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防己黄芪汤的古代文献分析
2022-04-27郑艳丹朱振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381
★ 郑艳丹 朱振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381)
经典名方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用治太阳表虚之风水及风湿病。随着临床的发展和用方经验的积累,该方已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水肿、痹症、喘咳、臌胀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防己黄芪汤对肾病综合征、肺心病、特发性水肿、类风湿关节炎、骨折后遗肢体肿胀、肝硬化腹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盗汗和不明原因的自汗、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及液气胸等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1]。因此,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析将防己黄芪汤古方新用,可为防己黄芪汤的现代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依据。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整理防己黄芪汤的中医古籍文献资料,对其历史渊源、组方加减、药量、药味炮制及主治病症等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其古方新用提供实践意义,为该经典名方的临床拓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检索策略
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作为依据,以伤寒金匮类、方书类,临床各科类、医案医论医话类及综合性医著为搜索范围。借助《中华医典》(第5 版)数据库作为主要搜索平台,同时以超星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及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作为补充。以“全文=防己黄芪汤”“目录=防己黄芪汤”为文献检索策略,搜集相关中医古籍文献资料,包括《中华医典》中含防己且与防己黄芪汤原方相似度≥50%的亦收录,同时检索防己黄芪汤的异名、别名等,如汉防己汤,黄芪防己汤,木防己汤等。将与防己黄芪汤相关的古籍、方剂主治、方药组成、制法服法等进行记录统计,建立原始资料信息库。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1912 年以前的古籍文献;(2)有关于防己黄芪汤明确记载的古籍;(3)涉及防己黄芪汤的组成、主治病证、用药剂量、药味炮制、煎服方法等信息的文献。
1.2.2排除标准(1)仅检索到方名而信息不全者;(2)不同医学著作中重复出现的文献。
1.3 数据规范
(1)文本录入以原文记载为准,原则上不做修改;(2)病症类术语进行同义词规范,如周身疼痛(一身尽痛、身痛),关节烦疼(骨节烦疼),恶风(淅沥恶风),身重(一身尽重),难以屈伸(不能屈伸),表无他证(表无他病),腰以下疼重(但下重)等;(3)药物别名、用量等内容不进行相关规范及转换,如实记录药物名称;方中用药剂量以原始记载为准,不进行古今剂量折算。
2 结果
经数据库检索、初步筛选后获得古代文献有效数据310 条,涉及中医古籍115 种,涉及医经类、诊法类、本草类、方书类、伤寒金匮、温病等。防己黄芪汤最早见于东汉《金匮要略》,按朝代分析,汉、金、西晋、唐、宋、元、明和清及朝代不详的古籍分别有1、1、1、2、11、5、27、60、2 本,另外日本的相关古籍有5 本,可见在明清时期该方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2.1 历史源流
防己黄芪汤在中医古籍中被多次收录,大都辗转传抄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书中两处记载防己黄芪汤,原文[2]“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载:“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主之。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药后当虫行皮中,从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另一处“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载:“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此后中医一些常见经典古籍均对其有明确记载,如《外台秘要》《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活人事证方后集》《圣济总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医灯续焰》《证治准绳》《成方便读》等,其方剂组成与仲景方相同,主治病症除风湿、风水外,还用治痹、皮水、虚劳等。明清时期对其方证论述达到顶峰。
2.2 别名
防己黄芪汤又名防己汤、黄芪防己汤、木防己汤等。防己汤之名见于《脉经》。木防己汤之名见于《外台秘要》,该书多处记载木防己汤,但实为同名异方,其中仅一方之组方与《金匮要略》相同,主治病证描述有所差异,原文记载为:“风水脉浮,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但下重,故知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木防己汤方。”汉防己汤之名见于《世医得效方》记载汉防己汤“治风温,脉浮身重,汗出。”其组方与该书所载防己黄芪汤方相同,药物用量上黄芪减半至2 两,且为蜜炙。《伤寒绪论》明确记载“防己黄芪汤一名汉防己汤”,用于“治风湿关节烦疼,脉浮汗出”。黄芪汤、黄芪防己汤之名分别见于《伤寒总病论》《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其组方均与《金匮要略》相同,而《伤寒总病论》对本方熟为君药的见解不同,认为黄芪为君药。见表1。防己有汉防己、木防己之分。明清前本草记载的防己、汉防己、木防己即有同物异名,也有同名异物现象,名称上较为混淆[3]。现代认为二者均有祛风除湿利水之效,然汉防己偏于利水,主治病在腰以下者;木防己偏于祛风,主治病在腰以上者[4]。
表1 防己黄芪汤方别名统计
2.3 用药剂量分析
防己黄芪汤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涉及药味较少,在《金匮要略》中防己黄芪汤共含6 味中药,包括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鉴于历代的用药计量单位的差异,本文遵照原文如实记录,不进行度量衡规范及转换。组方剂量(仅录入频次≥5 次者)见表2。在有方药组成的数据中,防己、黄芪2 味药用量基本一致,防己用量最大,黄芪稍次之,其次为甘草,其用量大于白术,生姜大多为4 片,大枣1 枚。
表2 防己黄芪汤药物用量及频数分析表
2.4 药物炮制方法及制法服法分析
通过详细分析有药物组成记载的文献数据,发现古代文献中对防己黄芪汤方中单味药物的炮制信息记载较少,大多数医家未明确记载其炮制方法。在有记载的数据中,共5 条记载防己的炮制方法,其中4 条为酒洗,1 条为去芦;14 条数据记载黄芪为去芦,其余少于5 次的数据记载有蜜汁、炙、酒拌、生芪皮, 由于黄芪最早炮制方法为南朝宋时的蒸制,蜜炙法是在宋代才产生的,故推测张仲景所用黄芪应为生黄芪[5];50 条数据记载甘草为炙,8 条为炒;对白术炮制方法有记载的仅5 条,分别为姜汁拌、去芦、炒、生晒术、冬白术;生姜仅三处数据分别记载其为拍碎、鲜生姜、姜汁拌;大枣多为擎、劈破。记载防己黄芪汤药材前处理制法的数据共47条,具体为剉麻豆大22条,咀7条,剉、剉散、剉末、剉细、剉碎分别有5、5、1、1、1 条,粗末为4 条,细切为1 条。归纳总结分析得该方药材前处理应粉碎为较小的饮片粒度,更易于各药味中药理活性成分的溶出。
经典名方的煎煮制法分析是现代方剂研究的重中之重,根据古方对防己黄芪汤的记载,制法大多为水煎,其制法多遵从仲景原文“水盏半,煎八分”,共出现22 条,“水一盏半,煎至八分”有7 条,“水盏半,煎至七分”有4 条。但是由于不同朝代,其水的剂量折算不同,需以《金匮要略》为主要指导,参考后代对该方的制法的发展以进一步研究该方的现代提取方法。明确记载的防己黄芪汤具体服用方式的条文较少,有温服、热服、稍热服、空服、不拘时服,分别为27、6、1、1、2 条。由此可见本方以温服为主。服用次数记载有良久再服、日二服、日三服,分别为19、2、3 条,可见该方多分两次服。
2.5 服药后的反应及服药禁忌
医家张仲景详细叙述了服药后的反应和护理,服后如“虫行皮中”,“腰以下冰”,并令其服药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后世也大都延用张仲景的说法。对于其服药禁忌,其原方并未涉及,仅《外台秘要》中记载其服药后当“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但后世对此少有提及,其意义有待探讨。
2.6 主治病证
通过对防己黄芪汤临床症状的归纳,对其主要的治疗病症进行分析统计后可得,汗症出现次数最多,包括汗出82 条,自汗25 条,头汗出9 条。恶风92 条。共85 条数据与身重相关,包括腰以下疼重、但下重、上轻下重、腿脚浮重等。结合文献统计可得,有关身疼痛的相关记载共33 条,原文包括身痛、一身尽痛、周身疼痛、关节烦疼、关节疼痛、关节沉痛、骨节烦疼。涉及身肿的描述共36 条,包括肿及阴、腰脚浮肿、脚膝浮肿等。其余症状按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难以屈伸,麻木,不渴,状如历节风,喘满,脐下连脚冷痹,分别为18、6、5、4、4、2 条。涉及脉象的记载共93 条,其中单脉“脉浮”86条,“脉缓”2 条,复脉“脉沉而细”2 条,“脉浮紧细”3 条。综上可知,历代医家对该方的舌象描述无明确记载,主要是针对临床症状记载较多,故在治疗时应通过临床症状辩证施治,灵活运用,不必一一对应,只要符合其主要病机,即可作为应用防己黄芪汤的重要依据[6]。
2.7 加减用药
防己黄芪汤使用范围相对较窄,因此对防己黄芪汤加减方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中防己黄芪汤加减方收纳标准为以原方相似度≥50%,相似度计算公式为:相似度=处方中原方药味数/(原方药味数+增加药味数)[7]。分析结果见表3。唐宋年间,许多医家受防己黄芪汤益气利水思想的启迪,以防己黄芪汤为基本方灵活化裁多个方剂,应用于皮水、风寒湿痹证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宋代以后本方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常化裁于单纯里虚而无表虚情况的水肿证,如脾虚、虚劳等[8]。
表3 防己黄芪汤原方加减用药情况分析表
2.8 历代方证补充
《金匮要略》中防己黄芪汤相关的条文有两条。一条论及防己黄芪汤主治为“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另一条论及防己黄芪汤主治“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二者仅“水”与“湿”一字之差,病虽不同,但表虚卫气不固的病机相类。自仲景创制防己黄芪汤以来,由于其组方合理,用药精练,临证疗效卓著,所以被后世医家视为补气利水祛风之代表方[9]。后世医家在对防己黄芪汤的应用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根据古代文献数据统计,除了风水及风湿病外,防己黄芪汤还可应用于汗证、风寒湿痹证、水肿、夏月湿热、痰饮湿热等。另外,还可用于失治误治后的病症,如“误汗风温,防己黄芪汤救之”“谵语用防己黄芪汤救之。”
3 讨论
通过对防己黄芪汤古代文献系统分析发现历代医家已从多方面对其拓展应用。其首见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世医家、医籍对防己黄芪汤的引用、论述多是对《金匮要略》中所载方发挥,基本遵从《金匮要略》中组方、用量、主治病证、制法服法等的原始记载。本文整理了不同时代防己黄芪汤的古籍文献资料,由源及流,总结和归纳了防己黄芪汤的历史源流、别名、加减用药、药物剂量、制法服法等,对临床选方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主要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防己有汉防己、木防己之分,以现有的文献计量学统计,无法考证各个朝代组方中防己的具体种类;(2)方药及水的用量未进行古今折算。古今用药剂量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方剂,由于古代度量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使得其剂量在数字上与现代差异很大,因此对药物及水的剂量单位换算是有必要的;(3)对该方药物炮制、道地性等信息分析较少,如其饮片粒度具体大小、如何“去芦”“酒拌”等,需要进一步研究;(4)数据的分析仅限于出现频数较多的数据,低频率数据探讨较少;(5)对该方所涉及的病名及证候未详细研究;(6)对其药味加减及其配伍用量的研究不够完善;(7)在方证分析方面,通过文献整理研究认识到的还远远不够。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需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对文献中的计量单位与现代计量单位进行换算,以便分析其药物剂量与主治病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相关著作,对其煎煮制法进行详细研究,以期对现代中药制剂的研究提供指导意义。对原方加减进行分类统计,统计其加减药味、出现频率及加减药物配伍用量等,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另外,应结合专家的分析意见,进一步探讨方证研究的诸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