,从发文量看,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分别为萌芽期(2001—2006年)、发展期(2007—2016年)和成熟期(2017—2021年),发文量占比分别为3.4%、42.2%、54.4%,其中,产出最高的是2018年106篇,自2018年后发文量有所回落,表明近几年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学术研究关注度有所降低。
其次,从研究内容来看,不同的时间阶段研究热点也有所不同,由集中到逐渐发散,研究的发展脉络也可结合发文量的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第一阶段主要研究定位与功能,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及医患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及可行性,通过研究也验证了医务社工;第二阶段则注重将医务社工实务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壮大人才队伍,实证研究增多,对如何本土化、处理实践中的伦理困境进行研究和实践;第三阶段对主题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以及对尽可能地发挥医务社工的作用,例如志愿服务、出院计划、安宁疗护等。
最后,从未来趋势看,通过对关键词及突现词的分析,医患关系、伦理困境、本土化、志愿服务将持续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结合近三年的研究内容而言,通过突现词可以看出健康中国在近几年将持续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服务模式、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健康中国三个方面,也预示着医务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
3.2 研究热点分析
3.2.1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医患关系指医生和患者两个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指以医务人员为中心的包括所有与医疗服务有关的一方,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包括所有与患者健康利益有直接关系的一方所构成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14]。随着我国的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成为一种社会问题。我国的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领域开始重视人们的心理健康。而社会工作作为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通过促进医患沟通预防医疗纠纷,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先领域,改善医患关系是医务社会工作战略重点和最佳介入策略[15]。医务社会工作可以分担医护人员医疗技术之外的工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压力,创造良好的医疗氛围,保证医疗技术质量和人文关怀的双重目标实现[13]。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医务社会工作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成以健康为中心,良好的医患关系旨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3.2.2伦理困境
通过深入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关于医务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价值观冲突,分别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医学专业价值观、医务社会工作者个人价值观、服务对象价值观几者之间的冲突[16],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间接导致了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的伦理冲突,对此学者们也纷纷提出了针对该主题的建议对策;二是在实践中遇到的伦理困境,包括医患纠纷的介入[17]、疾病信息保密与案主知情权冲突[18]、保密与公平正义[19]等等。对于伦理困境的类型,分为目标、忠诚、责任、角色、利益冲突造成的伦理困境[20],已有研究通过实践发现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困境,工作者在一次服务中可能会面临一种或多种伦理困境,成为其在实践中面临的严峻考验,暴露出医务社会工作价值观框架、专业准则中的某些未完善的部分。现如今正值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转型时期,对于伦理困境的研究和探讨仍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3.2.3本土化
医务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验证了其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发挥的独特作用,但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塑造和实现本土化。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包括价值观的本土化[21];人才培养的本土化,有学者提出建立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五种模式:实地训练、督导、专题培训、参访交流、学院进修[22];服务模式的本土化,例如南京鼓楼医院经多年实践, 建立了以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为指导,以志愿者为服务主体的“1234”医务社会工作模式[23];伦理的本土化,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将西方医务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守则等外来因素加以整合重组,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继承下来,做出创新转化,从而建立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医务社会工作伦理原则及理念[24]。随着医务社会工作向好的发展趋势,对于本土化的研究逐渐丰富及深入,今后仍将继续加强研究,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3.3 未来展望
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研究内容已经越来越丰富,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促进医务社工的职业化和本土化,但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起步待发展的研究领域,仍要不断思考未来的前进方向。
一方面,不仅要增加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的发文数量,而且要提升研究的发文质量。在所选取的731篇样本文献中,文献来源为SCI、EI、核心期刊、CSSCI和CSCD的仅有100篇,占样本文献的13.68%,数据体现了该领域研究发文数量少、发文质量不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因此,医务社会工作研究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拓展、深化研究内容及方式,创新研究思维,鼓励更多的社工人才开展学术研究,提升研究质量。
另一方面,在政策推动的背景下将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发展。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中专业化最高的领域,发展得益于政策的推动。2020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全覆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公众普遍认同。公共卫生机构探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形成可推广模式。该意见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而言,要利用好政策推动的优势,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使研究成果成为政策推动有效的产物,促进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及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4 结束语
本文利用CiteSpace 软件通过对发文量、关键词、突现词的分析,较为清晰地展现了医务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论文产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热点等发展现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研究数量整体上升、内容逐渐拓展、研究深度不断深入。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及判断,仅基于CNKI中所选取的样本数据及CiteSpace 分析软件,所得结论可能存在不准确的部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进行补足改进。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相辅相成,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及专业发展的驱动下,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将不断提高,理论研究也将不断丰富和完善。
[1]胡斌. 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的发展策略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31(6): 146-147.
[2]Chen C. 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 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4, 101(Suppl1): 5303-5310.
[3]徐浩,钱爱兵,朱学芳,等. 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CiteSpace的学科领域扩散特征研究[J]. 情报杂志,2017,36(5): 69-74,68.
[4]张一奇,黄庆恒,王志文,等. 在现代化医院中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探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2): 24-26.
[5]刘继同. 医院管理的层次结构与医务社会工作的角色[J]. 卫生经济研究,2006(12): 9-10.
[6]季庆英,曹庆.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发展[J]. 社会建设,2019,6(5): 13-21.
[7]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2): 242-253.
[8]谭佳庚. 引导基金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基于CiteSpace文本统计可视化分析[J]. 调研世界,2021(7): 67-76.
[9]张良吉,何晓凯,郭永松,等. 医患冲突调解中的社会工作机制与职能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9,22(3): 9-11.
[10] 郭永松,李秀央. 医患纠纷的处理意愿调查与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10,30(5): 10-12.
[11] 肖慧欣,王卫平. 医务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0): 98-100.
[12] 王晓安,李跃敏,吉训明. 健康教育: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工作新途径[J]. 中国医院,2008(5): 6-8.
[13] 沈瑞英.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新途径——医务社会工作[J]. 医学与社会,2007(9): 10-11.
[14] 黄斌. 新医改视域下的医患关系研究[D]. 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2010.
[15] 刘继同.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J]. 中国医院管理,2006(3): 15-18.
[16] 孙建丽. 论医务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冲突和伦理困境[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9): 36-38.
[17] 苑晓美,赖志杰. 介入医患纠纷: 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双刃剑”[J]. 理论月刊,2017(10): 158-162.
[18] 吕秋丽,陈虹霖.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及对策研究——以癌症患者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18(3): 36-42.
[19] 李香.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慢重病患者服务的伦理思考——以深圳某医院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的三个个案为例[J]. 中国社会工作,2019(21): 43-45.
[20] 罗肖泉. 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J]. 广西社会科学,2003(9): 37-40.
[21] 苗怀宁. 社会工作本土专业价值观的现象学重构[J]. 社会工作,2013(6): 48-58,153.
[22] 刘枭,贺彩霞. 本土化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社会工作,2018(34): 20-27.
[23] 钱坤,王珊珊,韦宁华. 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J]. 现代医院管理,2019,17(3): 83-84,88.
[24] 刘春娇,张槊,邓玉霞,等. 医务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研究[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4): 608-610.
Analysis on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of Medical Social Work in China Based on CiteSpace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ocial work in China, 731 research literatures related to medical social work included in CNKI database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 are taken as samples, and the sample literature is visually analyzed by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with keywords as no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is fluctuating and rising,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germination stage, development stage and maturity stage. Through keyword clustering co-occurrence, time zone map, and emergent words, the research hotspots at different stages are obtained, so as to expl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dical social work.
medical social work; CiteSpace; literature analysis
R197
A
1008-1151(2022)02-0175-04
2021-12-15
崖春露(1996-),女,广西河池人,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医务社会工作。
陈飞(1968-),男,广西博白人,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医务社会工作、伦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