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开展策略

2022-04-22司兴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古代诗歌开展策略高中语文

司兴江

摘要:古代诗歌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之一,当值得身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去传承与发扬。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尽一份力,以更多如以上优质的古代诗歌教学策略授课,使学生在课堂之上始终保持学习古代诗歌的积极态度,期望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引导之时事半功倍,最终取得理想化的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开展策略

一、当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教师方面

古代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从重要性来说,高中古代诗歌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积累的千古名篇,是古代文学的优秀代表,学习古代诗歌能够让学生在不同语言文字、情感内涵之中增进文化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举足轻重。从难度来说,古代诗歌的创作时间、创作背景均与当前时代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缺乏经验,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古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及所表达的处世态度,教学难度较高。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育的“应试性”较强,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古代诗歌学习过程变成背诵默写的过程,趣味性较低,学生很难参与其中,严重影响教学质效。

2、学生方面

由于生活背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很难快速理解古代诗歌的内容及精神。相较于现代文的阅读而言,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相对不足,很难将古代诗歌的学习内容融入生活之中,对于古代诗歌的涉猎和积累仅限于课堂,最终导致古代诗歌教学的综合价值得不到体现。同时,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需要机械、被动地“听讲”即可,不需要进行思考,就使得学生认为古代诗歌的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这既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又会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二、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开展策略

1、加强诗词诵读

古典诗歌的创作是依据音韵平仄而来的,所以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古诗词往往都具有韵味美,然而这种美需要以有声地倾诉刺激学生的听觉系统。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诗词诵读指导,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诗歌文化的魅力,从而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受诗歌韵味的基础上理解其内容以及内涵,提高学生诗词诵读水平和诗词鉴赏能力,使得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以教学《望海潮》这首词为例。首先,我为学生进行了两遍示范性的诵读,第一遍让学生记好字音,第二遍让学生感受词的声韵之美,划分好诵读节奏,进而让学生自主诵读。然后,我巡视了学生的诵读,对学生说道:“读文入情,评词识人,词是三分鉴赏七分读。”于是我对学生的诵读进行了有机的评价,为学生介绍了词人柳永,使学生了解了他以“白衣卿相”自诩,更有后人云:“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从而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对这首词的诵读技巧有了初步掌握之后,我开始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诵读词句,与学生共同品味这首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进而引导学生对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令学生感受到了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最后,我引导学生整理了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并再次和学生共同朗诵了这首词。这堂课,我运用了以加强诗词诵读为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歌的韵味,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充足的学习动力推动下掌握了本词的情思与意境,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优化了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2、创建形象画面

作为科技教育时代下的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有发挥多媒体技术教学功能的教学能力,从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创建古诗词形象画面,从视觉和听觉出发,刺激学生的神经体验,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用心感受诗歌意向,从而使学生以强烈的参与热情学习古诗词,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认知与鉴赏能力,从而让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短歌行》这首诗的教学引导时,首先,我以多媒体技术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宴长江曹操赋诗”的视频片段,使学生有了对诗歌意向的初步感受,进而为学生介绍了曹操其人。然后,我播放电视剧中关于曹操求贤若渴的画面,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了诗歌比兴、用典等手法,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理解。之后,我对学生提问道:“谁能够从诗中找出集中反映诗人感情的句子?”在学生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我对其继续提问道:“你们能够运用几个词语概括曹操对人才的态度吗?”从而在师生的互动中,帮助学生概括了“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等几个词语。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诗歌内容,希望学生学习曹操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学生交流了这首诗的学习心得。这样,我通过创建形象画面,引发了学生对这首诗歌的学习兴趣,以恰当的语言点拨使学生有了对诗歌意象的充分感受,帮助学生形成了对诗歌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切实达到了提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目的。

3、传授鉴赏技巧

诗歌鉴赏属于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应正确指导学生,让他们掌握鉴赏的方法。教师也要与学生一同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便于他们在课后自主学习诗歌,正如俗语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时,在诗歌鉴赏中,赏析理解诗句不容忽视,它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的《将进酒》为例,教师可传授学生诗歌鉴赏的技巧,从主题思想上分析,这首诗一方面不仅表达了李白心情愁闷的情感,还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虽然诗人发出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感慨,但没有真正地尽欢过。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自信,想要报效国家的情感,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就可以体现出来,面对当时社会的矛盾仍然有想为祖国效劳的抱负。此外,诗人的自信可以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中体现出来,诗人认为自己是有才能的人,将来必将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表达出了诗人的自信,却不愿为权贵弯腰曲膝。在艺术手法方面:第一,李白《将进酒》在借助前人的技巧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刻画了好几个形象,如狂放不羁、怀才不遇、借酒消愁;第二,景物意象上面,李白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借鉴酒、月、黄河等意象,如诗句“莫使金樽空对月”“黄河之水天上来”;第三,运用夸张的手法,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形容黄河的源头很高,再如“朝如青丝暮成雪”也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生的短促。在现实生活中黄河、月本身是不具备色彩的,但经过作者的加工就带有明显的色彩,这就是意象所起的作用,也能够反映作者內在的思想情感内涵和主观意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教学的难点,一定要创新教学方式,创设趣味性课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诗词的内涵和魅力,自由自在地徜徉在古诗词的艺术世界之中,陶冶情操,升华情感,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芳.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速读(中旬),2019(12):137.

[2]韩丽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古代诗歌教法之我见[J].语文课内外,2019(10):143.

猜你喜欢

古代诗歌开展策略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三步曲
古诗欣赏课在幼师教育中的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