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溪口窑特性及其哥窑瓷工艺特征初探
2022-04-25刘昌庭
刘昌庭
溪口窑为龙泉青瓷窑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瓦窑洋窑址距离溪口村两千米,位于龙泉城区南部三十五千米的马鞍山东南山麓,在墩头与泉坑村附近,龙泉秦溪和墩头溪在此交汇,因而水陆交通便利。因马鞍山中瓷土丰富,所以墩头溪两岸山坡分布着诸多古窑址,共有五代、宋、元古窑址三十多处。部分古窑址下存在叠加更早期的窑床。
民国时期开始,陈万里先生先后在溪口与大窑地区确认黑胎青瓷(哥窑瓷)的存在,尤其是对溪口瓦窑垟窑址进行了较多的介绍。1959年末至1960年初,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南宋官窑、元代哥窑、宋元龙泉窑专家朱伯谦等先生,对龙泉窑核心区大窑、溪口、金村等地进行调查及小规模发掘。
一、溪口窑址的特性
(1)在大窑、溪口两地确认五处烧造黑胎青瓷窑址。其后又于溪口骷髅湾和李家山两窑址发现黑胎青瓷。近十数年,初步调查完成龙泉南区大窑、溪口以及东区紧水滩库区等窑址群的野外详细调查工作,发现龙泉市南区大窑、溪口、石隆、瓦窑路及东区的紧水滩水库一带均存在生产黑胎青瓷产品的窑址。大窑片区为青瓷的生产中心,不仅生产弟窑白胎、灰胎青瓷,也生产黑胎青瓷;窑址群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区片,达二十六处之多。因其产品面貌极其复杂,时代上早晚有别,大窑很可能是黑胎发生、发展直至兴盛的重要地区。大窑、溪口均为南宋哥窑重要窑址。
(2)溪口窑走宫廷官窑路线。龙泉溪口窑等处烧制黑胎哥窑的青瓷窑址未见大规模烧造现象。这一独特的哥窑制瓷方式及其保密技术没有广泛普及传播。大宋朝廷在烧制黑胎青瓷过程中,需选择部分合适的瓷窑进行原料改进尝试和工艺实验,实施小而精的工艺制造。龙泉市除溪口瓦窑垟、大窑作为精细烧制点外,其他东区与小梅瓦窑路则可能作为试验瓷窑。溪口窑走专门为宫廷烧造的官窑精品路线。
(3)溪口窑烧制的时代特征,主要集中于南宋时期,但考古发掘表明,宋至元两代均有所体现。该考古材料表明龙泉黑胎哥窑瓷,前至南宋早期,而烧制最后年代延至元代。与原先以为仅在南宋时期出现的认识相左。
二、龙泉黑胎青瓷(哥窑瓷)之基本工艺特征
溪口窑在南宋时烧出黑胎哥窑瓷器,俗称“铁骨”或“铁胎”瓷,堪称瓷中之极品。溪口窑能烧制出胎薄如纸、器型雅致的哥窑瓷与其瓷土釉土的独特性分不开。其精致度与其为官方烧制宫廷用瓷的专门督造分不开,当时以及后代人皆称“溪口官”。
(1)紫口铁足。这与溪口窑使用紫金土密切相关。紫金土为外观呈土黄、土红或暗红色黏土,由高岭石、石英石、蒙脱石等风化堆积而成,富含铁云母和赤铁矿等铁元素。经过淘洗加工后,含钛量、含铁量、含铝量提高,而含硅量降低。以紫金土配制胎土,能使瓷胎抗变性、抗弯曲度增强,加大胎体拉力。烧制后,紫金土中的三氧化二铝使瓷胎在1260℃烧结,瓷器圈器物口部、足底部等无釉处因紫金土富含铁质呈现朱红或褐色,铁量越高其胎色越深,溪口窑哥窑瓷含铁量高的甚至可达10%。紫金土配比含量达到足够的一定比例,瓷胎内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铁含量足够高,在窑焰烧成中,多数瓷胎灰黑如铁,故此称“铁骨”,因器物圈足底端无釉,故形成黑褐色,一般称之为“紫口铁足”。因此,坯料制备上紫金土在当地瓷石、瓷土中的添加应用为其“紫口铁足”形成之关键要招。
《大业有成》刘昌庭
《龙耳罐》刘昌庭
《哥窑天球瓶》刘昌庭
(2)自然开片。溪口窑的裂纹开片,皆因胎、釉中的膨胀系数有别,差值不同或多少均与裂纹开片状貌相关。哥窑瓷坯和釉紧密联结,粘合一体,但其膨胀系数不一时,退烧冷却中釉层发生固化,出现应力,釉与坯体的粘合附着性能受到影响,故此呈现裂纹、剥落等现象。瓷釉在焙烧升温的热膨胀过程中,釉层内部呈网络状,其质点受热振动,形成裂隙,振幅大者,导致釉面间距增大。热振动细微者,膨胀系数小,离子间的键力不同导致裂隙不同。一般而言,瓷釉键力越大则内层热膨胀会越小,键力小者其热膨胀反而更大。实验证明,胎体配方中添加较粗颗粒粘土能够降低哥窑瓷胎体热膨胀系数,能使裂纹形成更好的纹片。其次是降低石英含量,因方石英含量膨胀系数较大,所以降低石英含量可以降低哥窑瓷坯的膨胀系数。溪口哥窑瓷正是利用这一特性,使哥窑瓷片纹自然,烧制出“金丝铁线”、“蚯蚓纹”、“冰裂纹”、“蟹爪纹”、“鳝血纹”等哥窑瓷,彰显其独特魅力。一般而言,哥窑开片的产生及其开片之大小,与坯料和釉料的组成成分相关,又与其加工工艺、施釉工艺和烧制技艺相关。
(3)胎釉特性繁杂。釉主要是薄胎厚釉,也有薄胎薄釉、厚胎薄釉、厚胎厚釉的青瓷;胎主要为铁胎,胎骨硬朗,胎色深浅不一,有灰胎、深灰胎、浅黑胎、深黑胎等;釉色变化有翠青、粉青、灰青、豆青、米黄等诸类瓷釉;釉层厚度常达0.7~0.9毫米,玻璃质感强,宝光萤润,如冰似玉。溪口瓦窑垟窑址出土的黑胎哥窑青瓷,胎色、釉色接近或相似。龙泉黑胎哥窑瓷烧造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段的哥窑其特征也不同,黑胎哥窑薄釉烧制到典型的厚釉烧制,从开片到不开片,每一阶段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估计这与哥窑烧制技艺的不断探索提升有关,也与溪口当地的土质变化有关。
(4)器型雅致。溪口黑胎哥窑器型,仿青铜礼器,器形规整,典雅简练而又俊秀端庄,相对较小,型制古朴简练,浑厚雅美。主要器型有碗、盘、盆、洗、壶、鼎、炉等,其中还有椭圆、六方、扁方等三类贯耳瓶。溪口哥窑花瓶创新突破传统胆瓶、梅瓶造型。仿古代青铜簋、鼎、炉、罐、长颈扁腹瓶等,均雅致简洁,精巧大方。与宋代上层社会清雅艺术的审美取向要求符合。溪口窑审美取向趋于精致典雅,做工精细,器巧物美,有端庄典雅的礼器,也有艺术韵味十足的陈设瓷,与其他窑址上以大宗产品为使用对象的粗厚烧造方式完全不同,这与其专门为宫廷烧制的性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