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之“火”:照亮学生奔向“数学王国”之路

2022-04-28钮清清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课堂互动数学

钮清清

【摘 要】学生要主动去探究知识,找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不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来引领教师的教学,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才是有“活力”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从多个方面同时进行,以逐步从课堂氛围、内容等方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以及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关键词】课堂互动 优化教学 数学 有活力

数学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然而,伴随着这些熟悉而陌生的数学问题出现的,则会是学生从前未接触过的新鲜概念和公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学生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徘徊的现状。据此,笔者认为,要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活力,使学生充满期待感,教师可以借助数学课堂上的互动,通过学生的反映与反馈对教学进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并以此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的。针对具体如何实现进一步的课堂互动,笔者有以下建议:教师营造相对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更加融入课堂进行互动;借助思维导图的模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在梳理过程中提升课堂互动的效率;利用“互联网”进行一定的教学,在互动时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中加入小组竞争的形式,营造一定的良性竞争的环境进行互动;等等。

一、营建轻松氛围,提升课堂活动

首先,针对“数学”这一科目,大家的印象无非是严谨、细心、计算、思维等词汇。诚然,作为计算与理解能力需共存的数学,学生学习数学应当具备一定的严谨性、思维性等。但对于畏惧数学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在教师传授知识时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习数学的紧张感,从而能够较为轻松地融入课堂。除此,于其他学生而言,处在相对轻松愉悦氛围的数学课堂中,将加大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也能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把以前的“怕说错,不会说”变成“敢想敢说”,整个课堂教学就一下子有了活力。

如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笔者认为,在这之中,教师可以发挥自身作用,卸下严肃与冰冷,多给以微笑,从微笑中给予学生暗示与鼓励,给予学生敢于提问与回答的勇气。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之下,学生可以稍稍放松紧张的头脑,更加投入地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思考和体会。例如,在刚开始教授学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适当多给予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反应和计算时间,还可以进行一个小竞赛,课前根据学生的计算基础分好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给予学生竞相举手回答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多关注那些计算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在经历几番回答后,计算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将在一定程度上在课堂互动中化被动为主动。综上,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上,一种较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这一氛围的创造将主要由教师进行,并逐步带动学生,从而将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变为积极向上的好学之风。

二、构建思维导图,形成学习框架

小学数学于成人而言较为简单,但对于刚开始接触较多新鲜概念的小学生而言并不容易。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应当在教师教授之时尽力将概念、理论系统化理解,针对类似知识點或是同一体系的知识点自主进行区分与归纳。除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学习框架,以便进一步方便学生理解,同时也使教学更具有条理性。把画图“搬入”数学课堂,能与学生的传统观念产生冲击,从而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关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性,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或是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来进行区分和判断。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构思,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内容,还应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如何绘制,并且能在相对灵活的题型中通过较为扎实的基础进行解答,如运用三角形内外角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等知识点解答“栅栏与围墙”的数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自身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获得的知识较为全面。当然,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全面理解,因此,教师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之前或是课堂之后自主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并在绘制的过程中主动地进行一定的思考,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知识。总之,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并且梳理、归纳新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进行理解。

三、筹建网络智库,丰富数学资源

“互联网”是一个特别有用的工具,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资源。同样的,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一定的教学多样化。例如,教师在教学备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资料,并在各种资料中判断自己所需的资料是否真正适合教学。在数学课堂上,利用互联网的相关资源来教学,如播放相关的一个视频或出示几张图片,会大大提升学生本堂课的听课效率,毕竟,网络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沉闷的课堂立即变得有活力,这比教师枯燥地教学效果要好太多,学生的印象也更为深刻。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之前查阅资料,提前寻找一段与分数性质相关的趣味短视频,在教学前将其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对于“分数”这一概念及相关性质有一定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通过互联网中网友们分享的创新性短视频把原本一些没有专注课堂的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引领回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教师也可以了解与自身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对比与吸收中能够针对自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并通过互联网吸取“养分”以获取自身的成长。综上,“互联网”这一资源,于教师或于学生而言都是学习的一大“利器”。

四、组建学习小组,引进竞争机制

众所周知,拥有较强的好胜心是小学生的特点,然而,与成人世界不同的是,小学生存在的好胜心及其实现目的的手段较为单纯。笔者认为,实现课堂互动多样化、有效化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设置小组形式的竞争,通过学生好胜心较强的特点,建立良性竞争的学习环境和竞争机制,以促进学生参与课堂。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分数”这一新鲜概念,教师可以运用团队的力量,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定的比拼,可以通过自由组合或者随机组合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分制比赛。积分的分值由教师进行评定,这取决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贴近现实。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如一周、一个月等)小组积分最高的前三名获得教师颁发的奖励。这对于重视荣誉的学生而言是一件高兴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事情。不仅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更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力量,使学生明白了团队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竞争,不仅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课堂有了活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因此,笔者认为,以小组对决的方式参与竞争是一项十分贴近学生心理以及能夠促进教学课堂互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良性竞争的方式。

在课堂互动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带动性作用,作为课堂秩序的管理者、课堂教学的输出者,教师可以通过改善数学课堂的氛围,使之更加轻松化,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能够更加融入课堂;同时,教师借助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学生在绘制和理解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更进一步的掌握和巩固;再者,教师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学,通过互联网中的资源取得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通过互联网中的资源实现一定的课堂互动;最后,设置小组形式化的竞争,通过学生好胜心较强的特点,建立良性竞争的学习环境和竞争机制,以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增加课堂互动。综上,笔者认为,通过一定的课堂互动的教学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兴趣一旦得到提升,课堂效率将得到提升,课堂教学将变得活力四射,学生你问我答,深入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也因此会变得简单且有效。在如此有效的课堂上,学生必将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当然,具体方法还有很多,这之中的探索,仍需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发现。

【参考文献】

[1]黄廷英. 借助课堂互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J]. 环球慈善,2020(2).

[2]韩惠. 巧借思维导图之石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2019(16).

[3]刘娟. “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教学[J]. 中国农村教育,2019(29).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课堂互动数学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初中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