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NSE水平的影响

2022-04-20张程鹏申晋昌汤雪松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容积支气管动脉

张程鹏,申晋昌,汤雪松

(1新乡同盟医院 介入科,河南 新乡 453600;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 介入科,河南 新乡 453600)

非小细胞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放化疗联合方案是目前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方式,其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通过优化机架旋转的角度以及药物输出率,具备更高的肿瘤靶向精准度,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保护正常组织[1];而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直接于瘤体供血血管输注药物,能提高瘤体的血药浓度,强化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乡同盟医院收治的1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45~74岁,平均(50.69±3.87)岁;病理类型:腺癌14例,鳞癌15例,中央型肺癌13例,其他11例;TNM分期:Ⅰ期28例,Ⅱ期25例。观察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46~75岁,平均(51.12±3.46)岁;病理类型:腺癌16例,鳞癌14例,中央型肺癌11例,其他12例;TNM分期:Ⅰ期31例,Ⅱ期22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第9版)》中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3];②预计生存期≥6个月;③可耐受化疗药物。排除标准:①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④伴有胸腔积液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常规化疗:于第1、8 d静脉滴注30 min注射用吉西他滨1 250 mg/m2,于第1~3 d静脉滴注2 h顺铂注射液25 mg/m2;容积旋转调强放疗:采用旋转拉弧式适形调强技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共拉1~2个弧实现放疗计划,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危及器官剂量限制为食管≤45 Gy,双肺V20≤25%,平均肺剂量≤15 Gy,心脏V40≤20%,脊髓≤40 Gy。以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

1.3.2 观察组观察组接受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采用X射线血管造影机(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AXIOM Artis U),设置对比剂流速1~2 mL/s,患者行局部麻醉后穿刺股动脉,选择性插入支气管动脉,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确认肿瘤血管,观察肿瘤供血动脉的分支,将微导管越过肋间动脉,选择性进入支气管动脉,后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并检查肿瘤血管的分支,缓慢注入化疗药物:80 mg顺铂注射液+1 g氟尿嘧啶注射液+1 g注射用环磷酰胺+50 mg表柔比星,注入三丙烯微球1.5 mL,直至肿瘤染色以及肿瘤血管消失,结束后采用压迫器止血,后退出导管。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同对照组。以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

1.4 观察指标①CEA、NSE水平:于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采集两组患者的静脉血3 mL,离心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EA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NSE水平。②不良反应:统计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贫血、白细胞减少、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EA、NSE水平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CEA、NS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CEA、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CEA、NSE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CEA、NSE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NSE(ng/mL)治疗前 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 53 113.42±2.24 13.54±0.27a 28.27±1.87 13.01±1.01a对照组 53 114.01±2.38 20.01±0.38a 27.66±1.71 16.71±1.25a t 1.314 101.044 1.753 16.761组别 n CEA(ng/mL)治疗前 治疗2个周期后0.192 0.000 0.083 0.000 P

2.2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87%vs.26.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目前,临床常采用化疗方案联合调强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肿瘤进展。但常规化疗方案因局部控制率低,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方案能将化疗药物经动脉血管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肿瘤区域的化疗药物浓度可达到静脉化疗药物浓度的数十倍,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研究[4]表明,血清CEA、NSE水平与肺癌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肺癌患者的病情越严重,血清CEA、NSE水平越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的血清CEA、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可明显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内血清CEA、NSE水平,改善患者病情。分析原因在于: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可将化疗药物通过支气管注入患者病变部位,有效提高肿瘤组织内的药物浓度,使化疗药物最大程度地发挥灭杀肿瘤细胞的作用,进而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内CEA、NSE含量[5]。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则将动态多叶光栅与弧形治疗相结合,用旋转射束来优化剂量分布,可于短时间内在患者肿瘤组织分布高剂量,进一步提高对放疗靶区的精准度以及剂量的均衡性[6]。故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联用效果更佳,可更显著地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控制肿瘤进展。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较好,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可明显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EA、NSE水平,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容积支气管动脉
足部血管解剖及其变异
超声自动容积扫描系统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现状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成年男性脐动脉的应用解剖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巧求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