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探索

2022-04-22朱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朱艳

摘要:新的教育理念下,五育并举,我们英语教师要能把劳动教育融合在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劳动教育;凸显本位;实践出真知

当下社会主建设的要求就是:“五育教育”。其中,劳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的观念。让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创新的精神。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主要来源,劳动能够创造艺术、劳动能够创造美。笔者就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挖掘英语教学中的劳动的元素,培养学生劳动的素养。

一、凸显学生本位,树立劳动意识

传统的课堂,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在不断地讲解着英语中的知识点。学生在下面机械地听着,课后学生根据教学所讲的知识点,不断地背诵着,这样学生也能学到一定知识,在考试中学生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可是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长期的发展,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根据当下教育的理念,我们英语的教学中要能凸显学生的本位,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growing up》这部分的内容时,讲的是通过人生成长的过程的得与失,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人生的面貌,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内容的时候,能够够明白懂得把握好机会,因此,我在这部分的内容中,创设了劳动能够创造美的环节,教师举了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长大,特别是自己的房间,我们要用劳动来把自己的房间装饰得更加美丽,生活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劳动,你最喜欢哪种劳动是什么?学生有的说:“What I like to do at home is tidy my desk。”有的说:“My favorite job is sweeping the floor”……这样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喜爱的劳动,而且学生边说边徜徉在劳动的幸福中,这样就能践行了生本教育逇理念,引导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让课堂非常的活跃。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实践出真知,我们教师在英语的学习中,创设情境要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吸引着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的兴趣。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体现着交流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教材交流、与教师交流、与学生交流,初中教材中包含着的文章,都是由连续的句子和段落组成,而且词汇量非常的大,句子的结构也较复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或出现一些看不懂的单词和句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学不会,导致学生没有信心继续学习英语,对英语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这样的现状,我们教师在教学语篇时,要能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很快进如学习的状态,学生在学校中一天重复着一天的生活,如果教师在上课中没有点精彩的地方,很快就让失去学习的兴趣,笔者经常把学生在校园的生活场景,做成PPT,让学生观看自己或者他人的某一个精彩瞬间,让学生就能很快地融入到课堂中,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养成学生劳动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语篇教学中,笔者拓展了这样的一篇文章“My days of  the week”,这篇文章笔者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借助笔者制作的学生一周生活的微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在看的时候,就能很快地进入情境,学生进入情境教师就问:“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chores do youdoonholidays”,学生则会迅速回答“It  is  Monday”,“Washing  clothes,washing  dishes,sweeping floors,cooking,etc”笔者就抛出这样的问题,指导学生,同时让学生“Talk about the feeling of doing housework at home on vacation  and  the  reaction of  parents”。这样学生就很快地进入话题,而且学生能够说出很多关于家务的单词和句型,同时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感受着假期劳动的快乐,这样就能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

三、劳动多元地渗透在英语课中

英语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英语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学生的劳动的意识,不要简单地理解,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劳动。英语教材中安排于课文配套的学具的制作和生活体验都是劳动。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充分挖掘教材的中劳动元素,渗透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劳动意识的培养就在英语的学习中放在课内,课外的学习也是对英语学习的有效的补充。教师要能善于利用周边的环境,结合教材的内容,依托这些载体,让学生走进生活,特别是周边有农场的,可以在不同农作物的收获时期,让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笔者就曾经带领着学生去看人家收大蒜,同时让学生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表达其感受,很多学生说道:“Garlic is so big that we have a good harvest.”有的说:“They are really hard. During their labor, I tried. It's not easy to do the work”……在这样的活动中,提升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同时,学生在表达的时候会说出很多的英语单词和句子,这样就能在劳动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价值,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

课堂的改变,让每一个学生在英语的课堂上都能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是班级内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主动参与课堂,这样就提升英语课堂的实效性,劳动的意识也在英语学习的兴趣中得到了的提升。

总之,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的部分,我们英语教学要能更新理念,把劳动教育渗透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抓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机会,促进小阶段学生劳动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郭輝、王永红、张哲华,多元文化理念与当代英语教学探索[J],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2]赵曰金,提高初中数学解题方法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中旬,2019(01)。

课题基金: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初中学生劳动教育与英语学科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编号“D/2021/02/406”。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