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改善产后出血产妇凝血功能的效果观察

2022-04-28张高锦姚明莉

医药与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后叶素丁三醇垂体

张高锦,姚明莉

(巩义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河南 巩义 451200)

产后出血为产科常见并发症,约有2~3%比例产妇有产后出血,不仅对产妇产后恢复不利,亦是导致产妇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将产后出血定义为分娩后24 h经阴道分娩产妇出血量>500 mL、剖宫产产妇出血量>1000 mL,且多发生于产后2 h内。产后出血的发生关联因素较多,较为典型的包括子宫、胚胎、阴部裂伤等。另有报道称,在当前二胎政策开放的环境背景下,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产妇数量明显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升高。若无法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则母婴生命安全可能受到威胁。因此临床需保障止血效果,使产妇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保障母婴安全。垂体后叶素包含催产素、加压素,在产后出血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常用于预防或者干预产后出血,应用后可对子宫肌层刺激使其收缩,控制出血风险,但整体效果有待提升。本院对分娩产妇实施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缩宫素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巩义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住院分娩产妇86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43例,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8.53±2.71)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72±1.07)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12例,其中前置胎盘15例,胎盘早剥12例,羊水过多13例,双胎3例;阴道分娩产妇有33例,剖宫产产妇有10例。研究组43例,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61±2.75)岁,孕周39~41周,平均孕周(39.81±1.04)周,初产妇33例,经产妇10例,其中前置胎盘14例,胎盘早剥14例,羊水过多11例,双胎4例。阴道分娩产妇有37例,剖宫产产妇有6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展开。

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高出血风险产妇,年龄20~40岁,产次≤2次,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加入本次研究,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产妇、胎盘植入产妇、合并肝肾功能异常产妇。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生产厂家: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183)+缩宫素(生产厂家: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850)治疗,于胎肩娩出后即给予10mg缩宫素宫内注射,30 min后止血效果不理想则再次重复用药,并行水囊压迫止血或宫腔填塞止血。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内注射,注射剂量为250 μg。研究组于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垂体后叶素(生产厂家: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751)治疗,10U垂体后叶素加入50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1)产后出血量:统计两组产妇产后30 min、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情况,出血量的检测主要采用称重法。

(2)凝血指标:治疗前、治疗后依次采集两组产妇清晨空腹静脉血,采集量为3 mL,并将其置于抗凝管内,常规离心,设置离心速度为3 000 r/min,时间为10 min,采集上层血清,应用全自动凝血仪(ACL TOP700)以及配套试剂对两组产妇凝血指标进行检测,记录两组产妇治疗前后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其中APTT正常参考值:23.00~37.00秒;TT正常参考值:31~43秒;FIB正常参考值:2~4 g/L。

(3)第三产程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

(4)不良事件:统计两组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子宫切除、胎儿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χ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两组产妇产后30 min、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s)

2.2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治疗前APTT、TT、FIB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产妇APTT、TT、FIB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s)

2.3 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第三产程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2.4 两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指自然分娩产妇在产后24 h内出血量在500 mL以上或者剖宫产分娩产妇在产后24 h出血量在1 000 mL以上情况。数据显示,有80%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时期主要在产后2 h内。晚期产后出血则指产妇在分娩24 h后,产褥期内发生大量子宫出血,此时期主要集中在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过程中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死亡率,是母婴死亡因素之一。国内近年来,产后出血一直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位因素,尤其在偏远且医护水平落后的地域,因产后出血死亡的产妇更多,因此临床需加强度产后出血的治疗。

产后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该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约占70%,且易受产妇生理状况及精神状态影响。产妇分娩时精神不可避免处于应激状态,同时受宫缩疼痛、剖宫产麻醉药物等因素刺激,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儿茶酚胺水平明显升高。该种情况的发生进一步增加产妇心输出量,且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后会加大外周血管阻力,进一步增加宫缩乏力风险。

缩宫素为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实践表明其具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但因该药物半衰期短,故需要多次用药以达治疗效果。另有报道称,宫缩素用药剂量超40U时,再次用药后止血效果并未明显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又名欣母沛,临床主要应用在促进产妇宫缩的治疗中,属于处方类药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α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可通过肌肉注射进行给药,在产后出血预防以及止血中有显著功效。本次对参照组产妇同步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内注射治疗,药理研究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较强子宫收缩刺激作用,适用于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及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给予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内注射后,可有效诱导子宫平滑肌收缩。另有研究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亦可通过增强血小板功能而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样可依照止血情况多次用药。但以上方案仅可针对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治疗,而引发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众多,导致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缩素方案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一般。

研究称,除子宫收缩乏力外,产后出血的发生亦同产后妊娠期各类并发症及胎盘因素具有直接相关性,妊娠期高血压、贫血、胎盘滞留、胎盘前置等均是诱发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此外,受产钳助产、巨大儿分娩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软产道裂伤风险,也一定程度增加了产后出血风险。垂体后叶素为主、牛脑垂体后叶提取物,主要成分为催产素及加压素。临床研究证实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应用可增强产妇子宫节律性收缩,大剂量用药后可进一步促进子宫强制性紧缩,并通过子宫肌层血管压力的增加而起到止血效果。药理研究证实该药半衰期长,用药后15 min可达血药浓度峰值且生物活性随之增加,可持久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并促进收缩。

凝血功能是体内血药流动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过程的能力,APTT、TT、FIB均为临床用于凝血功能检测的常用指标。其中APTT是内源性凝血功能的常规检测指标,TT反映外源性凝血功能状态,FIB可反映共同凝血途径状态。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后,APTT、TT、FIB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提示研究组凝血功能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出血风险并减少产后出血量。本次结果亦显示研究组产后30 min、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低于参照组,同上述研究理论具有一致性。

本院研究得出,研究组第三产程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0.05),表明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提升止血速度以及止血效果,从而促进产妇产程,缩短住院时间。而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0.05),表明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能够协同性发挥止血功效,使产妇不良结局得到改善,促进产妇产后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由于时间、人力限制,样本量相对偏少,而且全部样本均来源于同一家医院,未进行多中心研究,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与实施中加大样本量及投入更多资源加以完善。

综上所述,垂体后叶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联合对于改善产妇凝血功能、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及出血量有良好效果,缩短产妇产程以及住院时间,加快止血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后叶素丁三醇垂体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垂体腺瘤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