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野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三重审视
2022-04-26贾蓉 姜蓓佳
贾蓉 姜蓓佳
摘 要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客观选择。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现阶段劳动教育中存在劳动教育认知狭隘化、劳动教育实施表面化、劳动教育理解片面化等异化现象。立足劳动教育开展的价值基点,要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从技能训练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上实现从谋生工具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在价值情感上实现从平凡劳动到创造美好人生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树立德技并修、面向全面发展的高职劳动教育理念,进行育训结合、面向价值实现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构建知行合一、面向精神涵育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等实践举措,持续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创新。
关键词 劳动教育;异化劳动理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07-0029-07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手段[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目标导向,细化劳动教育开展的目标方向和实施路径,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发展遵循[2]。纵览相关实践及已有研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还存在着认知缺位、核心不明、流于形式、体系不畅、效果不佳、评价单一等问题[3][4],距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亟待运用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去剖析解决这些问题。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为高职院校开展好劳动教育提供了思维范式。“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批判国民经济学劳动观点时提出的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首次提出。马克思吸收和发展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劳动价值的基本观点,对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劳动者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劳动本身的异化、人与自己类本质①的异化[5]等内容的表现影响进行了阐释与论证,为如何回归劳动本源明确了思考方向。本研究基于异化劳动理论批判审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剖析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根源性问题,为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提供理论启示。
一、价值维度:异化批判视野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认识误区
《意见》中提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6],这正是异化劳动结果的具体表现。综合分析现阶段劳动教育暴露出的问题,大多也体现为劳动关系的综合表征或延伸,如劳动教育的认知定位不够清楚,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学生鄙视劳动、缺乏奋斗精神等。运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剖析劳动教育的价值维度,有助于高职院校找准问题根源和有效解决问题的切入口,从源头上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施成效。
(一)价值遮蔽:劳动教育认知的狭隘化
《意见》强调之一,在于突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7]。在现有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多从实用视角出发,简单地将劳动教育等同于物质生产活动[8],倾向于强调劳动所获物质财富的经济价值,对劳动过程与智力、道德、身体素质和审美开发等深层次关联,以及对于人类自觉自由本质实现的意义关注不多。马克思批判了“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现象,指出“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9]。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汲取和发展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把人作为感性存在”等思想理念的基础上,指出劳动是人的“有意识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10],“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1]。
认知狭隘化的直观影响是教育关注点的错位,将劳动教育窄化为谋生性生产教育,片面追求劳动教育形式和关注技术维度的劳动教育模式改良,却忽视了对劳动类本质的教育,“使人自己的身体同人相异化,同样也使在人之外的自然界同人相异化,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2]。对高职院校而言,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锻炼,还包括劳动情感、劳动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养成。现实中,由于教学传统和学生学习习惯的限制,教育设计者往往忽视包括劳动精神、劳动情感等在内的劳动核心素养,转而关注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窄化了劳动在人的全面成长中作用的发挥,忽略了劳动对于人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的实现过程。这种窄化不仅与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初衷相背离,也不利于青年持久稳固的劳动情感与劳动价值的形成。
(二)有劳无教:劳动教育实施的表面化
《意见》强调之二,在于突出教育规律在劳动教育实施及劳动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手脑并用”“强化实践体验”[13],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过程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这是“劳”和“教”辩证统一的鲜明阐釋,也是培养现代化劳动人才的必要环节。事实上,由于理念、经费、资源、保障等内外因素的限制,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容易陷入“重劳轻教”、甚至“有劳无教”的思维误区[14],过分强调了简单体力劳动的价值发挥,以单向度技能训练代替劳动教育实践,忽视了对学生劳动素养、创造能力的培育,使劳动教育的教育性未能得到很好发挥。这种简单将青年物化为“技术人”的表现,正是劳动者同劳动异化的一种表征。
马克思特别指出了这种异化的危害,“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15],生产出“一个同劳动疏远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16],这种关系会使青年学生“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17],甚至将劳动看作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18]。这与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相背离。热爱劳动是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前提,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是高素质劳动者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扭转劳动教育表面化的思维误区,将素养训练与技能传授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重视青年劳动情感的引导和培育。要通过劳动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不只是单纯的、重复的体力过程,更是求知欲、创造力、想象力等人的类本质属性的激发实现过程,教育引导青年在补齐技能短板和认识短板的基础上,实现由“重复劳动”到“创造劳动”的认知变迁。
(三)误解劳动:劳动教育理解的片面化
《意见》强调之三,在于突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青年劳动理念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通过劳动教育帮助青年“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19],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理念。这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点,也是劳动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遗憾的是,尽管多数高职院校都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但不论是教育从业者还是学生本身,往往都忽视了劳动的审美性和神圣性,将劳动教育矮化为“脏的、苦的、累的”活动。有的课程将劳动教育贬低为单调无趣的体力活动,认为学生在工厂、农田里“出汗”了就等同于劳动教育,有的实践环节割裂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20],片面将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还存在将劳动作为规训和惩罚手段的情况。这些行为本身都是将“简单的体力活动与消极的价值相联系”,也即马克思指出的劳动本身的异化。
马克思指出,由于劳动者“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21]。这与劳动教育的培养目的相背离,也并不是现实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事实上,劳动教育不是某种体力的深化或简单技能的复制,而是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现。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22],同时“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3]。因此,马克思用“审美性生产”[24]来形容劳动,揭示了劳动的二重性内涵,并引申出“劳动生产是人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掌握,同时也就是人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25]。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管理者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在开展具体教育的同时,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认识引导,加大对“审美性生产”的内涵解析,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正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体现”,引导其对平凡劳动背后的深刻寓意的思考,既是“劳动创造世界”的过程,也“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并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自由创造过程中体悟劳动本身蕴含的审美性与神圣性。
二、现实维度:异化批判衍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对“限制人的自由,剥夺人的劳动条件”[26]进行深刻揭露的同时,也从行为逻辑上提供了“解放人、复归人的本质路径”[27],并由此衍生发展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基本论点,为劳动教育在现实维度的开展实施提供价值基点,即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回归,实现“生成人的属性、实现人的自由本质”[28]的启蒙。因此,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劳动的价值功能和人的类本质属性出发,扭转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思维异化,紧扣《意见》目标要求,在思想认识上更加重视劳动教育的全属性②意义,在教育手段上更加强化劳动理念和劳动情感的培训锻炼,引导学生对劳动本源和劳动审美进行深度思考,帮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悟劳动对于人的类本质属性实现的重要意义。
(一)教育理念:从技能训练到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什么人,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要务。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决定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把类型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创造物质财富的产业需求”与“培育人文精神的教育需求”于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29],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映射。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劳动创造物质和劳动涵育精神的价值内涵,为实现由技能训练向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块设计转换指明了方向。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是具有双重塑造特性的实践活动。在主体层面上,劳动塑造着劳动者“自身的自然”;在客体层面上,劳动塑造着“身外的自然”。劳动者在通过劳动塑造客体的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发展与解放,劳动在满足个体生存需要的同时,也蕴含着人类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的主体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精神发展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从异化批判和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设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从培养熟练工人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转换。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具有决定人存在和发展的本体性意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将劳动教育与日常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和教育体系的整合重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推动思想引领与技能训练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践行劳动双重塑造性,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过程中感知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身体力行、服务实践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在团队协作、攻坚克难过程中养成劳动纪律与劳动素養,把握“劳动体现着人的价值、表征着人的生存意义”的内涵本源,在知识与技能、动手与动脑完美结合中强化自我意识和价值,实现青年学生情感、认知、素养与技能的共同成长。
(二)教学设计:从谋生工具到自我价值实现
如何组织教学,是劳动教育实施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30]。这是因为劳动不仅涉及经济学意义上的物质生产,同时也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人的生产。劳动产品对于劳动者而言,除了是谋生性或工具性的存在,也是按照劳动者意志进行社会生产和创造的过程。劳动者在对自然界进行“塑造”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类本质属性得以实现,生成存在意义上的人的独立自主人格。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31]。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础需求,当人的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人就会追逐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需求,这与马克思的“劳动与自由”观点不谋而合。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主观意图、思想认识与身体掌握工具进行客观活动的有机统合,劳动为人的自我实现创造基础,自我实现是劳动教育开展的最终旨归。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系的连接点和交汇点[32]。现有诸多实践都证明,劳动自身的发展可以促进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在劳动生产扩大的复杂进程中,艰苦奋斗、求真创新等劳动素养得以树立,在参与劳动和创造生产的过程中,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等不良习惯得到矫正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促使着青年学生在意识和情感上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因此,深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准确理解劳动教育的全属性教育机制,把握劳动教育对于经验性、先进性、前置性等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心地位,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课程的掌握,搭建完善并与之相适应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劳动教育锻炼学生体魄,实现学理技能与强健身体的有机统一,以劳动教育深化青年学生对于实践应用的认知理解,使劳动者在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的劳动中获得自我确证,促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劳动生产有效联动,帮助学生实现综合核心素养与学业能力的齐头共进,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目的。
(三)价值情感:从平凡劳动到创造美好人生
如何培育劳动情感,使自觉劳动成为青年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劳动教育成效持续稳固的关键。《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33],正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意义所在。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是人类本质实现的活动过程,也是生命创造性和自由意识活动的结果,“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人不仅像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34]。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到,随着劳动对象的扩大,人们的审美从劳动工具、劳动成果等发展产生了舞蹈、音乐、绘画等事物。而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人们又升华了劳动的意义与内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人是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因此,脱离了劳动教育,很难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也谈不上帮助学生在对美的追求中形成稳固的劳动情感。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深化对于劳动审美的氛围营造,帮助学生明确“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35]。要在劳动二重性的灌输与阐释中,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人类个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审美观培养为基础,将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都吸引到普通劳动者身上,在身边人和身边事的研机析理中,认识到劳动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生活、创造美、创造美好人生,体悟蕴含其中的内心之美和精神之美,培养正确的劳动审美观。要注重学生在劳动创造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帮助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奉献之美、创造之美和奋斗之美,正确认识劳动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重大意义,感受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认同并固化“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理念,将传统观念中对技术的单纯追求升华为对创造美好人生的向往追求,使其在劳动实践中追求受益终生的劳动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发展维度:异化批判理论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自由的劳动既是人的本质,也是人的本质实现的条件”[36],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对“实现人的本质真正占有”[37]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的类本质属性、劳动生产关系和劳动二重性等的剖析,为异化劳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将相关启示应用于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对于解决现有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端正劳动教育工作理念、深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劳动教育服务保障支持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发展维度审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可以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出发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从适宜青年成长阶段和自我实现的视角设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步跟進教育师资、评价和配套措施,使学生能够在知识与实践、素养与习惯、意识与追求的过程中,实现从劳动技能到劳动素养再到劳动情感的升华,成长为时代需要的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一)德技并修:面向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理念转换
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点决定了必须充分尊重人的类本质属性,实现从技能训练到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转变。高职院校有着非常好的劳动教育基础,包括实训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等,都闪耀着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对标《意见》任务,还要求高职管理者从青年成长的现实出发,将传统教育中的劳动理念、模式和资源碎片整合,以系统性思维开展顶层设计,整体性、长远性、战略性设计劳动教育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并制订开展劳动教育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首先,从人的类本质属性实现的视角,将劳动教育从单纯的技能训练中解放出来。“劳动不只意味着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而且也因为劳动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8],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劳动技能的传授,也要深化对劳动关系和劳动素养的养成培育。考虑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受众的认知特点,需要紧扣“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39]的双向辩证关系,重点处理好技能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平衡,以大劳动概念整合课堂教育、教育实训与实践锻炼等环节,把握好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培育学生平等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创造观,破除误解劳动、矮化劳动的认识误区,使学生在“手脑并用”过程中理解劳动、认同劳动、开展劳动。
其次,从自由劳动的需求出发,突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自由劳动是调动学生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内驱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和涵育劳动情感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管理者要克服施教者的傲慢姿态、弱化传统的说教思维,通过教育培训体系的设计,让学生在自主、自为、自动、自律中锻炼独立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目标、方案主线和评价等教育边界的制定,为学生自由劳动的开展创造适量空间,让学生参与到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分工协作、评比总结等教育环节,充分调动其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兼具过程控制和整体评价的过程中保障劳动教育实效,在相对自由的劳动空间中实施自我教育、自我表现、自我欣赏和自我感悟。
再次,从全面发展的导向需求出发,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意见》的制定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培养方案的制定则是促进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有机贯通的实践路径。高职院校管理者要从应然和必然两方面把握劳动教育融入培养方案的意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于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求,正确认知劳动教育对于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建立包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思维在内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包括课程建设、资源配置、协作共享、管理考核、评价反馈、服务保障在内的劳动教育支持体系,推进基于劳动学习成果认定、积累的“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训练、顶岗实习、工学制度等有机结合,确保劳动理念与市场导向、企业需求和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有机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二)育训结合:面向价值实现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的育人特点决定了需要用好课堂载体,实现对学生综合劳动素质的培育引导。事实上,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劳动属性,劳动教育的逻辑要素也与专业教育的目标内核相通,并不存在因劳动教育开展而削弱或影响专业教育的情况。反之,劳动教育的思维导向能够将专业教学中松散零碎的理论实践教学串联起来,打通了青年学生的知行障碍,构建系统的、规范的理论实践课程教育体系。因此,高职管理者可以从“劳动二重性”的实践入手,深化劳动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结合院校特色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以“劳动+”思维优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探索“劳动+思政”“劳动+专业”“劳动+实训”等课程教育模式改革。
首先,“劳动+思政”的课程模式,在学理结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劳动本质。思想政治课程是涵育青年学生劳动情感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中的薄弱环节。劳动教育的引入有助于丰富理论课建设内容,以身边事、身边人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到的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想转变,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由“纸面”到“地面”。理论课的重点在于说服,“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内容以学生熟知的话语体系和授课模式娓娓道来,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劳动的情感、认知和行为认同,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体味“劳动体现着人的价值、表征着人的生存意义”[40],疏通“劳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的思想堵点。
其次,“劳动+专业”的课程模式,在做学合一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可劳动行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有着天然联系,高职劳动教育课程必须与专业教育紧密相连。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找好切入点或着力点,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课程大纲实施,有计划地开展劳动渗透教学。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在知识前沿和社会应用方面,有机增加劳动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积极推进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协调融合,帮助学生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实现劳动素养的同步提升。还要结合《意见》要求,因地制宜开设专题劳动课程,增加劳动通识教育、劳动法律教育、劳动历史观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等内容,持续增强规则意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帮助学生补齐劳动素养知识短板。
再次,“劳动+实训”的课程模式,在手脑并用过程中帮助学生认同劳动价值。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特点是理实一体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教育内容的认知理解。要将劳动教育与工程实训紧密结合,探索与“1+X”证书试点有机结合,发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积极邀请合作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教学设计,将岗位规范、企业文化和质量标准同人才培養目标和课程设计紧密结合,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工程实训方案,帮助学生提前感知企业文化、劳动品质等劳动素养。要以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开展为基础,指导企业教师有意识加强学生劳动情感、劳动价值的教育引导,帮助其认识理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本素养。要用好项目驱动、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等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在劳中学、学中悟,引导学生形成知行合一的劳动品质,通过动手出汗体会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价值品质。
(三)知行统一:面向精神涵育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构建
青年成长的基本规律要求构建保障体系,为劳动教育的回归提供支持。劳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劳动教育的开展也需要从学生出发,唤醒教育过程的生命性、生活性和教育性,从广义上的价值培育回归到学生成长的发展现实,以德艺双馨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唤醒教育灵魂,以科学可行的教育评价改革瞄定教育方向,以崇劳尚美的校园文化厚植教育土壤,在精神层面帮助学生从“逃离劳动”转向“亲近劳动”,从“异化劳动”转向“自我实现”,“从平凡劳动”转向“创造人生”,在培养人、引导人、影响人的过程中实现劳动教育转型,真正使劳动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达到求真、至善、臻美的教育意蕴。
首先,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抓手,营造重劳求实的特色教育保障。“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开展好劳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要推动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有机组织,聘请企业师傅兼任劳动理论课教师,以“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为契机,积极引进具有劳动教育、企业经历的人才加入劳动课教师队伍,持续规范资格准入制度、优化企业经历资格认证制度等,给予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空间。要加强对现有教师劳动素养的培育锻炼,将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师轮训过程,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培训制度,帮助教师培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积极涵育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持续提升专任教师的劳动教育水平。要发挥好教师带头表率作用,通过教师以身作则践行劳动精神,通过手把手训练传递劳动精神,让学生体悟到劳动的价值本源,解决认知脱节的思维问题,在重劳求实的教育氛围中逐步唤醒灵魂。
其次,以勞动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树立尊劳崇德的鲜明价值导向。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劳动教育的过程能够回归劳动本真,既要防止陷入因片面理解劳动而产生的思维误区,又要纠正对评价结果过于追求而产生的功利情况。要尊重评价的适度原则,科学的劳动教育不再以量化多少为评价标准,不因标准化教育而忽视个体差异,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后的体会与收获,以增量评价替代产量评价。要坚持多元评价准则,劳动教育赋予了学生多个维度和多个层次的体会和感受,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价值实现的过程,正视每种变化在学生成长中造成的差异,以多元价值评价结果全面考核劳动教育成效。要用好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学生出勤、选课、成绩等量化痕迹整理,以及对学生选择、生活、实践等定性信息归纳,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自我实现层面的变化。
再次,以劳动文化氛围创设为载体,厚植爱劳尚美的校园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学校劳动教育成效的直观反映,也是沉浸式育人模式开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爱劳尚美文化土壤的厚植,润物无声地将劳动精神的种子埋入学生心中。要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在亭台楼阁廊桥等标识建设中凸显劳动元素,潜移默化地以符号烙印形式培养学生,并转移至对劳动的情感认同。要厚植精神文化,深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校园的宣传与动员,通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感受大国工匠的劳动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等,让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要开展劳动践行,引导学生将劳动教育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社区、军营、厂矿,在与劳动人民的接触中,倾听劳动者的真实心声,感受劳动者的价值情感,在反复锤炼中坚定劳动信仰,实现创造美好人生的价值追求。
参 考 文 献
[1]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2][6][7][13][19][30][3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3][8][20][32]陈永清,陈小华,王笑.高职院校应建立纲维有序的劳动教育新格局[J].职业技术教育,2020(15):19-23.
[4][14]王志娟,王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8):32-34.
[5][9][10][11][12][15][16][17][18][21][22][23][34][35][3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7.56.57.57.58.56.60.53.54.53.57.57.55.53.
[24][25]彭立勋.朱光潜与中国现代审美学学科建设[J].中国文学批评,2019(1):4-10+157.
[26][27][28][36][37]周淑敏,于泉蛟.自由—实践—占有——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真正占有路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3):98-102.
[29]姜大源.为什么强调职教是一种教育类型[N].光明日报,2019-03-12(13).
[31][39][4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5.365.365.
Abstract To carry out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only a significant part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lso an objective choice of training well-qualified talents. Based on Marx’s alienated labor theory,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labor education at this stage include the narrow cognition of labor education, the superficial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the one-sided understanding of labor education and other alienation phenomena. Based on the value basis point of labor education, we realized that we are supposed to transform from skills training model to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concept, we should also be conscious of the conversion from livelihood to self-worth re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and we ought to make great efforts on creating of a better life instead of unremarkable labor. On this basis of these points, we can bring about change if we continuous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higher vocational labor education with both morality and technology, carrying out the reformation of labor curriculum model,so that we could realize the target of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optimizing the labor education security system for spiritual cultivation, and continue to promote labor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labor education; alienated labor theo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 View of Marx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