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2022-04-28高爱红程艳伟

医药与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颅脑重症评估

高爱红,程艳伟

(1.河南省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河南省护理医学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2.河南省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较重,疾病进展迅速,易发生脑疝,经手术治疗后多无法自理,需长期卧床,因此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监护护理十分重要。当前护理模式中,护理级别相同,护理工作人员难以主动了解、分析患者自身护理需求,这一被动护理方式难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护理分级护理是指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合理、科学分级,根据其等级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是一种临床用于评估护理工作质量,指导人力资源合理分配的评分体系。本研究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其中观察组女18例,男24例,年龄29~54岁,平均年龄(41.56±3.85)岁;体质量指数19.2~26.8 kg/m,平均体质量指数(22.52±1.33) kg/m;致伤原因:18例车祸、12例高空坠落、7例打架斗殴、5例其他;对照组女19例,男23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42.63±3.93)岁;体质量指数19.1~26.9 kg/m,平均体质量指数(22.48±1.39) kg/m;致伤原因:17例车祸、14例高空坠落、6例打架斗殴、5例其他;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致伤原因、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重症颅脑损伤诊断标准:a.昏迷时间超过12 h;b.存在发烧、呕吐、头痛、颈部僵硬、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病理反射等症状;c.存在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血压异常升高等情况;②均行手术治疗;③格拉斯哥昏迷(GCS)量表评分均<8分;④家属均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②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③存在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④伴恶性肿瘤;⑤救治过程死亡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即由护士长根据患者数量及科室床位数安排责任护士班次、工作量,平均分担工作量。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实施护理分级管理:依据《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办法》标准,并结合本院护理人员职称、学历、工作能力、年龄等因素对护理工作人员实施综合性评估,将其分为NI、N2、N3三个等级,其中N1级护理工作者为具备护士资格证者,且工作年限<3年者;N2级护理工作者为具备护士资格证者,且工作年限≥3年;N3级是指主管护师及以上级别者。各级护理工作人员由更高一级护理人员担任其指导师,确保每位低级护理工作人员均有固定老师指导工作。(2)患者分级管理,由主管护士、护士长依据ICNSS评分对患者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并分级,量表包含分级标准、护理问题、评分等级、护理目标等4个方面,共16个条目,分值为16~64分,得分越低说明病情越轻、技术难度越小、操作越简单、护理项目越少;对于ICNSS评分为16~22分患者,由N1级护理工作人员采用Ⅰ级护理;对于ICNSS评分为23~32分患者,由N2级护理工作人员采用Ⅱ级护理;对于ICNSS评分>32分患者,由N3级护理工作人员采用Ⅲ级护理。(3)指导师分层分级管理,由高级别护理工作人员对下一级别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全程系统管理,内容包括制定低级别护理工作人员针对性个体培训方案、定期对其实施思想品德及医德医风教育、定期了解关注其学习及工作情况,并定期考核,同时协助低级护理工作人员解决学习,处理工作、生活中困难。同时实施双班制,由护士长安排将指导师与低级别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搭班,协调、指导各个班次护理人员工作展开;若指导师不在班,则由同级护士代管,保证低级护理工作人员可获取全程管理及指导。(4)考核、评价:由护士长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对各种检查结果实施分析,找寻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大家开会分析讨论,并积极发言提出解决方案,以提升护理质量。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对患者的昏迷程度进行评估,总分3~15分,评分越高,则个体意识状态恢复越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缺损进行评估,总分42分,评分越高,则个体神经缺损越严重;(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深脉静血栓形成、呼吸道感染、应激性溃疡、压疮等。(4)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评估内容涉及活动能力、上肢功能、体能、心情等,每个领域按0~100分计算,评分越高,则个体生活质量越好。(5)比较两组护理质量,采用本院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估,包括健康教育、操作性护理、心理护理、医疗环境、服务态度等5个方面,每方面0~4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本研究对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信效度予以测试,结果显示,一致性Cronbach's α为0.901。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2.2 两组GCS、NlHS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GCS、NIHS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两组GCS、NIHSS评分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GC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GCS、NlHSS评分比较(± s)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SS-QOL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两组SS-QOL评分各维度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2.5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健康教育、操作性护理、心理护理、医疗环境、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s)

3 讨 论

重度颅脑损伤为ICU常见疾病,其发生是由于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导致颅脑组织损伤,占全身损伤的20%左右,具有变化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经治疗后仍可遗留严重感觉、运动、语言、认知、心理精神等方面功能障碍,同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若未及时处理,可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实施合理、有效护理措施对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常规护理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相对简单,整体效果不理想。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气体交换受损、组织灌注改变、排泄清除改变、无效呼吸形态等对病情严重程度实施科学、合理等级划分,并依照其所处等级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能确保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促进护理质量提升。王淑云学者将基于ICNSS评分系统的分层管理应用于ICU脑外伤患者中发现,该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基于此,本研究将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中发现,观察组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8.57%,各项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可见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中可缩短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分析原因在于常规护理干预由于无法合理配置护理资源,进而无法及时、有效实施相应级别护理干预,影响护理质量。而ICNSS评分系统评估方法方便、简单,可有效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实施科学、合理等级划分,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在保证护理质量同时,合理、科学分配护理工作人员,降低由于低年资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导致相应并发症发生;同时,护理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对病情实施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配、调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受损严重,术后常处于昏迷状态。大量研究证实,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而言,术后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昏迷程度,缩短苏醒时间具有积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ICNSS评分为导向,从分级标准、护理问题、评分等级、护理目标等4个方面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展开针对性的分级管理,不仅可有效避免护理不足和过度护理,还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唤醒措施,这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昏迷程度至关重要。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GC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一结果与上述分析相符,表明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昏迷程度,促进术后苏醒。另外,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是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研究表明,受多种因素影响,颅脑损伤患者苏醒后普遍存在较低的生活质量,心情低落,焦虑、抑郁心理严重,加之多数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肢体功能障碍等,造成生活质量低下。基于此,本研究对两组生活质量评估得知,干预后观察组SS-QOL评分各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由此可见,在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生活质量方面,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此外,通过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进行不定期考核,根据存在问题深入讨论分析,得出解决方案,可持续提升护理质量。综上所述,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昏迷程度,缩短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水平,提升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颅脑重症评估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评估依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