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联合耳穴贴压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2022-04-27崔圣玮张帅帅席虎裴培刘从秀杨文明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合肥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3003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30038
★ 崔圣玮 张帅帅 席虎 裴培 刘从秀 杨文明,3(.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合肥 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合肥 3003;3.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合肥 30038)
后循环缺血是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的一种疾病,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典型症状,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易反复发作致缺血性卒中发生。因此,临床上及时进行干预,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眩晕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这对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维持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单纯的药物治疗有其局限性,反复发作难治愈,手术及介入治疗风险高且有其适应症,不宜首选。此研究旨在探讨耳尖放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效果,并观察其远期疗效,寻求一种优于单纯中西药治疗且能提高远期疗效的中医护理技术,以推动中医适宜技术在防治疾病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0 月—2019 年8 月就诊于本院脑病科的后循环缺血住院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38~79 岁,平均(63.87±9.21)岁。观察组男39 例,女21 例,其中1 例因晕针不适合耳尖放血治疗而终止;年龄41~80 岁,平均(65.17±8.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及中医证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均签置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标准的患者,其中西医诊断符合《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中对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1],且经过CTA或MRI 等影像学检查所证实;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于眩晕的相关诊断标准[2],且有反复发作病史(反复发作≥3 次)。(2)选取年龄在38~80 岁之间的后循环缺血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2)合并肿瘤、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3)精神病患者;(4)气血亏虚、体质虚弱不适合作耳尖放血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耳尖放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耳尖放血:患者取舒适的体位,以坐位为佳,先按摩耳廓使其充血,医者双手消毒戴上无菌手套后,用碘伏棉签消毒耳尖穴及其周围直径5 cm 范围的皮肤,取患者双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将折耳向前,左手固定,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头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约1~2 mm 出针,以针孔为中心挤压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干棉签拭干,出血量可因体质、病情而定,每次取双侧耳尖放血,一次放血约6~8 滴,放血治疗隔日1 次,2 周为1 个疗程。(2)耳穴贴压:主穴为神门、内耳、皮质下、交感,配穴取枕耳穴、心、肝、脾、肾、内分泌等,根据证候分型选取相应穴位。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手持探棒找准穴位后消毒局部皮肤,将耳贴固定在穴位点上,埋豆后用食指、拇指捻压至酸麻胀感,每次按压1~2 min,每天自行按压3~4 次,单侧贴压,每周贴2 次,两耳轮交替贴压,2 周为1 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普勒超声检查(TCD)结果,观察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流峰速(Vs)、平均血流峰速(Vm)、血管助力指数(RI)。(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 个月和6 个月眩晕的复发率。(4)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①基本痊愈:眩晕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能进行正常生活,在观察期内无发作;②显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日常活动稍有影响,偶有发作;③有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减轻,在观察期间有发作,日常活动有影响;④无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无减轻甚或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血浆粘度 还原粘度 全血高切粘度 全血低切粘度观察组(n=59)治疗前 1.61±0.07 8.01±0.72 3.87±0.41 14.14±1.60治疗后 1.23±0.04*# 6.63±0.58*# 3.18±0.23*# 12.92±1.49*#对照组(n=60)治疗前 1.58±0.09 7.96±0.69 3.78±0.39 14.19±1.71治疗后 1.27±0.06* 7.36±0.49* 3.48±0.27* 13.37±1.53*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 相关参数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CD 相关参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D 相关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显示VA和BA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显示VA和BA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椎动脉(VA) 基底动脉(BA)Vs/(cm·s-1) Vm/(cm·s-1) RI Vs/(cm·s-1) Vm/(cm·s-1) RI观察组(n=59)治疗前 35.13±4.61 23.08±4.37 0.77±0.13 41.24±5.02 22.92±3.42 0.78±0.15治疗后 45.63±5.14*# 35.61±5.38*# 0.61±0.12*# 53.12±4.49*# 37.71±4.82*# 0.61±0.13*#对照组(n=60)治疗前 34.67±4.29 22.69±3.97 0.76±0.13 40.49±4.71 23.18±3.38 0.79±0.14治疗后 41.86±4.97* 31.26±4.59* 0.67±0.11* 47.97±4.83* 31.25±4.69* 0.70±0.13*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3 个月,对照组复发5 例,复发率为8%,观察组无复发病例。治疗后6 个月,对照组复发9 例,复发率为15%,观察组复发2 例,复发率为3%,两组患者复发率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眩晕在后循环缺血中所出现的症状频率最高[3]。中医认为眩晕多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标实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以痰湿中阻证最为常见,故有“无痰不作眩”之说,现代研究也认为“痰浊”与高脂血症及高凝状态有关[2]。本研究根据中医对眩晕的辨证分析,对后循环缺血患者在中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耳尖放血联合耳穴贴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学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且耳尖穴的周围,散在着六大阳经的经脉的支脉、支别;足太阳膀胱经则至“耳上角”,与耳尖穴有着更直接的关系[4]。耳尖穴是经外奇穴,具有活血通络、熄风平肝、解毒清热等功效,因此,耳尖刺络放血能够激发经气、疏通经络、通调气血、祛瘀生血,对于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调节脏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5]。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学中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黄帝内经》有云:“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调虚实”,致使“经脉通畅,营复阴阳”,即针刺放血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虚实,调整脏腑功能,使气滞血瘀的病态变化恢复正常[6]。现代研究也证实,刺络放血可以降低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改善微循环等,能通过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作用,完成对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血管通透性、血液灌注等诸多系统的调节[7]。因此,耳尖刺络放血疗法是通过泻除上扰清窍的邪实从而达到镇静醒脑、明目止痛、降血压、止晕等功效,因此,本法治疗肝阳上亢证、痰浊中阻证、瘀血阻窍证眩晕有着异证同治的效果,这为耳尖穴刺络放血治疗眩晕提供了理论依据[4]。陆岸英[4]研究证实耳尖放血能有效改善TCD 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复发率。
耳穴贴压是通过王不留行籽对耳穴实施贴豆,根据人体腧穴的分布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通过刺激耳廓上相应穴位,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8]。通过刺激腧穴、经络的传导作用调节机体内外平衡,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可达到缓解眩晕的目的。神门穴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内耳穴有明目通窍、行气止痛的作用,皮质下可镇静安神、醒神开窍,心、肝、肾穴等贴压可养心安神,理气通络,调和情志以缓解头晕。姚恒帽等[8]研究发现耳穴贴压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有增效作用,且远期效果更具优势。戚慧敏等[9]研究发现,在常规中西药联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使脑血流量明显改善,有效率也明显提高。
本研究发现耳尖放血联合耳穴贴压不仅能有效改善全血及血浆黏度,还能提升血流总动力,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因此,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状、改善脑供血,而且复发率低,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西医药物治疗,朱文红等[10]研究发现耳尖放血能有效降低血脂,但对高密度脂蛋白影响不大,说明其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好的作用,这可能也是其具有较好远期疗效的原因之一,因此,耳尖放血联合耳穴贴压值得进一步探讨它的长效作用机制,了解它的远期疗效,以便在临床上具有更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