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陶瓷书法作品器型的传承与创新

2022-04-25吴永根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磁州窑官窑器型

吴永根

书法装饰陶瓷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唐代湖南长沙铜官窑,第二阶段是北宋河北邯郸磁州窑,第三阶段是元、明、清三代江西景德镇窑。

铜官窑开创了以釉下彩(褐、赭、绿)装饰陶瓷(随意点画、书写诗文)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彩绘装饰工艺,后世誉其为“中华彩瓷第一窑”。铜官窑的陶瓷书法作品多以褐彩书写。

磁州窑“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底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国画韵味的“中国瓷彩绘装饰之先河”。磁州窑的陶瓷书法作品,多以褐彩、墨彩书写,也有用竹刀刻写的。

景德镇窑从元代起,经明、清两代将陶瓷书法作品推上了巅峰,不仅彩绘工艺(釉下彩、釉上彩、釉上与釉下结合)多样化,而且瓷器器型种类繁多,更有甚者是书法装饰与陶瓷器型得到了更加完美的结合,使得陶瓷书法作品兼有了陶瓷工艺、陶瓷美术、书法艺术的多重性。

其中景德镇窑形式多样、品种丰富,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陶瓷书法作品,体现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趣味、时代风尚和生活特征。

简述三种陶瓷书法作品器型的传承与创新

1、铜官窑瓷器

铜官窑的瓷器有壶、瓶、杯、盘、碗、碟、砚、盂、坛、薰炉、脉枕等,书法装饰的内容有商业广告语、姓氏铭文、诗文等。器上书写的诗文(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多为民间原创,意境通俗,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情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最能代表铜官窑瓷器的特点有以下两例:

其一,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器 高19厘米,口径9.2厘米,底径10厘米。褐彩装饰。喇叭口,粗直颈,瓜棱腹,多棱短流,平底。诗文写于壶腹流下:“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其二,现藏于长沙博物馆的《青釉褐彩“鸟飞平无尽远”诗词盘》。器高4.2厘米,口径14.4厘米。褐彩装饰。圆唇,浅腹折收,矮圈足,盘心作圆形露胎。诗文写于盘心:“鸟飞平无近远,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2、磁州窑瓷器

磁州窑的瓷器相对于铜官窑品种丰富了许多,有盘、碗、碟、盏、杯、壶、罐、钵、坛、瓶、灯、炉、盆、水盂、水注、盖盒、笔洗、砚滴、香薰、瓶(玉壶春瓶、花口瓶、梅瓶、卷口瓶、瓜棱瓶、多管瓶、带座瓶等)、枕(长方形、腰圆形、如意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银锭形、虎形、人形等)、樽、奁等,书法装饰的内容有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趣味和时代风尚。

最能代表磁州窑瓷器的特点有以下两例:

其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器高13.2厘米,长31厘米,宽22厘米。黑彩装饰。枕面依器形勾勒了花边,花边内用行草书写了民间文人创作的七言诗句“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枕周壁满饰了寓意“生生不息”的卷草纹。

其二,现藏于河南省漯河市德泽陶瓷博物馆的《磁州窑白釉褐彩诗文梅瓶》。器高26厘米,底足7.5厘米。褐彩装饰。小口,短颈,丰肩,腹部上鼓下敛,底足根外撇。瓶肩与腹处用弦纹划分出了三个纹饰区:上部是随意点染的叶纹、下部是随意勾勒的水波纹、中间(主体纹饰)一面为萱草纹,另一面用行书书写了唐代诗人王维的《少年行》。

3、景德镇窑瓷器

景德镇窑的瓷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仅以瓶为例就创新了筒瓶(又称象腿瓶)、棒槌瓶、葫芦瓶、天圆地方葫芦瓶(上圆下方式)、绶带耳扁腹葫芦瓶、荸荠扁瓶、锥把瓶、胆瓶、天球瓶、蒜头瓶、桶式瓶、赏瓶、灯笼瓶、橄榄瓶、马蹄瓶、琮式瓶、宝月瓶、甘露瓶、壁瓶(挂瓶)、双连瓶、四连瓶、六连瓶、象耳折角方瓶、贯耳六方瓶、出戟八方瓶、转心瓶……每一种器型都将实用性和观赏性进行了高度的融合。

为了适应创新的器型,景德镇窑在用书法装饰瓷器时,无论是装饰内容,还是装饰形式,也随之有所创新。比如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就以书法装饰和图案装饰完美结合,兼顾实用性和观赏性,让书法内容活动起来,成为活的万年历。

《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器高40.2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21厘米。外瓶口外撇、短粗颈(颈两侧堆塑象耳)、垂肩、鼓腹、圈足,内部套瓶直腹,与外瓶颈部相接,可以转动。瓶的颈、肩皆均衡分布12个开光,颈部开光内楷书“万年”、“甲子”和篆书天干名,肩部开光内篆书地支名。腹部有四个圆形透雕开光景窗,开光内是雕、绘的四季园景,开光外满饰黄地轧道缠枝花纹。透过外瓶的开光景窗可以看到套瓶上的婴戏图。底款是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最最可贵之处是“此瓶的口、颈部位皆能转动,尤其是颈、肩部开光对合组成一部万年历”。

对于转心瓶,故宫博物院的推介词:“转心瓶是通过子母榫铆结构把内外瓶结合在一起,且内瓶可以转动的观赏用瓶。乾隆时除生产有转达心瓶外,还生产有转体瓶,二者的差别是转达心瓶以内瓶转动为特征,而转体瓶则以套在外面的瓶转动为特点。一般情况下外瓶或套瓶多有镂孔,内瓶则绘有各种内容的开光图案,在转动时可以透过镂孔看到内瓶上的内容。有的在以套瓶与外瓶壁上绘制可以搭配成组的分体图案,也有书干支字相配记月日者。”

用书法装饰瓷器,景德镇窑还出现了以长篇文赋作为装饰的陶瓷书法作品(多书写在笔筒上),器上书写的长篇文赋有《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滕王阁序》、《四景读书乐》等。

二、余论

笔者特别注重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研究来提高自己的内在涵养,特别注重通过对陶瓷工艺的学习研究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创作陶瓷书法作品,要求自己“胸有成竹”,无论从书法内容的选择、书体的选择、瓷器器型的选择,还是构图布局,都要打好草稿,一试再试,直至内容与器型能完美结合,直至内容的精神内涵与器型的艺术气质能恰当吻合。以《釉上雕刻瓷罐白居易<琵琶行>诗文》为例,笔者兼顾了陶瓷工艺、陶瓷美术、书法艺术等方方面面。

从内容选择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我喜欢诗中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因为我读到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的关怀。我抓住了白居易这首诗的两个艺术特点,一是有音乐感的语言,二是用视觉形象来表现听觉感受的艺术手段。

从书体选择上,楷书。它有这样的特点:点画独立、用笔严谨、方多于圆、墨色统一,可以更好地体现白居易诗文用视觉形象来表现艺术效果。从彩绘工艺选择上,釉上。能体现楷书“墨色浓淡相宜”的书写特点。

从器型设计上,此器为雕刻瓷罐。器型设计在继承传统瓷罐的基础上稍作变化,罐盖的纽通过捏雕技艺做成了陶泥假山(施珍珠釉),罐身拉高成修长态(施影青釉)。选择罐为书写诗文的载体,是因为罐有端庄之美;拉高罐身使之有修长态势,是为了让罐体有窈窕淑女之体态感。

从整体艺术效果看,罐身上下局部用雕刻工艺花纹图案装饰,大量留白,呈现残卷,《白居易·琵琶行》诗文依罐身留白布局。雕刻纹饰、楷书书写的诗文、修长的瓷器器型相互依托,相得益彰。

纵观陶瓷的发展历程,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贯穿了传承与创新。传承,让陶瓷有了根脉;创新,让陶瓷有了进步,有了发展,有了时代烙印。

猜你喜欢

磁州窑官窑器型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5)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4)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磁州窑烧制技艺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西夏官窑瓷器
此“官窑”非彼官窑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小羊首圆炉
福州脱胎漆器器型创新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