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息心率对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2-04-21李雪梅张池美欧杨惠金美四卞秀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8期
关键词:静息入院心肌

李雪梅,张池美,欧杨惠,金美四,卞秀娟

(1. 大理州中医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2. 大理州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3.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云南 昆明 650000)

心力衰竭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出现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致使静脉系统血液瘀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的发生是导致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再入院率及死亡率[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反映心功能的常用指标之一,是指每次心脏收缩时的射血量与心脏收缩前充盈量的比值。LVEF 的正常值为50% ~70%。研究指出,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外,静息心率也是影响LVEF降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2]。导致心力衰竭患者静息心率变化的因素较多,包括交感神经活性异常、神经激素变化异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年龄增长等。静息心率能直接反映交感神经的活性,因此静息心率异常被认为是引发及促进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年版)中明确指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应将静息心率监测作为其常规监测项目。国外的相关指南指出,静息心率的监测与控制及β 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是改善LVEF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键。2020 年的前瞻性城市乡村研究(PURE)表明,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β 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仅有20%左右。对于静息心率控制不佳、β 受体阻滞剂使用率较低的LVEF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上应进行重点关注。本文主要是研究静息心率对LVEF降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 年1 月至12 月期间收治的80例LVEF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4]:病情符合2014 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LVEF 降低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且经相关检查得到确诊;病历资料完整;认知功能正常,能配合开展本研究;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合并有精神疾病或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植入心脏起搏器;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中途退出本研究或随访脱落。根据静息心率的不同将其分为高静息心率组(静息心率≥70 次/min,n=38)和低静息心率组(静息心率<70 次/min,n=42)。在38 例高静息心率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 例(占55.26%),女性患者17 例(占44.74%);其年龄为48 ~72 岁,平均年龄为(63.17±3.66)岁。在42 例低静息心率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 例(占52.38%),女性患者20 例(占47.62%);其年龄为49 ~73岁,平均年龄为(62.99±3.6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严格参照2014 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LVEF 降低心力衰竭的相关要求和建议对其进行规范化诊疗,包括对其进行抗感染、强心、利尿等治疗。待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后,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其进行治疗。美托洛尔的用法是:口服,10 mg/ 次,2 次/d。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的用法是:口服,1 粒(每粒含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 次,1 次/d。连续用药3 个月。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其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等),同时每天监测其静息心率并做好记录。在两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6个月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21 个条目,各条目的分值均为0 ~5 分,总分为105 分。患者的MLHFQ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差[5]。末次随访时,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LVEF、6 min 步行试验的距离(6MWD)及血浆氨基末端-B 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以评价其心功能。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再入院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 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整理,用SPSS 20.0 软件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MLHFQ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LHFQ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MLHFQ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静息心率组患者的MLHFQ评分高于低静息心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MLHFQ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1 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MLHFQ 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治疗前的MLHFQ 评分末次随访时的MLHFQ 评分高静息心率组(n=38) 58.23±8.18 40.21±4.39低静息心率组(n=42) 57.95±7.64 29.52±3.66 t 值 0.079 12.314 P 值 >0.05 <0.05

2.2 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末次随访时,高静息心率组患者的LVEF 低于低静息心率组患者,其血浆NT-proBNP 的水平高于低静息心率组患者,其6MWT 短于低静息心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s

表2 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s

组别 LVEF(%)血浆NT-proBNP(pg/mL)6MWT(m)高静息心率组(n=38) 44.35±3.27 921.03±138.45 319.45±29.59低静息心率组(n=42) 47.19±4.34 598.98±125.56 402.85±30.11 t 值 14.067 28.485 20.395 P 值 <0.05 <0.05 <0.05

2.3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的比较

随访期间,高静息心率组患者的再入院率、死亡率分别为23.68%、7.89%,低静息心率组患者的再入院率、死亡率分别为9.52%、0.00%。随访期间,高静息心率组患者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低静息心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静息心率是指人在清醒、安静、不活动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正常情况下人的静息心率是相对恒定的,多维持在5080 次/min 之间,其24 h 的波动曲线为勺形。人的静息心率若高于80次/min 或低于50 次/min,则认为存在静息心率异常,需及时纠正。静息心率过高可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影响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造成心力衰竭。静息心率过低可导致心肌供氧、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等症状。2016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发布的《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和2014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均指出,针对LVEF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应将其静息心率控制在55 ~60 次/min 之间,若超出此范围,则患者可能出现预后不佳的情况[6]。由此可见,静息心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LVEF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率进行控制,能显著改善其心脏的收缩功能,减少心肌能量的消耗,优化心肌能量的供给,继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7]。陆铭等[8]研究发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率控制能降低其再住院率,提高其生存率,改善其远期预后。有学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相较于静息心率正常的人群,静息心率越高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越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越高,其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越高[9]。究其原因主要是,静息心率的高低可直接反映心肌的耗氧量,静息心率升高提示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心功能恶化。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高静息心率组患者的MLHFQ 评分和血浆NT-proBNP 的水平均高于低静息心率组患者,其LVEF 低于低静息心率组患者,其6MWT 短于低静息心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高静息心率组患者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低静息心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马莎等[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LVEF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越高,其预后越差。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机制,我们认为静息心率过高可大幅度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导致心肌的舒张期缩短、心肌的血液灌注量减少,继而可造成心功能的持续恶化。此外,静息心率过高还可导致血液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异常升高,使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不仅会反作用于静息心率,使其进一步加快,造成恶性循环,还会产生毒性代谢产物,降低快速性心律失常阈值,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8]。

综上所述,LVEF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越高,其预后越差。静息心率对LVEF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鉴于此,临床上在对LVEF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合理控制其静息心率,并将静息心率监测作为常规监测项目,以进一步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静息入院心肌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中秋
心肌桥是什么病?
老年人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大脑静息态低频振幅*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藏在心里的“桥”
午间静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