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经阻滞和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2-04-25同红伟TONGHongweiMAHui
同红伟(TONG Hong-wei),马 慧(MA Hui)
(延安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延安,716000;Department ofAnesthesia,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an’an City,Yan’an,716000,China)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临床用于治疗晚期膝关节疾病的手段,但TKA 创伤大,术后疼痛感强烈,干扰患者的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1]。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等并发症的发生[2]。故合适的术后镇痛方案至关重要[3]。此前利用单一阿片类药物镇痛,但该类药物剂量应用大,且具有成瘾性;围术期给予患者骨神经阻滞或收肌管阻滞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剂量,并且镇痛效果较好[4]。但两种阻滞方式孰优孰劣未有定论,故本文对其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3 ~2021.3 收治的60 例接受TKA 的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均接受择期TKA治疗;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入选病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患肢伴有下肢创伤;合并糖尿病足者;膝关节严重畸形者;存在出血倾向者;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近期接受外科大手术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 例,年龄48 ~78(60.93 ±9.34)岁,男13 例,女17 例,ASA 分级:Ⅱ级14 例,Ⅲ级16 例。对照组30例,年龄45 ~79(61.25 ±9.60)岁,男12 例,女18 例,ASA 分级:Ⅱ级12 例,Ⅲ级18 例。两组年龄(t=0.214,P=0.831)、性别(χ2=0.069,P=0.793)、ASA 分级(χ2=0.271,P=0.602)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术前患者均给予塞来昔布(200 mg/次,1次/d)。患者均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术前给予顺式阿曲库铵(1.5 mg/kg)、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咪达唑仑(0.2 mg/kg)诱导麻醉。对照组:超声引导下在腹股沟韧带与腹股沟褶皱间骨神经周围注射罗哌卡因(0.33%)20 mL。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在收肌管缝匠肌下股动脉旁注射罗哌卡因(0.33%)20 mL,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前、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 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分值0 ~10 分,得分越高疼痛加剧。利用徒手肌力法评估患者术后24 h、48 h、72 h 股四头肌肌力,0 级:肌肉无收缩;Ⅰ级:轻微收缩但关节不能移动;Ⅱ级:关节可水平方向运动,不能对抗下肢重力;Ⅲ级:可对抗下肢重力,不能对抗阻力;Ⅳ级:可对抗阻力及重力;V 级:可对抗强大的阻力。关节活动度,利用量角器测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VAS 评分(表1) 两组术前、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 VAS 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
表1 两组不同时间VAS 评分比较
2.2 两组术后股四头肌肌力、关节活动度(表2)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 股四头肌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 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术后股四头肌肌力、关节活动度比较
2.3 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未见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与对照组6.67%(2/30)比较有差异(P<0.05)。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收肌管阻滞对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保留效果较好,优于股神经阻滞,对于接受TKA 治疗的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的降低直接干扰患者的下地时间及锻炼时间,股四头肌肌力不足可导致患者对行走恐惧,阻碍术后康复;此外接受TKA 治疗的人群多为中老年人群,血液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发生血栓的风险较高,故股四头肌肌力的保留对此有直接影响[5]。本文中两组患者术后个时间点VAS 评分未见差异,表明收肌管阻滞及股神经阻滞对TKA 术后镇痛作用均较好。笔者发现股神经阻滞患者术后2 例(6.67%)患者出现DVT,而收肌管阻滞组未见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股神经阻滞、收肌管阻滞在TKA 围术期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而收肌管阻滞对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的保留作用及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效果好,可减少DVT 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