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仁市香菇周年化栽培品种筛选

2022-04-24褚福堂刘丽丹

农技服务 2022年3期
关键词:菌棒出菇铜仁市

褚福堂, 杨 慧, 刘丽丹

(1.贵州省铜仁市农业农村局,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食用菌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新的选择,大健康产业的新抓手,巩固扶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在农业生产尤其是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振兴中具有短平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我国食用菌产业中,香菇占中国食用菌产量的30%,香菇也是铜仁的大宗食用菌,规模达1.2 亿棒,占食用菌总量的1/3。

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势高差悬殊,垂直分异明显,相对高差达600~800 m,气候立体分布特征明显。利用铜仁市天然的立体气候特征,研究形成可供推广的香菇周年化高效栽培模式,对铜仁市香菇高质量发展以及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香菇周年化发展,需要对夏季和冬季的品种进行筛选。为此,引进多个夏菇、冬菇优质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在铜仁市表现较好的品种,以期为铜仁市香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香菇品种:夏菇品种6 个,分别为808(当地主栽品种)、夏香三号、高香二号、武香一号、L26、931;冬菇品种6 个,分别为0912(当地主栽品种)、冬香5 号、238、908、801、939,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提供母种,碧江区贵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制作栽培种。

仪器设备:超净工作台、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标准出菇大棚、冷库,粉碎机、菌棒生产线、接种车间、培养车间、净化设施等。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冬菇以0912、夏菇以808为对照,将试验选取的12 个香菇栽培种接种于香菇菌棒上,每个品种设3 个重复,每个重复400 棒,共1 200 棒。观察各菌种的菌丝生长情况及出菇表现。 夏菇:12月前制棒、接种,12月底至次年3月养菌,4—10月出菇。冬菇:5月前制棒、接种,5—9月养菌,10月中下旬至次年5月出菇。

1.2.2 栽培基质原料与配方 参照文献[1]对栽培基质进行调整。试验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77%、麦麸20%、黄豆粉2%、石膏粉1%,含水量50%~55%。

1.2.3 菌袋制作与灭菌

1)装袋。拌料后勿长时间放置,应立即装袋。松紧适中,捏住料袋,表面微有指印,有木棒状感觉即可;若料袋两头略垂,手感较软,表明太松[2]。

2)灭菌。常压蒸汽灭菌,持续灭菌20~24 h。

3)冷却。灭菌后把料袋置于经紫外线消毒后的接种室(或接种棚)内,自然冷却,降至28℃方可接种。

1.2.4 接种与发菌培养

1)接种。接种前进行2 次消毒,包括接种设施设备初次消毒和料袋进入接种棚内2次消毒。接种前24 h 第1 次对接种设施设备进行消毒,采用药物喷洒法。接种前1 h 对接种设施设备再次消毒,采用气雾消毒盒、紫外线照射消毒。使用专用打穴钻打孔,单面接种,每袋接种4个穴,穴口直径2 cm,深2 cm。打好穴后,将菌种塞入穴内,塞满穴口,菌种略高出料面2~3 mm,压紧、封穴、套外袋扎口[3],放置在培养室(棚)内养菌。

2)发菌培养。发菌初期集中堆放,随着菌丝的生长定殖,菌丝呼吸作用增强,产生的呼吸热增加,料袋内温度会高出室温3~7℃。此时降低堆放高度,或转成“井”形或三角形堆放。接种后最初3 d 为萌发期,室温控制在27℃左右;4~5 d 后,在接种口周围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15 d 后菌丝生长加快,室温保持在25℃左右;25 d 以后,菌丝生长更加旺盛,温度控制在23℃左右或更低。接种穴周围菌丝长到6~8 cm 时,脱掉外袋,合理翻堆刺孔增氧[4]。

3)转色。菌丝长满会出现瘤状物,待菌袋表面60%出现了瘤状物,开始转色管理。转色温度18~22℃,空气相对湿度85%为宜,可适当通风。转色过程需14~21 d,该过程中常有黄色液体分泌,应及时刺孔排出,防止污染或形成厚铁皮[5]。转色成熟的菌膜棕红色有光泽,有弹性,菌皮厚薄适宜。

1.2.5 出菇管理与采收

1)秋冬春季香菇出菇管理。经过养菌、转色、越夏的过程后,菌丝生长进入成熟期,此时,需注意最近1 个月的气温情况,在外界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下时,进行催蕾、出菇。脱袋上架,白天闷棚,夜晚敞开通风,增大昼夜温差催菇。菇蕾不宜过密。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喷水后通风1 h,采菇前停止喷水。一般每潮菇出菇完成养菌结束后都应补水。第1 次补水量达制棒时菌棒重量的95%~100%。以后每出一潮菇补水1 次,补水量逐渐减少,菌棒含水量达65%~70%为宜。补水后,进入养菌阶段。

2)夏季香菇出菇管理。夏季香菇一般有覆土栽培、地面人字形立棒栽培和架式栽培3种方式。夏季出菇管理重点是降温和预防高温烧棒。注意控制温度和菌棒含水量,高温切勿补水。气温达32℃以上时,停止出菇,加强通风,降低棚温,减少菌棒含水量,抑制霉菌生长。进入秋季出菇管理期,刺孔,结合震动菌棒催蕾,用冷水浇水,增加昼夜温差,催菇。3~4 d 菇蕾形成,每天喷水,喷水后通风降温。子实体采收后,加大通风量,降低菌棒含水量,养菌5~7 d,再重新补水进行催蕾和出菇管理[6]。

1.2.6 分级与包装

分级。根据香菇的特征进行分级。一级菇的特征为菌盖大于4 cm、不开伞;二级菇的特征为菌盖小于4 cm 、不开伞;三级菇的特征为菌盖开伞或畸形菇。

包装。标明产品名称、产地、净含量和采收日期等。外包装坚固、清洁无毒、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内包装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658—2002 的要求规定。搬运过程中轻装、轻卸,避免机械损伤。运输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 1056—2006 规定进行。贮藏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 1056—2006准则要求进行。

1.2.7 病虫害绿色防控

常见杂菌:木霉、曲霉、毛霉、酵母菌等。主要虫害:蕈蚊、瘿蚊等[7]。

农业防治。选择抗逆性强的香菇品种;合理安排生产季节,严格培养料原料质量控制、灭菌要求,规范操作程序。

物理防治。隔离保护,接种口采用套袋封口,在菇房门、窗和通气口安装60 目纱网,阻止害虫入内;在培养棚和出菇棚悬挂粘虫板(纸),粘杀菇蚊和菇蝇的成虫,诱杀和驱避害虫。

化学防治。药剂,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13(所有部分)的要求执行。出菇期间,不得直接使用农药;在接种培养和菌棒排场前,可间接使用农药进行场地杀虫。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香菇的菌丝生长情况

从表1可知,夏季品种的生长速度以夏香3号最快,为6.8 0 m m/d;8 0 8 其 次,为5.6 8 m m/d。冬季品种的生长速度以2 3 8最 快,为6.8 2 m m/d;0 9 1 2 其 次,为6.7 0 m m/d。夏香3 号的菌丝洁白、浓密、粗壮,长满菌丝时间为1 2.0 6 d;8 0 8 的菌丝较洁白、较浓密、较粗壮,长满菌丝时间为1 4.4 4 d;2 3 8 和0 9 1 2 的菌丝均较洁白、较浓密、较粗壮,长满菌丝时间分别为1 2.0 2 d和1 2.2 4 d。

表1 不同香菇品种菌丝生长情况

2.2 不同品种香菇的产量

从表2 可知,12 个品种香菇的产量大小依次为0912>238>夏香3 号>808>801>冬 香5 号>908>939>高 香2 号>武 香1 号>L26>931。其中,0912、238、夏香3 号和808 的产量均超过1 kg/棒,分别为1.246 kg/棒、1.175 kg/棒、1.158 kg/棒和1.031 kg/棒,其余品种均低于1 kg/棒。其中,0912 和238 是冬季品种中产量较高的品种,夏香3 号和808 是夏季中产量较高的品种。

表2 不同品种香菇的产量

3 小结

研究表明,铜仁市周年栽培香菇的夏季品种为夏香3 号和808,冬季品种为238 和0912。夏季品种夏香3 号的生长速度最快,为6.80 mm/d ,其菌丝洁白、浓密、粗壮,长满菌丝时间为12.06 d;808 其次,生长速度为5.68 mm/d,其菌丝较洁白、较浓密、较粗壮,长满菌丝时间为14.44 d。夏香3 号和808的产量分别为 1.158 kg/棒 和1.031 kg/棒。

冬季品种238 的生长速度最快,为6.82 mm/d,0912其次,为6.70 mm/d,其菌丝均较洁白、较浓密、较粗壮,长满菌丝时间分别为12.02 d 和12.24 d,其产量分别为1.246 kg/棒、1.175 kg/棒。筛选出的香菇品种可用于下一步试验和适度推广。

猜你喜欢

菌棒出菇铜仁市
香菇高温期不同模式管理要点
发现非遗之美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石湖林场香菇种植户(新韵)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陈孟谈:发展食用菌助农脱贫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鉴赏
JBZ—S—4型菌棒注水机
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