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施氮肥对设施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2022-04-26郭润泽王艳群孙坤雁彭正萍姚培清门明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铵态氮硝态氮素

郭润泽,杨 扬,王艳群,孙坤雁,彭正萍,姚培清,谢 彬,门明新

(1.河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 保定 071001;2. 青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沧州 062650;3. 张北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张北 076450)

我国设施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占蔬菜总量的21.5%、30.5%和62.75%,菜农对设施蔬菜的管理经常采用传统种植方式,导致设施种植资源利用率和蔬菜产量不高[1]。据调查,目前设施黄瓜生产中存在施肥过量、养分不平衡、肥料利用率低、果实品质变差等问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设施土壤性状逐渐变差[2]。连续高氮投入易造成设施土壤氮素供应偏高,当季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逐渐消失[3]。连续过量施氮肥,使得土壤孔隙增加,加剧氮素淋失[4],刺激土壤硝化作用[5],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土壤保氮能力,在增加肥料成本的同时也不利于蔬菜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提高[6],降低肥料利用效率[7-8]。2015 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十四五”期间科学施肥仍是农业部门的重点研究工作。

我国设施蔬菜需要合理施用化肥,研发区域适宜性强的设施蔬菜化肥施用技术,保持优良的水土环境,降低水土流失风险,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意义重大。目前关于设施蔬菜水肥技术的研究较多,有学者研究了优化施肥下设施菜地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变化[9],有机肥施用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10]、温室土壤硝态氮和盐分的变化[11]。不同氮处理对温室蔬菜品质的影响[12-13],氮肥抑制剂减排温室气体的规律[14]等。这些研究结果在不同区域的各类设施蔬菜上均会有差异。本研究针对河北省设施黄瓜生产中存在的施氮肥过量、氮肥效率低、氮素损失严重、果实品质变差等问题,在田间原位试验条件下,设置6 个处理:农民习惯施氮肥(N1)、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10%(N2)、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N3)、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30%(N4)、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50%(N5)、不施氮肥(N6),研究不同氮肥减施处理对设施黄瓜产量、品质、土壤氮素转化、氮肥利用的影响,为研究区域设施蔬菜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本试验于2020 年5 月15 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北店乡林水屯村的立中蒙养农场,北纬38º42',东经115º25',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2 ℃,年均降水500 mm。供试黄瓜为‘硕源先锋517’。供试设施棚龄5 ~6 年。供试土壤为壤质潮土,0 ~100 cm 土壤基础理化性状见表1,该棚室一直种植瓜果类蔬菜。黄瓜生产期间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12%)、硫酸钾(含 K2O 50%)。

表1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状Table 1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tested soil

1.2 试验设计

采用田间试验法,设6 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施氮肥(N1,900 kg/hm2)、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10%(N2,810 kg/hm2)、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N3,720 kg/hm2)、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30%(N4,630 kg/hm2)、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50%(N5,450 kg/hm2)、不施氮肥(N6,0 kg/hm2),各处理除了氮肥不同外,磷钾肥均一致,P2O5、K2O 施用量分别为450、1 200 kg/hm2,每个处理23 m2,重复3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中不同肥料混好施入土壤。各处理的氮肥40%、磷肥全部和钾肥的40%均作为基肥施入,其余60%氮肥和60%钾肥分6 次(每次各10%)施入,结合灌水,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除施肥外的其他管理措施均按照当地习惯进行。5 月30 日将适龄穴盘苗定植于设施大棚,8 月31 日收获完成。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土壤指标 在初瓜期、末瓜期采集土壤样品,每20 cm 1 层, 采 样 深 度 为100 cm。 用2 mol/L的KCl 溶液浸提过滤后采用Smart Chem200 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测定土壤样品中NH-N 和NO-N含量[15]。

1.3.2 黄瓜产量和品质 从初瓜期至末瓜期,每小区选取6 株具有代表性的黄瓜植株,做标记,记录黄瓜总数量和收获总重量,按种植面积折合产量。

在盛瓜期,分别在每小区随机挑选出代表性的黄瓜果实3 根,粉碎打汁后,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 含量;采用便携式硝酸盐反射仪测定硝酸盐含量[16]。

1.3.3 氮肥效率计算[17]氮肥生产效率(kg/kg)=果实产量/纯氮施用量;

氮肥农学效率(kg/kg)=(施氮区果实产量-不施氮区果实产量)/纯氮施用量。

1.3.4 0 ~100 cm 土壤氮素平衡计算方法[18]氮表观损失=(施氮量+初始氮累积+矿化量)-(作物吸氮量+残留氮累积);

氮盈余量=总输入氮-总输出氮+残留氮累积量;

初始氮累积指未施肥前土壤各土层无机氮累积量之和;残留氮累积指黄瓜拉秧后各土层无机氮累积量之和;矿化量:根据不施氮区作物吸氮量与试验前后净变化估计,矿化量=不施氮区作物吸氮量+不施氮区残留氮累积量-不施氮区初始氮累积量;作物吸氮量测定:取定量植物样烘干后粉碎,用浓H2S04-H2O2消解,采用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全氮含量,本试验计算作物吸氮量取黄瓜茎、叶、瓜3 部分之和。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相关图表绘制,使用SPSS 22.0 软件(Duncan)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减施对设施黄瓜产量的影响

由表2 结果可知,N1 ~N5 处理的瓜条单瓜重、瓜长、瓜粗及产量分别高于N6 处理5.50%~46.88%、21.72% ~31.86%、33.44% ~50.64%、31.15% ~42.49%。与N1 相比,N2 的单瓜重、瓜长、瓜粗和产量均没有显著变化;N3 的单瓜重、单瓜长和产量分别显著增加20.26%、8.0%、34.62%;减氮30%以上(N4 ~N6)处理的单瓜重、单瓜长、单瓜粗和产量分别降低5.73%~17.83%、0.34%~18.12%、7.15%~32.49%、6.08%~37.55%。说明施氮肥比不施氮肥处理的黄瓜产量明显增加,在农民习惯施氮肥的基础上,随着氮肥减施黄瓜产量呈先升再降的趋势,氮肥用量减少20%以内不会降低黄瓜产量,且瓜条性状更好;但当减氮30%以上时黄瓜产量开始逐渐降低。

表2 氮肥减施对设施黄瓜产量性状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nitrogen reduction on yield characters of greenhouse cucumber

2.2 氮肥减施对设施黄瓜品质的影响

氮肥施用量对黄瓜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硝酸盐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如表3 所示,与N1 相比,N3 的瓜条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其中Vc 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8.34%、8.19%,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26.21%;N3 ~N5 的瓜条硝酸盐含量降低1.76%~30.68%,其中N5 显著降低30.92 mg/L。与N6 比,N1 ~N4的黄瓜Vc、硝酸盐含量分别提高8.66%~18.08%、13.65%~30.59%;N1 ~N5 的黄瓜可溶性蛋白含量提升32.77%~110.92%;N1、N3、N4 的黄瓜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2.88%~56.78%。可见,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改善黄瓜品质,但过量施用氮肥黄瓜品质变差,尤其是增加黄瓜硝酸盐含量,本试验中在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30%时黄瓜品质更佳。

表3 氮肥减施对设施黄瓜品质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nitrogen reduction on greenhouse cucumber quality

2.3 氮肥减施对土壤铵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初瓜期,同一土层,随着氮肥减施量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逐渐减少,各处理间铵态氮大小顺序为:N1>N2>N3>N4>N5>N6;0 ~100 cm 内 随 着土壤深度增加铵态氮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S”型变化,增加的拐点在40 ~80 cm。与N1 相比,0 ~20 cm、40 ~60 cm 土层,N2 ~N5 的铵态氮分别降低5.38% ~10.75%、0.60% ~16.14%。与N3 相比,20 ~60 cm 土层的N4、N5 铵态氮含量降低5.73% ~10.94%;80 ~100 cm 土层N1、N2的铵态氮提高11.04% ~14.03%。N1 ~N5 各土层的铵态氮均高于N6,与N6 相比在0 ~20 cm 土层N1 ~N5 铵态氮含量高出0.92 ~1.52 mg/kg,80 ~100 cm 高出0.45 ~1.16 mg/kg。

末瓜期,不同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同一土层,随着氮肥减施数量增加土壤铵态氮逐渐减少,有N1>N2>N3>N4>N5>N6,N6处理的铵态氮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各处理铵态氮变幅为1.34 ~4.88 mg/kg;铵态氮含量在0 ~40 cm 较高。与N1 相比,0 ~100 cm 各土层N2 ~N5 处理铵态氮分别减少0.29 ~1.02 mg/kg、0.2 ~1.42 mg/kg、0.45 ~1.29 mg/kg、0.24 ~1.11 mg/kg、0.15 ~1.05 mg/kg。说明除植物吸收外,部分铵态氮随灌溉淋溶到深土层,施氮量过高导致铵态氮在土壤中各层残留增加。

根据图1 可知,末瓜期各处理各土层铵态氮含量均低于对应土层初瓜期铵态氮含量,土壤铵态氮含量随黄瓜生长发育逐渐降低,0 ~100 cm 土层末瓜期各处理铵态氮含量较初瓜期降低幅度为0.28 ~2.17 mg/kg。

图1 氮肥减施对土壤铵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Fig.1 Effect of nitrogen reduction on NH-N of soil

2.4 氮肥减施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由图2 可知,末瓜期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均小于初瓜期。初瓜期,0 ~100 cm 内随着土壤深度增加硝态氮呈先减少后增加又减少的“S”型,但增加的拐点在60 ~80 cm,各土层硝态氮变幅为20.38 ~47.16 mg/kg。同一土层,随着氮肥减施数量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减少,呈N1>N2>N3>N4>N5>N6 的趋势。土壤硝态氮主要集中在0 ~20 cm 和20 ~40 cm;与N1 相比,0 ~20 cm、20 ~40 cm、40 ~60 cm、60 ~80 cm、80 ~100 cm 土层N2 ~N5 土壤硝态氮分别减少1.63 ~13.87、0.94 ~ 7.03、3.60 ~ 7.09、1.89 ~ 5.43 、4.05 ~5.72 mg/kg。N3 处 理 中,0 ~20 cm、60 ~80 cm 土层硝态氮含量较N4、N5 分别提高4.52%~24.66%、4.34%~5.49%。说明黄瓜生长初期,土壤硝态氮含量集中在土壤表层,施氮量越高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积累越多,这与铵态氮表现趋势一致。

图2 氮肥减施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Fig. 2 Effect of nitrogen reduction on NO-N of soil

末瓜期,随着植物吸收和土壤氮素转化,各处理在不同土层硝态氮含量比初瓜期整体降低。同一土层,随着氮肥减施数量增加土壤硝态 氮 逐 渐 减 少, 有N1>N2>N3>N4>N5>N6,N6 处理的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均低于其他处理2.30 ~11.18 、3.64 ~11.64、2.47 ~11.56、3.73 ~ 10.46 、3.93 ~11.44 mg/kg,N1 处 理各土层深度的硝态氮含量均大于其他处理。与N1 相 比,0 ~100 cm 各 土 层N2 ~N5 处 理硝 态 氮 分 别 减 少2.83 ~8.88 、3.80 ~8.00、4.93 ~9.09、4.53 ~6. 73、4.55 ~7.51 mg/kg。0 ~60 cm 土层硝态氮含量各减氮处理间(N2 ~N5)相差较大,60 ~100 cm 土层硝态氮含量减氮处理间(N2 ~N4)相差不大。说明黄瓜生长后期,随着植物吸收,部分硝态氮随灌溉淋溶到深土层,施氮量过高导致硝态氮在土壤中各层残留增加。

2.5 氮肥减施对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表4 表明,施氮水平对黄瓜氮素表观损失有重要影响。氮素输入主要来自施入氮肥,化肥氮占总输入量的55.99%~71.79%。氮素输出中土壤残留氮的累积占比最多为78.56%~82.47%。从作物吸收来看,随着施氮量减少植物吸收氮呈先升后降趋势,N2 和N3 处理植物吸收氮素较多,比农民习惯施氮肥的N1 处理提高10.97%、3.01%,N5 处理吸收最少。随着施氮量减少收获后土壤中残留氮累积量逐渐降低,N1 收获后的土壤氮素残留最高,较N2 ~N6 提高66.16 ~196.10 kg/hm2。土壤—黄瓜系统中的氮素表观损失随减氮量增加而减少;N5 表观损失量最小,较N1 降低290.34 kg/hm2,说明造成土壤氮素表观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施肥量大。收获后土壤中无机氮残留累积量在土壤氮素中有重要地位,氮盈余与无机氮残留量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随减氮量增大氮盈余量减少,与N1 相比,N2 ~N5氮素盈余量降低101.35 ~427.74 kg/hm2。说明合理减少氮肥施用,有利于减少氮素损失,降低土壤氮盈余量。

表4 氮肥减施对氮素损失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nitrogen reduction on nitrogen loss

通过计算,N1、N2、N3、N4、N5 氮肥生产效率分别为71.56、81.21、92.55、96.01、118.31 kg/kg,5 个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分别为26.87、31.56、36.69、32.17、28.93 kg/kg。与N1 相比,N2 ~N5氮肥生产效率显著提高13.49%~65.33%,N5 的氮肥生产效率最高;N2 ~N5 氮肥农学效率显著增加7.68%~36.54%,N3 的氮肥农学效率最高。

3 讨论与结论

过量施入氮肥不仅造成设施蔬菜减产,而且品质下降[19]。蔬菜果实品质与肥料投入呈正相关,一定阈值后呈负相关[20]。研究表明,优化施肥施氮488 kg/hm2后黄瓜果实的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分别提高39.6%、29.3%、17.7%,硝酸盐降低20.6%[21]。本试验中与农民习惯施氮肥比较,在减氮20%以内时(N2 和N3)黄瓜产量较高增加1 375 ~2 230 kg/hm2,N3 的黄瓜V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分别增加8.34%、8.19%、26.21%,硝酸盐降低1.76%。

过量施氮使土体无机氮残留和氮表观损失均显著增加,加剧土壤氮素累积,增加氮素污染风险[25]。减氮处理可有效降低土壤氮盈余及潜在面源污染风险。据报道,多年设施土壤硝态氮含量大幅度提高,生产中水肥过量氮素淋溶量过高[22],种植期间总氮流失量随着施肥量减少而降低,施肥量与肥料氮素流失密切相关,减少施氮量是控制菜地氮素流失的重要方式之一[24]。徐捷[23]表明减氮20%~40%时甘蓝的氮素利用率高于常规施肥41.34%~74.39%。寇长林[26]在设施番茄试验得出优化施氮肥500 kg/hm2比农民习惯施肥的土壤硝态氮积累量降低43.35%,表观氮损失降低42.20%。王亚玲[27]在黄瓜试验中表明进行适当减氮处理可提高氮磷钾的农学效率。本研究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最高值均出现在表层,随施氮量增加土壤各层残留硝态氮和铵态氮均增加,向深层移动的硝态氮和铵态氮也增加,N2 ~N5 处理残留氮累积量虽比不施氮肥处理增加58.71 ~129.94 kg/hm2,但远低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N1)残留氮累积量。N1 处理的氮盈余、氮表观损失比N2 ~N5 分别多8.81% ~37.19%、5.31% ~43.77%,随施氮量增加,向下层淋洗量也较多。减氮处理中N2、N3 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较高,这是促进其氮素转化和吸收利用的主要原因,该处理的黄瓜产量也较高,与N1 相比,N2 ~N5 氮肥农学效率显著增加7.68%~36.54%,N3 的氮肥农学效率最高。

综上,在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以内时,可以控制设施菜地氮素有效转化、促进吸收和利用,提高黄瓜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减少氮素淋溶和表观损失;同时考虑经济效益,以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效果和效益较佳。

猜你喜欢

铵态氮硝态氮素
离子型稀土尾矿深层土壤剖面铵态氮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河北太行山山前平原葡萄园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及影响因素
锰离子对引黄灌区不同质地土壤铵态氮吸附影响
不同产量潜力小麦品种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差异
硅基膜材缓控释肥在红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施氮水平对油菜生育后期氮素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不同质地土壤铵态氮吸附/解吸特征
不同盐碱化土壤对NH+4吸附特性研究
不同类型氮组成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体系中氮转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