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位水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对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2022-04-19徐香梅

大医生 2022年5期
关键词:宫素球囊小剂量

徐香梅

(蕲春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湖北黄冈 435300)

部分产妇因母体或胎儿原因需在妊娠晚期采取人工终止妊娠。引产术是足月妊娠产妇有效终止妊娠的方式,主要是在产妇临产前扩张宫颈,诱发宫缩而促进胎儿的娩出。相关资料表明,足月妊娠引产可促使产妇避免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所致的不良预后,同时胎儿可尽早脱离不良的宫内环境,从而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1]。目前认为,宫颈成熟度对于引产的成功率有着决定性作用,故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的方法可提升引产的成功率[2]。缩宫素静脉滴注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促进宫颈成熟的方法,但长期的实践表明,因个体的差异性,较多产妇对缩宫素并不敏感,单一用药引产效果欠佳,甚至造成子宫强制性收缩[3]。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低位水囊在引产中得到应用。低位水囊是一种无菌硅胶球囊,可对子宫下段及宫颈产生机械性压迫,促进宫颈成熟而达到引产的目的[4]。为进一步提升引产疗效,本研究对104例产妇进行研究,分析低位水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蕲春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参照组产妇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9.53±2.82)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51±1.22)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1.92±0.63)次;体质量49~70 kg,平均体质量(55.78±6.22)kg。研究组产妇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9.76±2.89)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7±1.15)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2.07±0.67)次;体质量48~70 kg,平均体质量(55.91±6.28)kg。本研究经蕲春县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有引产适应证;②无引产禁忌证;③均为单胎头位;④宫颈Bishop评分≤6分;⑤无药物过敏史及使用禁忌证。排除标准:①伴有头盆不称;②伴有瘢痕子宫;③伴妊娠期并发症;④伴严重内科疾病;⑤存在阴道分娩禁忌证;⑥骨产道异常者。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产妇行小剂量缩宫素治疗。取缩宫素(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474, 规 格:1 mL∶10 IU)2.5 IU, 与50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0.5%)充分混合均匀后静脉滴注。起始滴速为4滴/min,每隔10~15 min成倍数增加滴速,最大滴速40滴/min。若2 h后未发动有效宫缩,则先降至30滴/min,再于注射液中加入2.5 IU缩宫素(浓度为1%);10~15 min后调至滴数40滴/min,维持8~12 h/d。若未临产,第2天重复,最多用药3 d。研究组产妇行低位水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治疗。嘱产妇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后置入扩阴器暴露宫颈;沿宫颈管置入球囊至宫腔,向球囊置入4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轻轻外拉球囊,使外球囊置于宫颈口外;分别向外球囊、内球囊注入8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确定球囊固定后固定导管。嘱产妇需卧床休息30 min,后可自由活动,密切监测胎心、阴道流液、宫缩等情况。若宫口开大,则水囊掉落;若阴道流水、流血或胎心异常,则需随时取出水囊;若24 h后产妇未临产,则取出水囊,予以缩宫素静滴引产(用药方案与参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根据治疗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制定促宫颈成熟效果评价标准[5]。显效:24 h后宫颈Bishop评分增加≥3分,或24 h内分娩;有效:24 h后宫颈Bishop评分增加≤2分;无效:24 h后宫颈Bishop评分较治疗前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构成情况。主要从阴道分娩、剖宫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③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情况。主要从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3个方面进行评价。④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主要从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3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发症发生率=各项并发症发生的例数/总例数×100%。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比较 研究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分娩方式构成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分娩方式构成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表3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引产至临产时间(h) 第一产程时间(h) 产后2 h出血量(mL)研究组 52 22.56±6.58 6.67±2.06 135.66±24.15参照组 52 33.85±8.67 8.34±2.43 147.03±29.88 t值 7.480 3.780 2.134 P值 0.001 0.001 0.035

2.4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分娩观念的改变,加之临床对自然分娩的大力推广,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不断增加,同时足月妊娠引产数量也不断增多,故需寻找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宫颈成熟是妊娠引产成功的重要前提,作为一种自然临产前的生理变化,可促使宫颈变软、缩短且抗张能力下降,促进胎儿的娩出。目前临床常用的引产技术包括药物引产及机械引产。缩宫素是一种常用的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可作用于宫颈和宫体的缩宫素受体,刺激子宫平滑肌,提升子宫收缩力及收缩频率;但宫颈内缩宫素受体较少,起效慢;部分产妇用药后出现不规律宫缩,甚至诱发宫颈水肿痉挛而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破裂等风险,对母婴安全造成威胁[6-7]。

低位水囊属于机械性引产方法,主要是将水囊置于宫壁与胎膜之间,对宫颈形成压迫,促使子宫反射性收缩,加快宫颈的软化和变短;同时诱导宫颈内前列腺素的释放,促进宫颈成熟;还能增强宫腔内压力,诱发子宫收缩,促使产妇在短时间内进入产程活跃期,缩短产程[8-10]。本研究将低位水囊、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联合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结果发现该组(研究组)产妇促进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参照组的82.69%;研究组用药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均短于参照组,说明联合引产可取得更为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并加快产程。低位水囊主要是通过外加机械性压力而诱发子宫收缩,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应用时可从不同的途径产生促子宫收缩的效果,从而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强化引产效果。在既往的研究中,王月兰等[11]研究发现,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单一缩宫素组60.00%;联合组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均短于单一缩宫素组,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联合引产可加快宫颈成熟及分娩的进程,达到显著的引产效果。该研究中还指出,低位水囊置于宫腔后分离蜕膜和胎膜,促进溶酶体膜磷脂酶A2的漏出,并催化磷脂释放花生四烯酸,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刺激子宫收缩;注水的水囊可使得宫腔膨胀,增加垂体后缩宫素的释放而提升缩宫素的阈值浓度,从而发挥较强的促进子宫收缩的功效。

自然分娩是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提倡的分娩方式,但我国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剖宫产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剖宫产率为21.15%,低于参照组40.38%,说明联合引产可降低剖宫产率。联合引产可发挥更为显著的促宫颈成熟、促子宫收缩、缩短产程等效果,从而保障阴道分娩的安全,减少中途转剖宫产的情况。有研究发现,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7.54%,低于参照组48.75%,说明联合引产可改善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12]。

研究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参照组17.31%,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参照组,说明联合引产可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预后。联合引产可降低分娩过程风险因素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江萍[13]研究发现,联合引产可将单一缩宫素组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由14.81%、7.41%降低至无发生,强调联合引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引产安全,与本研究结果近似。

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缺乏对远期疗效的随访,不符合多角度、多层次观察的试验特点。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通过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增加对比药物或与其他中心联合试验等方法进行改进,进一步深入揭示低位水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对于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低位水囊通过机械性压迫和刺激可促进宫颈成熟,小剂量缩宫素可提升子宫收缩频率及收缩力,联合应用时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达到更为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的效果,从而取得到良好的分娩预后。

猜你喜欢

宫素球囊小剂量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Meta分析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卡孕栓与麦角新碱分别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药物球囊 冠心病治疗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