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综合育人为导向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与评价
2022-04-20魏辉
魏辉
【摘 要】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①育人理念的普通高中《美术》②实验教材鼓励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使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联系与整合,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材给了授课教师更大的自主创新教学设计空间。一堂好的美术鉴赏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参与教学活动,提升综合文化素养。
【关键词】空间设计 科学探究 爱国情感 艺术实践 审美判断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堂好课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而且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前组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参与美术鉴赏环境设计、体验鉴赏过程、进行艺术创新实践以及撰写鉴赏评价,获得创造性技能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拓展。2021北京市中小学美术学科聚焦课堂、美育推进展示活动中一堂题为“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1]的美术鉴赏课在整个教学环节设计上充分凸显了教师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文化育人的教育实践理念和创新性教学方法。
一、教学环境营造: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空间设计意识培养
在本节美术鉴赏课的课前准备阶段,授课教师和全体学生就如何在有限的教室空间环境中营造更加广阔的绘画艺术鉴赏感知空间,以及本节课所要重点赏析绘画作品的展示方式、观览路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布置教室授课空间环境,以美术馆展览空间环境设计为借鉴依据,创造性地布置了一个同心圆式的内外“双向视点”绘画艺术鉴赏感知空间,即在授课教室中分出两组“学生讨论区”,并且将这两组“学生讨论区”分别设置在“绘画作品展示台”和“中国传统绘画经典作品展示墙”以及“中国古代传统经典雕塑陈列柜”的中间位置,由此形成一个以“绘画作品展示台”为圆心,正反两个视点方向进行绘画艺术鉴赏的同心圆式观览路径,从而营造了一个可以对绘画作品进行“近赏”的区域观览空间和一个“远观”区域观览空间,充分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绘画艺术观看视域(见图1)。
这样的教室空间环境设计为全体学生进行绘画作品鉴赏提供了便利,同时授课教师也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对主题性空间环境的自主设计意识和参与实践能力。
二、“美术馆之旅”: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
“美术馆之旅”是该节美术鉴赏课課堂教学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教师首先通过教学演示屏向学生展示了当代艺术家徐冰先生创作的一组装置艺术作品。该作品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丝网、棉花、树枝、树叶等普通材料在毛玻璃上拼贴完成的一件山水形象光电装置艺术作品。教师通过当代装置艺术展示的形式,以一种更加生活化的视觉艺术作品欣赏导入新课教学,并随即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件装置艺术作品,再将此件装置艺术品与下面我们将要在校园虚拟美术馆中看到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进行艺术对比,并回答相关问题。”教师的提示立刻引起了全体学生对黄公望山水画《富春山居图》的好奇心。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以美术馆导游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虚拟美术馆中欣赏了《富春山居图》,并且组织学生一起讨论黄公望的这幅山水长卷与当代装置艺术的山水作品在艺术空间营造上的不同之处,重点考查学生由“三维装置艺术空间”到“二维绘画艺术空间”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同时,通过课件演示的方式讲授了中国画作品赏析的几个关键问题:(1)长卷绘画作品的观览方式一般是在几案上进行近距离艺术欣赏;(2)欣赏长卷绘画作品时对手卷的“左展右收”代表着艺术时空的转换;(3)长卷绘画艺术创作具有“移步换景”的图像叙事艺术特征,其艺术创作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同样具有普适价值。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虚拟美术馆的“观览之旅”,完整地欣赏了《富春山居图》的3D艺术呈现图像,感受了一次穿越时空与古代画家对话的视觉艺术文化体验之旅。
授课教师通过虚拟美术馆的观览之旅向学生们展示和强调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虚拟现实科技的交互融合,凸显现代科技对古代绘画艺术的全新呈现方式,鼓励学生在通过虚拟美术馆欣赏古代绘画作品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思考和探索,树立创造更多现代科技与古代艺术欣赏结合进行知识探索和科学实践的远大理想,创造未来时代更加丰富的绘画艺术观览和体验方式。
三、“长卷细赏”: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
“长卷细赏”是该节美术鉴赏课教学的重点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在教室中间的绘画作品展示台上近距离欣赏《富春山居图》的高仿复制品,引导学生按照“左展右收”“移步换景”的观览方式进行长卷绘画作品鉴赏。在展开画卷之前,教师特别叮嘱学生:“虽然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幅《富春山居图》的高仿复制品,但是我们必须遵守观览古代绘画经典作品的行为规范。”教师首先要求打开画卷的学生戴上手套,所有学生在欣赏画作过程中都要遮挡口鼻,防止直接呼出的气体损伤画作(因为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学生戴着口罩,可以代替捂口鼻)。另外,教师叮嘱学生在观览过程中切忌用手触摸画作,要保持对古人绘画作品的敬畏之情和对古人劳动成果的基本尊重。在带领学生鉴赏绘画作品之前,授课教师提出的上述观览要求,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学课堂贯穿道德品质教育的课程思政育人文化理念,为学生的人生成长树立了良好的行为规范。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以顺时针方向一字列队有序观览,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品观览行为规范,同时就该作品跋文的语意内容、其书写位置与画面构图的关系、绘画皴法的笔墨造型特征等基本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识读和讨论《富春山居图》的跋文内容,再次唤起了学生们的古汉语阅读理解思维。教师重点解读了该作品跋文中“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一句,强调画家创作过程之不易,希望学生们在今后欣赏古代绘画作品甚至是任何艺术作品时都要对作者的创作成果保持敬畏之心和珍爱之情。接下来,重点解说《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卷”和“无用师卷”背后的故事,讲述《富春山居图》的多舛命运以及《富春山居图》两段绘画作品所凝结的海峡两岸人民对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和深情期盼。事实上,现阶段我们对《富春山居图》绘画作品完整合璧的期盼,就是14亿中华儿女对祖国完全统一的美好精神期盼。
四、“游山活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
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在其画论著述《林泉高致》中讲道:“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之为得。”[2]在该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迁想妙得”式的艺术想象、设计构思,集体参与创作完成一件山水装置艺术作品,并且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愉快的“游山体验活动”。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美术馆之旅”中所看到的装置艺术作品,然后依据自己在《富春山居图》“长卷细赏”过程中对山水画艺术创作形式和绘画意境的理解,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多种综合材料,共同探讨、共同设计、共同创作完成一组如中国古代画论中所讲到的、具有“可游、可居”艺术情境的当代装置山水艺术作品。这项艺术创作活动是教师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思维、集体探究并亲密合作进行艺术创新设计和动手制作的教学组织活动。在具体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学生们综合运用塑料泡沫板、包装纸、乳胶漆、棉花、草枝、树叶以及绘画颜料进行形象化、艺术化的造型样式设计和拼贴组合实验。创作过程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艺术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合理、节约利用资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进行课堂艺术创作实践的思想意识和人文情怀。创作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多学科知识进行创意表达,比如,需要运用物理学知识的结构稳定性设计和数学的测量计算、图形组织以及绘画色彩、情感美学等基本学科知识。通过团结协作,学生最终成功创作完成了一件形式特别且颇有创意的现代山水形象装置艺术作品(见图2),体现了集体参与艺术创作实践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在两名学生的古筝伴奏和诗朗诵的伴随下,学生们非常高兴地游走在自己亲手制作完成的当代装置艺术作品“山水世界”之间,体验了一次愉悦且有声有色的“游山活动”。
图2 “山水世界”的创作
“游山活动”教学环节为全体学生创造了一次丰富多彩的课堂藝术实践活动参与机会,是对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设计、共同动手协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其艺术创作体验既是对前两个教学环节所学知识的总结巩固和创新运用,又是激励学生人文情怀、提升其艺术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考查。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之前“长卷细赏”的“可行、可望”艺术感知状态逐渐过渡升华到“可游、可居”的艺术体验状态,实现了如郭熙山水画论所言的深层艺术体验和感知。
五、“写出感想”: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审美判断能力培养
“写出感想”是本节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授课教师考查学生对《富春山居图》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的直接评估手段,同时还是教师考查教学成效、收集反馈意见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本节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要求每位学生就本节课对《富春山居图》的鉴赏活动写出一篇200字以上的艺术鉴赏课堂感想,谈谈自己对该作品的艺术审美评价、历史文化理解课堂学习感受,然后上传至“云课堂”供大家交流学习。
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笔者联系授课教师得到几则学生在该节美术鉴赏课上的学习体会和艺术小评论,文章鲜明地反映出学生对这节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思想认知和他们艺术审美判断能力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理解能力的升华。在此援引一篇如下。
今天的美术鉴赏课老师带领我们观赏了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感受了富春江的美景,让我们重新了解了这幅名画的气质和内涵。老师在课堂上带领我们参观了虚拟美术馆,感受运用现代科技展示古代绘画作品的艺术魅力。在我们欣赏绘画作品时,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护画家作品,尊重画家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观看习惯,做一个品德高尚的文明人。在欣赏作品时还有同学的古筝伴奏,真是太好了!最有趣的是我们大家一起动手制作完成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山水装置艺术作品,参与艺术构思和制作的感受真是太棒了!我不禁为古代画家对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而惊叹,也为古人画作的艺术境界而陶醉。
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总能留给人们多角度艺术欣赏和多元文化解读的空间,《富春山居图》一课通过“美术馆之旅—长卷细赏—游山活动—写出感想”教学环节的设计,阐释了中国画长卷艺术鉴赏的基础知识和中国画笔墨、构图以及绘画意境审美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对绘画作品的“艺术感受—赏析理解—创新制作”过程中进行审美感知、艺术鉴赏和创意实践,实现了多学科知识跨界融合的教学实践目标,促进了学生综合思考问题和协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宗贤.美术·美术鉴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28-49.
[2] 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210.
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VFA180003)子课题“美术学科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研究”(项目编号:VFA180003-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在站博士后)
责任编辑:赵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