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2022-04-21顾斌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提升策略初中

顾斌

【摘要】新课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应提高实效性,突出语言学科价值,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升。本文在对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之中,集中在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方面。根据语文教学表达能力培养现状,指出了主要问题,针对学生表达能力提升介绍了策略,包含营造想说和乐说的氛围、搭设各种表达平台、组织学生复述与分享、有针对性指导与训练等,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表达能力;提升策略

语文作为语言学科,一个作为核心的目标和任务是强化学生表达能力,使其可运用所学语言文字准确表达,促进交际能力提升。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忽视表达能力培养,以及培养缺乏有效性问题,故而需要改进。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对表达能力重视,然后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分析和研究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一、语文教学表达能力培养主要问题

(一)对语言表达重视不够

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对于表达能力培养重视不够,这是一个突出问题。教师教学围绕语言文字知识,还有训练与语文考试相关各种能力,虽然也涉及到语言表达相关训练,但是非常少,而且存在例行性进行,缺乏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导致表达能力训练实效性不强。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在没有引起足够关注与重视情况下,除了提供的表达机会有限,还有不能全面在教学中锻炼表达能力状况。学生语文学习中所积累的大部分是零散的知识,将其内化并自我表达的能力不足,语文教学缺少实际价值和作用,不利于学生发展。

(二)表达能力培养方式存在不足

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方式存在一定问题,首先表现在单一化,基本上都是机械围绕某个方面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表达。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机械枯燥,常常会使其丧失表达欲,不能积极加入,缺乏锻炼情况下表达能力难以实现预期提升。语文课堂上各种要求多,学生不敢轻易发言,对其表达产生消极影响。语文学习中出现不愿意表达,或者是因为害怕批评不敢表达,从而影响学生表达能力发展。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培养实践活动少,且形式不够灵活和多样。表达能力不可能瞬间提升,需要在长期训练中培养,搭设表达平台和组织表达活动不足,自然会导致学生表达能力不足。

二、教学中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策略

(一)营造想说与乐说氛围

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表达能力,首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比较活跃,想要表达和乐于表达。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营造能够调动学生,使其开口表达的良好氛围。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成为主体,以讨论和交流为主,教师主要负责引导,以精讲为主,让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实践探究与表达,既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还能促进表达能力提升,另外还可达到培养自学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目的。

语文教学既要让课堂保持良好秩序,又要减少对学生约束,使其具有一定自由,促使其在学习中积极发言,输出自己想法,在过程中锻炼表达能力,并有助于语文学习成效提高。教师与学生处理好关系,在平时要有耐心,正确看待学生不足,并宽容和激励。这种情况下学生愿意亲近教师,畏惧心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自然也就会在课堂学习中大胆表达,并将个人体会与想法说出来。轻松、自由、和谐、开放课堂氛围之中,学生表达积极主动性会更强,久而久之表达能力将提升。

(二)教学中搭设表达平台

语文教学中需要创造与提供机会,让学生多想和多说,教师做好引导,并要针对语言表达有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在实际表达中获取心得和锻炼能力,最终在过程中提升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以阅读教学中文章作者和背景介绍为例,过去课堂中这个部分由教师介绍,当前可改变这种模式,将机会交给学生。以《渡荆门送别》为例,要求学生提前搜集与作者与创作背景相关资料,整合相关内容和概括,在课堂中充当老师讲解,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教学活动参与度,并有助于理解诗词与起到锻炼表达能力作用。

教学中多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分享,也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进行表达,在促进学习成效与学习能力提升之外,协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说说文章中刻画的母亲形象。确保每个学生有表达机会,在过程中相互影响和学习,表达能力会逐步提升,还能强化分析与概括能力啊。或者提出各种探究性问题,比如作者是怎样将对母亲的热爱,以及对革命事业和劳动人民热爱结合起来的?谈谈在这个方面体会。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表达,深化对文章理解,且促使学生思考、探讨、表达。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之中,学生表达存在不准确和不恰当地方,教师应当及时指正,长期如此学生表达能力会提升。

(三)引导学生复述和分享

語文教学中培养表达能力,促进表达水平提升是关键,实际操作中可通过让学生复述训练表达能力。阅读中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或者是说说所联想到的事物,亦或者是分享自己的见解。思维会变得活跃,养成积极表达习惯,在过程中将吸纳的知识转化,促进各种能力提升,其中就包括表达能力。

以《藤野先生》为例,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找出文章中所写事件,同时用简洁的语言将其概括出来。亦或者是要求概括课文内容,学生概括中会存在不足,教师进行补充和更正,在过程中锻炼表达能力和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相关内容。

(四)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表达能力提升需要过程,是建立在长期让学生表达与积累经验,以及不断反思与优化中所获得的进步。基于此,教学要组织语言表达实践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激发参与实践活动兴趣,并使学生在主动投入中积极思考和表达,坚持一段时间后表达能力会有明显提升。课前5分钟用来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学生可提前准备,在课堂中进行天气播报,或者是讲一些近期社会特点,或者说说自己身上发生事情等。轮流进行,其他学生在别人表达中认真聆听,可提出疑惑和讨论。教师要指出学生表达问题,比如语义表达不准确、逻辑混乱等,使其进行自我纠正与优化,促进表达能力提升。

语文教学中组织辩论赛,或者是让学生演讲,亦或者是让学生依据所学编排剧目,在过程中培养表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表达能力训练既要在课内进行,又要拓展到课外,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既有助于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增强,并且起到比较好的锻炼表达能力的目的。

(五)有针对性指导与训练

学生表达能力存在差异,在教学中需要有针对性进行指导,以确保全体学生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了解不同学生在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有目的性地进行强化。有些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羞于或者不敢开口说,课堂教学中对于这类学生多提问,鼓励其分享,并正面进行评价和激励,以促使其主动表达。

部分学生表达能力低下,主要是因为思维能力差所造成的,故而在平时应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同时要有计划进行表达技巧训练。对于不同学生所出现的表达意思不清楚、缺乏逻辑性、用词不准确等问题,在教学中及时指正,以及做好相关训练。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升非常重要。当前可通过构建想说和乐说环境,在教学中搭设各种表达平台和组织语言表达实践活动,以及有目的性地指导与训练等,在不断锻炼中协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小琴.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的研究[J].2020.

[2] 祁东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策略分析[J].才智, 2017(24):1.

[3] 朱桂英.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下), 2017, 000(002):293.

[4] 徐意淑.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7):1.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提升策略初中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