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康复运动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2022-04-28刘雪锋陈高伟刘悦

医药与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上肢患肢水肿

刘雪锋,陈高伟,刘悦

(项城市中医院 康复科,河南 周口 466200)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水肿、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肢永久性畸形,甚至丧失肢体运动功能,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主要以康复运动、冰水浸泡、神经阻滞、激素疗法等方法治疗SHSAS,其中以康复运动较为常用,其可通过改善患肢血液循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但单独治疗效果较为单一。中医在SHSAS治疗中广受关注,祖国医学认为,SHSAS属“痹症”“偏枯”“痿症”范畴,经脉瘀阻、气血瘀滞是其主要病理病机,应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针灸能有效疏通患处经络,从而减轻疼痛症状。本研究采用对照实验原则,旨在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项城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的SHSAS患者115例,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8)、B组(n=38)、C组(n=39)。三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相关诊断标准;(2)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且伴有典型偏瘫侧肩痛、手部肿胀、肌肉萎缩等肩手综合征症状;(3)年龄<80岁;(4)意识清晰者;(5)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依从性差;(2)其他原因引发的肩手综合征;(3)自身免疫性疾病;(4)合并脑部外伤者;(5)肝、肾、心功能不全者;(6)伴有严重沟通、认知、精神障碍者。

1.3 方法

三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降压、降脂、保护脑神经、抗凝、营养支持等。

1.3.1 A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1)选穴:选取内关、尺泽、肩髑、极泉、曲池、臂臑、手三里、外关、肩髃、合谷穴。(2)操作:患者取仰卧位,使用一次性针灸针以提插泄法针刺极泉穴,待患者感到麻胀感,且手部抽动为止;针刺尺泽、内关穴时采用提插捻转泄法,不留针;针刺肩髑、曲池、臂臑、手三里、外关、肩髃、合谷穴时采用提插捻转补法,得气后留针30 min。(3)疗程:1次/d,5 d/周,连续治疗4周。

1.3.2 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运动

(1)主动-被动训练:进行床上起坐练习、坐位起立练习、Bobath握手训练、定时变化体位、主动耸肩练习、上肢抓握训练、活动肩胛骨等,30 min/次。(2)向心缠绕手指法:首先用线绳缠绕手指,从指甲处向手指根部缠绕,直至无法缠绕为止。每根手指都缠绕后,再缠绕手掌,由远及近,缠绕到腕关节为止,10 min/次。(3)拍打按摩:由远及近拍打上肢各关节,40遍/次;按摩腕、肘、肩各关节,60遍/次。注意力度适宜。(4)疗程:2次/d,5 d/周,连续治疗4周。

1.3.3 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康复运动

针灸、康复运动方法、疗程均与A组、B组相同。

1.4 疗效评估标准

无效:疼痛、水肿未缓解,上肢运动评分升高小于25%;有效:疼痛、水肿明显减轻,但关节活动仍受限,上肢运动评分升高25%~49%;显效:疼痛、水肿基本消失,关节活动灵活,上肢运动评分升高50%。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2)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以简易Fugl-Meyer(FMA)评估三组上肢运动功能,包括上肢被动活动范围(0~30分)、上肢体运动功能(0~22分)、腕手关节运动功能(0~14分)。分值与上肢运动功能呈正相关。FMA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87。(3)于治疗前后以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三组疼痛度,分值0~10分,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VAS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85。(4)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水肿程度。(5)于三组治疗前后以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0~100分,得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BI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90。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三组疗效比较

C组有效率为97.44%,高于A组(76.32%)、B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三组疗效比较[n(%)]

2.2 三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治疗后三组上肢被动活动范围、上肢体运动功能、腕手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治疗后C组上肢被动活动范围、上肢体运动功能、腕手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A组、B组,且B组上肢被动活动范围、上肢体运动功能、腕手关节运动功能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三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s)

2.3 三组治疗前后VAS、MBl评分比较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治疗后三组VAS、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治x疗后C组VAS评分低于A组、B组,MBI评分高于A组、B组,且B组MBI评分高于A组,A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三组治疗前后VAS、MBl评分比较(± s)

2.4 三组治疗前后水肿程度比较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治疗后三组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治疗后C组水肿程度均低于A组、B组,且B组水肿程度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表5 三组治疗前后水肿程度比较(± s)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因长期卧床休养,易对手腕造成压迫,阻碍静脉回流,从而引起肩部相应组织缺氧、缺血,继而诱发上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因此临床治疗关键在于减轻患肢水肿、疼痛症状,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康复运动被广泛应用于SHSAS治疗中,可通过协助患者进行主动-被动运动,刺激伸肌活动性,改善交感神经紧张性,从而有效消肿止痛。王国英在其研究中指出,对SHSAS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肩部疼痛,提升肩关节功能。本研究加用康复运动疗法,单一变量原则下对比A组、C组发现,治疗后C组疗效、上肢运动功能、VAS、MBI评分、水肿程度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加用康复运动疗法可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减轻水肿、疼痛程度,提升治疗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所实施的主动-被动训练、拍打按摩可通过提升局部供血,减轻肌肉萎缩,缓解局部肿胀,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向心缠绕手指法通过增强远端肢体压力,促进静脉回流,从而有效改善患肢血液循环,并调节交感神经张力,从而有效消除水肿,减轻患肢疼痛感。

近年来,中医逐渐受到临床广泛关注。中医将SHSAS归为“痹症”“偏枯”“痿症”范畴,认为中风后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痹阻,筋骨失于濡养,不通则痛。且肢体长久萎废不用,便发为“偏枯”。故治则应以化瘀活血、活络舒经为主。本研究中尺泽、肩髑、曲池、臂臑、肩髃等穴位均属多气多血的明经穴位,针刺之可行气活血,疏通经络;针刺合谷、极泉、内关穴可通利关节、活血舒筋,行瘀化痰、活血行气;针刺外关、曲池、手三里可镇痛解肌、通络疏经。诸穴合用,共奏止痛疏经、行瘀活血之功效。本研究对比发现,治疗后C组疗效、上肢运动功能、VAS、MBI评分、水肿程度均优于B组,说明针灸联合治疗能提升疗效,缓解患肢疼痛、水肿,提升上肢运动功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针灸可疏通气血,改善局部血流,从而有效缓解疼痛。同时针刺可通过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影响大脑功能,促使肢体周围及中枢神经保持在正常的兴奋-抑制过程,阻滞神经传导,提升痛阈,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有效缓解局部缺血缺氧引起的疼痛,还可有效消除水肿。本研究所选取穴位大多位于肩胛周围,通过对其进行刺激,可有效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快速缓解疼痛,进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此时配合康复运动,可改善患肢静脉回流,增强肌肉力量,提升肌张力,从而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与萍萍等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康复运动可改善SHSAS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缓解疼痛与水肿,提升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猜你喜欢

上肢患肢水肿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