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术后单次即刻膀胱灌注治疗低危膀胱癌的对比研究

2022-04-20李海南童宏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化疗

李海南,童宏华

(鹰潭市人民医院,江西 鹰潭 335000)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血尿,男性的发病率为女性的4倍,长期吸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为该疾病的常见诱因[1]。根据病理恶性程度,膀胱癌可分为低级别膀胱癌(低危膀胱癌)和高级别膀胱癌,其中低危膀胱癌如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通常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效果。目前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低危膀胱癌的有效手段,但低危膀胱癌是恶性肿瘤,术后也可能出现复发转移。化疗是预防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有效手段,对低危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即刻单次膀胱灌注化疗是目前预防其复发转移的方式之一[2],但化疗药物不同,疗效也不尽相同。

吉西他滨为嘧啶类抗肿瘤药物,抗癌谱广,对膀胱癌具有姑息性疗效;吡柔比星为半合成的蒽环类抗癌药,能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两者均是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但临床上吉西他滨和吡柔比星治疗膀胱癌的疗效仍具有一定争议[3]。本研究旨在对比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术后单次即刻膀胱灌注治疗低危膀胱癌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实施膀胱癌手术后的80 例低危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30 例,女10 例;年龄(61.93±5.89) 岁;疾病分类:上皮性肿瘤36 例,非上皮性肿瘤4 例。观察组中男29 例,女11 例;年龄(61.80±5.80) 岁;疾病分类:上皮性肿瘤35 例,非上皮性肿瘤5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超声检查,患者膀胱壁表面不规整,膀胱壁层次结构中断消失;经CT检查,患者膀胱壁局部增厚或向腔内突出肿块,肿块形态多样,可表现为菜花状、乳头状、不规则性;血尿且不伴有尿频、尿急、腰痛等症状。排除标准:存在膀胱癌家族史者;对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过敏者;曾使用足量蒽环类抗生素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单次即刻膀胱灌注化疗。指导患者排空膀胱,取平卧截石位,消毒会阴部,后经尿道插入双腔尿管,关闭引流袋,将灌注药物通过尿管注入患者膀胱内,注入后插上引流袋,在灌注过程中每15~20 min更换一次体位。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05,规格:10 mg)。将50 mg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与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充分混合,待溶解后注入患者膀胱腔内,关闭导尿管,保留1~2 h后开放导尿管,将药液排出,每周3次。观察组给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404,规格:1.0 g(以吉西他滨计)]。将1 g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与50 mL的生理盐水混合行膀胱灌注。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化疗后48 h内患者膀胱处无疼痛感,尿道无烧灼感,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化疗后48 h内患者膀胱处轻微疼痛感,尿道轻微烧灼感,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消失;无效:化疗后48 h内患者膀胱处有疼痛感,尿道有烧灼感,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仍然存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时间、无复发生存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单位:例(%)

2.2 两组治疗后疾病复发时间和无复发生存时间对比

观察组疾病复发时间和无复发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膀胱癌是指人体膀胱壁的上皮细胞发生癌变。

表2 两组治疗后疾病复发时间和无复发生存时间对比单位:个月

针对恶性程度较低的低危膀胱癌,通过早发现、早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患者生存率较高[4]。通常情况下,低危膀胱癌的治疗方案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但该治疗方式复发率较高,故膀胱癌患者在术后应及时在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以辅助、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5]。蒽环类药物是一类来源于波赛链霉菌青灰变种的化疗药物,该药物对治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6]。吡柔比星为半合成的蒽环类抗癌药,其药物作用机制为直接嵌入患者的DNA双链,抑制其DNA聚合酶,以阻止患者核酸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诱使肿瘤细胞死亡[7]。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时间和无复发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表明吉西他滨能延长低危膀胱癌患者的疾病复发时间和无复发生存时间。胡鹏和李纲[8]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分别使用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结果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患者的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采用吡柔比星治疗),该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采用吉西他滨对低危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灌注治疗较吡柔比星具有一定优势。这主要是因为膀胱灌注为局部用药,吉西他滨抗肿瘤活性强,在膀胱内药物浓度较高,与低危膀胱癌患者的膀胱壁直接接触,将药物局限在膀胱内,直接作用于肿瘤,可杀死患者膀胱内肿瘤细胞,对防止肿瘤向深层组织浸润或复发具有积极意义,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疾病复发时间和无复发生存时间[9]。本研究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吉西他滨相较于吡柔比星能更好地缓解低危膀胱癌患者膀胱处的疼痛感、尿道烧灼感和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吉西他滨为新的胞嘧啶核苷衍生物,进入人体后可被脱氧胞嘧啶激酶活化,其作用机制与阿糖胞苷抑制有关,即主要代谢物能够在细胞内掺入DNA,作用于G1/S期;除此之外,其对核苷酸还原酶也能够起到抑制作用,减少细胞内脱氧核苷三磷脂酸,起到抑制脱氧胞嘧啶脱氨酶、减少细胞内代谢物降解的作用[10]。通常情况下,药物的浓度越高,其抗肿瘤的效果越好[11]。吉西他滨在血液内的药物浓度较低,但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中,药物浓度和脂溶性较高,其局部用药的方式能保证该药物更容易渗入低危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消除其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对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12]。

综上所述,吉西他滨能更好地缓解低危膀胱癌患者膀胱处疼痛感、尿道处烧灼感和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延长其疾病复发时间和无复发生存时间,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膀胱癌膀胱化疗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得了膀胱憩室怎么办
circ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尿频尿急可能是膀胱癌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糖友小便带血,要警惕膀胱癌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