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语文作业的多样化设计
2022-04-27朱晓丹
朱晓丹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符合“双减”政策下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为使学生的减负工作落到实际工作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
一、积累性作业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旗帜鲜明地提出“少做题,多读书”的主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经过漫长的知识积累,运用时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此类型的作业除了较常规的课内字、词、句、段、古诗词积累外,还包括学生在遣词造句中思绪的飞扬、意境的诗化、心灵的净化、感悟的升华。如让学生记读书笔记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录本,每天阅读一篇文章,将优美的词、句、段摘录下来,并写出点评或心得体会。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可以集中交流读书心得,或欣赏写得好的读书笔记。故事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项目,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积累得以充分体现。通过这些交流互动,让积累的价值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同时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会更高。再如讲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又将鲁迅的《朝花夕拾》介紹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后作为欣赏作业阅读,使学生对鲁迅的散文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到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加之小学没有系统地介绍阅读方法,所以很难静心去研读《朝花夕拾》,其实这一方法也为将来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从而更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将学生的减压减负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二、趣味性作业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处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如学习了《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上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再如在学了《春》和《济南的冬天》之后,学生对写景大有兴趣,教师可适机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写景散文,届时布置每个学生给自己的家乡或者校园写一段写景描写,并开展一次写景鉴赏大会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武林大会”上给每个展示自己作品的同学加以点评,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思维活动始终处于兴奋、活跃之中。教师设计作业时,一定要针对学生特点,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地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其实这些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更关键的还能使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的把握以及其他题型的掌握更加到位,从而使知识点的落实更加到位,从而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三、实践性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当代社会的信息化、开放性、实践性、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等特点,又使语文教育中的实践性作业布置成为必然,因此,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新课程的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让课堂知识和书本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让作业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贴近学生生活领域,要体现实践探究,用到实践中去。如教学专题《文学部落》,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带领学生把平时的所看的经典名著、历史故事等进行归类整理、分析,从那些用词简练、生动活泼的语言中汲取营养,而对那些夸大其词,故弄玄虚的语言和故事予以批判,并且结合之前和学生谈及的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来培养学生生的辩证思维。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而生活又是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因此语文作业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不同生活经验、个体差异,通过设计作业,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自然,走进社会,通过观察、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体验生活,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四、探究性作业
新课程理念更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作为语文老师,都能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语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这时如果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学习了《老王》,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在老王死了之后,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写一段“我”的心理描写。学习了《最苦与最乐》后,还可以展开辩论会,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学习和生活中的苦与乐。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指明探究的方向,并提供研究的时间、空间与方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同时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更是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初步养成,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
五、差异性作业
人们常说:“十指伸出有长短。”更何况是五十多个学生呢?每个人的家庭教育、接受能力、学习基础都是不同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给学生们分层布置作业,帮助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例如课后抄写生字词这项作业,我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任意写几遍,要求只要会默写就可以了。学生为了达到少写的目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为了达到会写的目的,学生会自觉采取更巧妙的方法,从而提高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自主作业是让学生变换角度,使他们从被动变为主动,更使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得以提升。再如教学《小石潭记》时,我根据我班实际情况,必做题是:背诵课文及重点词句的注释和翻译。选做题是:①在背诵的基础上,适当想象,用现代汉语将文章扩写成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现代散文。②课外和郦道元的《三峡》做比较阅读,探究各自的笔法、情趣、心绪等方面的异同。中等以下的同学完成必做题就行,中等以上的同学除完成必做题以外任选其一。这样分层作业,有难有易,既让后进生、学困生能“吃得了”,又让优等生“吃得饱”,照顾到了各个层面的学生,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易于接受,而且也使他们认识到作业对他们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优化语文作业设计,转变过去那种机械、枯燥、重复的作业形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作业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外作业观亟须转变,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利用语文学科特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好课后作业,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使课后作业成为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