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HBM的干预策略应用于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效果研究

2022-04-28韩露刘莉敏

医药与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程度

韩露,刘莉敏

(1.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健康体检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学龄期儿童是病毒性心肌炎重要患者群体,发病后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爆发性特点,可引发广泛性、严重性心肌细胞损伤,严重威胁患儿健康。但由于小儿依从性较差,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不足,不利于治疗及护理配合,影响最终治疗效果。健康信念模式(HBM)是通过社会心理学解释健康行后的理论模型,应用于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治疗信念,并促使采纳健康行为,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但HBM理论的干预策略应用于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效果如何,临床尚缺乏相关数据,仍需进一步调查研究。本研究选取本院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以分析基于HBM的干预策略临床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6~12岁,平均(8.96±1.25)岁;病程6~21 d,平均(13.42±3.39)d;体质量指数21.23~28.14 kg/m,平均体质量指数(25.45±1.06) kg/m。观察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6~12岁,平均(9.14±1.33)岁;病程5~23 d,平均(13.86±3.45) d;体质量指数21.52~28.42 kg/m,平均体质量指数(25.14±1.09) kg/m。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1)经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血液生化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T、血清肌钙蛋白I增加;(2)病毒学检查可从咽拭子、粪便、心肌组织中分离病毒或用PCR技术检测病毒RNA,血清中检测特异性抗病毒抗体滴定度;(3)心电图检查ST-T改变,常见T波倒置或降低,合并心律失常;(4)学龄期;(5)患儿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肌炎;(2)自身免疫性疾病;(3)合并肺、肾、肝功能异常;(4)合并结核性心包炎;(5)合并先天性疾病;(6)智力异常。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儿病情进展,指导用药,明确注意事项,根据患儿情况给予作息、饮食指导,嘱多休息,限制体力活动,对患儿家属进行常规健康宣教。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HBM的干预策略,成立HBM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主要包括责任护士3名、主治医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护理前进行HBM护理相关培训,明确护理目的、HBM相关知识、病毒性心肌炎相关知识、与小儿沟通技巧等内容,确保小组成员掌握,具体措施如下:(1)基于HBM的干预计划:采用健康信念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对毒性心肌炎的了解程度、自我照护能力、自我保健知识、健康生活行为、自我管理情况等内容,明确患儿家属对疾病及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根据评估结果、患儿病情程度、家属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综合制定健康教育计划。(2)基于HBM的健康教育计划:①认知威胁:向患儿家属明确遵医治疗、健康生活方式对患儿康复的重要性,明确免疫调节剂抗病毒治疗效果,重点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嘱家属监督患儿按时按量用药,若出现异常可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告知不遵医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指导合理作息、科学饮食,与患儿家属共同制定作息计划、营养膳食食谱,确保患儿摄入足够营养。②知觉收益:通过查阅文献搜集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相关资料并制成健康宣传手册,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播放健康宣教视频、专家讲座等方式向患儿家属明确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进展情况、预后,重视临床治疗,再次强调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③知觉困难:鼓励患儿克服不良生活习惯、不良情绪,鼓励家属进行监督。④自我效能:在与患儿交流时注意以亲切、温柔的态度,注重对患儿心理的认同感,获取患儿信任,缓解患儿紧张、恐惧、哭闹等不良情绪,对患儿家属进行答疑解惑,耐心讲解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期达到效果,为患儿家属树立治疗信心,缓解焦虑情绪,提升自我效能,两组均干预至出院。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遵医行为。以本院自制遵医行为量表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完全遵从:无哭闹、抗拒治疗行为,完全遵从医护人员指导,主动配合治疗;基本遵从:对医护人员相关措施基本配合,抗拒行为较少;不遵从:治疗护理期间存在明显抵触情绪,甚至多次出现抗拒治疗、哭闹情况。(2)统计两组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疾病认知程度。以本院自制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分值0~50分,分值越高表明健康知识掌握越好。(3)统计两组患儿心理异常发生情况,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NCL)进行评估。(4)于干预前后以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评估两组生存质量,包括角色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4个维度,分值均为0~100分,总分也为0~100分,分值越低,提示生活质量越差。该量表由家长代写。(5)统计两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主要包括护理纠纷、治疗依从、护理投诉、护理效果、护理质量等方面进行统计,每项0~5分,分值越高表明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越好,分为很满意(>20分)、较满意(12~20分)、不满意(<12分)3个等级。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n(%)]

2.2 两组家属疾病认知程度比较

组内比较:干预后两组家属疾病认知程度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组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疾病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家属疾病认知程度比较(± s)

2.3 患儿心理异常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儿出现心理异常2例,对照组出现11例。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心理异常发生率4.55%(2/44)低于对照组25.00%(1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7.311,=0.007)。

2.4 两组治疗前后PedsQL4.0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角色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角色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及总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edsQL4.0评分比较(± s)

2.5 两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较常见,多合并气促、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若未及时干预可诱发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儿健康成长。临床早期治疗有助于抑制疾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但由于学龄期儿童年龄偏低、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受疾病影响其治疗积极性下降、依从性降低,导致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同时,多配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重点关注患儿病情程度及改善情况,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对患儿及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升有限。并且其容易忽视患儿家属对患儿病情康复的影响,如患儿家属低落情绪可影响患儿心情及治疗依从性,从而导致对患儿总体干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HBM理论是以形成健康信念出发,通过促使患者采用健康行为而逐步纠正行为的过程,应用于学龄期患儿可提高患儿接受程度,增强健康宣教效果,对促进患儿康复有积极作用。HBM理论下的干预策略可明显提高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护理知识薄弱环节,并针对性进行加强,改善患儿家属知识掌握短板,对提高总体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有明显价值。同时,HBM理论下的干预策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相关健康宣教手册,同时结合视频进行健康宣教,具有针对性、易于接受等优势,便于患儿家属掌握。

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创新性结合HBM理论进行干预,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健康宣教具有一定价值;而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更加明显,则证实与常规健康宣教相比,基于HBM理论的干预策略具有更明显优势。HBM理论重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感受,通过循序渐进、针对性方式协助患儿及家属克服不良情绪,在提高治疗信心的同时,有助于增强患儿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儿心理异常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基于HBM理论的干预策略可调节患儿心理状态,增强遵医行为。基于HBM理论的干预策略还注重对患儿机体营养、日常休息的关注,加强护理管理,严格按医嘱用药,养成健康生活行为习惯,对增强抵抗力、促进康复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edsQL4.0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则证实基于HBM理论的干预策略可提升患儿生存质量。另外,观察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则证实患儿家属对基于HBM理论的干预策略有较高认可度。究其原因,可能在于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讲解,可缓解其紧张情绪,提升治疗信心;通过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干预,可逐步提升患儿家属对患儿的照护能力,从而促进患儿病情康复,也可逐步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拉近彼此距离,进一步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HBM理论的干预策略应用于学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可改善遵医行为,调节心理状态,增强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程度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日语程度的类型与程度副词的对应关系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幸福的程度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