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温颜色釉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影响

2022-04-25郑博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色釉陶艺高温

郑博雅

我国先秦时期记录手工业制造技术、经验和规范的科技专著《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即说明在制造器物的时候,使用不同的“美材”和“巧工”能够展现出不一样的设计特点。此外在制造和劳动时,还需要选在恰当的时间,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界赋予的有利外部条件,如此产出的物件才可以称之为精良之作。不同的时代铸就了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语言,不管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唐代越窑青釉瓷器,还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宋代青白釉瓷器,又或是“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明清彩瓷,都证明了艺术发展史上不同时代阶段的审美差异性,以及颜色釉在陶瓷艺术领域有着别具一格的独特美感。

当代陶瓷装饰艺术在继承传统颜色釉的同时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现代高温颜色釉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通过高温颜色釉来体现绘画美,陶瓷高温颜色釉以其独特的色彩表现力而备受陶瓷艺术家青睐,颜色釉的品类大致可分为单色釉、结晶釉、窑变釉等多个系统。无论是单一颜色釉丰富的色泽,还是窑变釉绚丽多彩的变化,都仿佛浑然天成,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极大得丰富了创作者的艺术表现力,使创作者在陶瓷绘制中不仅能充分表现主观思想和内心感受的同时还能运用高温颜色釉自身的色彩表现特性,把高温颜色釉的色彩质感和视觉表现力以及传统、现代文化中色彩的社会含义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新意的陶瓷作品。。

在陶瓷高温颜色釉的绘画装饰风格主要可分为写实、写意、抽象等,艺术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是把脑海中的概念或想法通过物质载体的再现创作过程,在再现过程中通过写实、写意和抽象这三种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这三种表现形式既相互独立又可以相互转换,共同构成了现代绘画语境,包括现代陶艺的任何艺术形式都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如我在创作作品无题中,把抽象融入到陶瓷绘画中,通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的表现方式来展现,不再强调对具象事物的描绘,让艺术回归本质化繁为简,凸出画面的疏散、虚实、浓淡来展现它的无形之美。用颜色釉特有的材质特性在展现其材质美,以哑光的黄色釉为底色,给整幅画奠定浑厚的基调,再用泼釉的方式施以不同颜色的花釉,泼釉的方式在给画面增加了新的层次,打破画面平实,同时也利用了釉的流动和互渗性使画面有清晰变为朦胧,增加一种特有的意蕴,打破单色釉带来的单调乏味感,后期再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元素,用描、勾、甩、洒的勾线方式把不同颜色、长短、粗细的线条交织成新的形态,并运用颜色釉堆积让整幅作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传达出“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抽象境界。

其二就是高温色釉对现代陶艺的影响,提及现代陶艺就难以避免要提及现代陶瓷艺术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虽然陶瓷艺术出自中国,但是我国对陶瓷艺术的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在借鉴了中国陶瓷工艺、艺术、技法之下与自身国家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陶艺技法。

在陶瓷艺术领域中,随着陶瓷材料、种类、技法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立体主义和后现代艺术的带锁。陶瓷艺术创作者逐渐突破传统艺术的意识表达,通过对作品的叠加、悬空、重新构置重建,形成了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色彩陶瓷装置艺术呈现手法,因为色彩最能够给人最直接的视觉刺激,而颜色釉又因独特的肌理质感、灵动的色彩和不可复制性的烧制效果,能让装饰艺术作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效果。例如韩国首尔音乐厅的一副装置艺术作品也是由我们国内的艺术家所创,其将室内的空间和陶瓷的敲击传音特性相结合,用高温颜色釉作为表面装饰,让高温颜色釉丰富色彩和肌理与起起伏伏的方形瓷器造型相结合,呈现出极具东方魅力的装置艺术作品。

最初给陶器赋予釉面仅仅是为了满足人民实用性,让器具表面更利于清洁不易被灰尘污染侵蚀。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陶瓷艺术家们的不断创新。使得釉面不仅仅是功能性的表达,还能够给予陶艺作品更多色彩和更多吉利的变化。更能够增加陶艺作品的张力,感染力,多了一份装饰性,然而这份装饰性又因高温色釉的不易控制性,给陶艺作品更多的一种无线可能性。正如同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教授一件作品《雪豹》,其创作造型时内施乌金釉料,外罩了一层彭城釉料,原本效果应该是通体雪白光滑,局部黑色斑点。但是正是因为当时电窑停电,导致作品最后呈现的是哑光的表面和不规则的黑色裂痕,这种看似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但最终成品反而突出了质朴、浑厚的艺术特点,所以说高温色釉在制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很可能成为一种别样的艺术美感。

猜你喜欢

色釉陶艺高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高温季蔬菜要如此培“根”固本
全球高温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高原旭日升》高温色釉彩瓶
徐岚
陈厚卿作品精选
余昌冰作品精选
“疯狂”的陶艺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