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多模态MRI检查对颅内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
2022-04-24张颖王娟尚伟
张 颖 王 娟 尚 伟
颅内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部分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脑膜瘤的发病率高于胶质瘤,占颅内肿瘤30%左右[1]。手术切除肿瘤病灶是颅内脑膜瘤首选治疗方案[2-3]。但治疗后复发是手术切除脑膜瘤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预后水平,是脑膜瘤手术治疗面临的难题。临床多项研究显示,术前病理分级、是否脑积水、血供情况、手术切除程度分级(Simpson分级)等均可影响术后复发。术前进行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脑膜瘤上述病情,指导临床制定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4]。磁共振技术(MRI)是神经系统肿瘤检查较为成熟的影像学技术,其可通过磁共振脑脊液流动成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增强扫描等多种方式明确脑积水情况、颅内血管分布情况、组织变化情况等信息,为手术提供全方位的病灶及颅内结构信息。近年来,多模态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5]。本方案分析对颅内脑膜瘤患者采用多模态MRI检查对患者术后随访期内复发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医师术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6]:①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颅内脑膜瘤;②均为初次确诊为脑膜瘤并首次行手术治疗者;③患者各项资料收集完整;④了解参加此次研究的内容、具备完成随访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术前均知情并自愿选择是否行术前多模态MRI检查以协助手术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术前是否行多模态MRI检查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66例)。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由同一组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制定和实施手术。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5年。收集整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脑膜瘤相关病情资料、术前MRI检查相关资料、手术方案、手术实施情况及随访期内是否发生脑膜瘤复发,对上述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R语言编程行倾向性分析(PSM),排除患者一般资料、脑膜瘤相关病情资料、手术方案及手术医师相关资料对术后随访期内复发的混杂影响因素,得出术前多模态MRI检查是否对脑膜瘤手术患者术后复发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影响。
1.2.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内容 患者入组后采集如下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地、职业、医疗保险情况等。
1.2.2 患者脑膜瘤病情相关资料调查内容 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后采集如下病情信息:脑膜瘤病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形状、肿瘤边界、脑膜瘤病理类型等。
1.2.3 术前多模态MRI检查及手术相关指标采集 观察组患者均行完整的多模态MRI检查,包括:常规颅脑MRI扫查、颅脑增强MRI检查、功能MRI检查。头颅常规扫查包括如下扫查序列:T1、T2加权成像序列、水抑制翻转脉冲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序列,上述扫查范围均包括冠状位、矢状位、横轴断面。常规扫查结束后注射对比剂行增强MRI筛查。增强扫查结束后行功能MRI检查包括:弥散张量成像扫查、点分辩波谱技术进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所有MRI检查获得的图像及数据由两名资深MRI检查主治医师进行阅片分析,分别独立阅片,独立核对并出具检查结果,包括:肿瘤位置、最大直径、边界、强化灶、瘤周水肿程度、肿瘤主要位置表观弥散系数、各向异性分数、Cho/NAA、Cho/Cr、NAA/Cr等参数。两位医师的上述数据核对一致后作为手术方案制定依据,若不一致则共同阅片取得一致作为手术方案制定依据。各扫查序列参数见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方案均由同一组神经外科医师制定并实施。收集整理2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
表1 多模态MRI扫查序列参数
1.2.4 术后随访及复发判断标准 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回院复查,行颅脑MRI检查,其后的4年内每12个月回院随访,行颅脑MRI检查,明确是否复发脑膜瘤。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22.0版本、R语言V2.2.1版本进行处理分析,分别行卡方检验、t检验、倾向性分析,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家庭经济收入、医疗保险、脑膜瘤病理类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形状、肿瘤边界、手术分级、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分析(例,%)
2.3 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倾向性分析
采用PSM分析排除术后复发之外的混杂因素年龄、体质量指数、家庭经济收入、医疗保险、脑膜瘤病理类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形状、肿瘤边界、手术分级、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后,术前是否进行多模态MRI检查是影响脑膜瘤患者术后随访期内复发的有益因素(t=-5.349,P<0.05),见表4。
表4 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倾向性分析
3 讨论
颅内脑膜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可导致患者出现非特异性的头痛头昏,肢体障碍及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据临床数据显示[7],90%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病灶是脑膜瘤首选治疗方法。但颅内脑膜瘤术后复发率较高,临床报道显示[8],术后1年复发率可高达19%,术后5年复发率更高。如何降低术后复发率,是颅内脑膜瘤手术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内对于颅内脑膜瘤术后复发相关报道显示,年龄、肿瘤侵犯静脉窦及大脑镰旁、Ki-67表达、手术切除程度等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9]。患者个体情况及病情影响术后复发,临床的改善角度只能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角度出发,降低上述复发危险因素。从临床措施角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是降低术后复发的有益因素。而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有赖于术前对患者肿瘤病情资料的详尽了解[10-11]。影像学是了解颅内肿瘤病情资料最为常用且可靠的方法。目前国外关于颅内脑膜瘤的研究资料显示,Friconnet等[12]采用MRI检测结果预测幕上颅内脑膜瘤软脑膜血供情况,为明确脑膜瘤分级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科学数据。Phuttharak等[13]对脑膜瘤患者MRI术前表现与手术分级进行一致性研究,认为MRI的ADC值、ADC比值、包膜强化不明显、确实和心血管等与脑膜瘤硬稠度一致性较高。国内黄德尤等[14]研究认为,术前多模态MRI检查有利于临床医师准确判断颅内脑膜瘤病情,制定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降低复发风险。
多模态MRI检查是近年来临床在颅脑肿瘤病情探查中逐渐开展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案,其通过多种MRI扫查序列组合,达到多角度、多方位、多参数反映肿瘤病情资料的目的,可综合反映肿瘤软组织、微血管、积液情况。虽然多模态MRI检查从理论上可以为临床医师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从而提高手术的精度及手术质量。但目前临床对于其临床价值的客观验证研究较少[15]。本方案通过对是否采用术前多模态MRI检查颅内脑膜瘤患者分组随访,分析与复发情况相关的单因素,再通过倾向性分析,排除患者一般资料、客观的病情资料等因素,分析术前多模态MRI检查是否对手术术后复发有降低作用,以期指导临床医师及患者对术前多模态MRI检查的正确认识及选择[16]。结果显示,实施术前多模态MRI检查患者在同一组手术医护人员手术护理的情况下,其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方面均有明显下降。说明术前多模态MRI检查可能会影响术后复发及手术整体效果。由于未排除其它偏倚因素如年龄、体质量指数、家庭经济收入、医疗保险、脑膜瘤病理类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形状、肿瘤边界、手术方式等,尚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采用PSM分析排除术后复发之外的混杂因素后,术前是否进行多模态MRI检查是影响脑膜瘤患者术后随访期内复发的有益因素。研究结果提示术前进行多模态MRI检查,是独立影响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率的独立有益因素,即术前行多模态MRI检查可以降低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多模态MRI检查对于颅脑疾病的优势在于其可对病灶的水分子运动、微循环、化合物成分及能量代谢、含氧量等指标进行客观呈现[17-18],为临床医师提供颅内脑膜瘤微观结构及功能的详实信息,在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同时,可为医师制定手术方案,如手术入路选择、切除程度及范围的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的精准性,在保证尽可能降低创伤的前提下,达到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的目的[19-20]。
综上所述,术前行多模态MRI检查是避免脑膜瘤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有益因素,可为手术方案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术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