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穿刺活检联合癌胚抗原、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2022-04-18黄虎邢雅昶韩星伟程环
黄虎,邢雅昶,韩星伟,程环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1检验科,2骨科,3神经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1],早期肺癌症状隐匿,较难发现,且缺乏特异性症状[2]。肺部组织血管较为丰富,存在恶性病变时,细胞极易向周边转移,并且发展极为迅速,因此大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发展至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3]。临床中肺癌的诊断依旧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为了获取有效的样本,病理检查时必须进行侵入性操作,如支气管镜或手术切除经皮穿刺等[4]。大多数患者对恶性肿瘤存在较明显的恐惧心理,可能会拒绝或不配合检查,最终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目前临床上提倡采用血清学检测对肺癌进行筛查[5],但单一检测灵敏度较低,且肺癌的血清标志物筛选尚存在一定的争议[6]。将CT技术应用于肺癌组织的局部穿刺活检虽然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但是反复穿刺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反复扫描[7],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因此,尽量降低机体的辐射剂量在CT引导下肺组织穿刺活检中具有重要意义[8]。本研究探讨了低剂量穿刺活检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纳入标准[9]:①经术前检查诊断出肺内结节、肿块;②未接受过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④年龄>60岁。排除标准[10]:①经检查存在较严重的出血倾向;②一般状况差,无法耐受穿刺活检手术;③术前检查显示肺部肿块与周边血管关系密切,无安全进针途径;④肺功能较差或伴有剧烈咳嗽;⑤合并严重感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50例患者,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23~78岁,平均(61.7±4.12)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和检测方法
1.2.1 CT 引导下肺组织低剂量穿刺活检 由同一组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操作,采用16G自动活检切割针进行穿刺,手术前,仔细查阅患者的相关影像学检查资料,确定患者的局部病灶及术中所需的手术体位。根据CT影像检查结果,对术中所需穿刺活检的进针角度、深度和穿刺道进行设计并进行手术操作。管电流设定为30 mA,术中CT下的扫描探测厚度设定为4 mm,每圈0.5 s,层厚设定为4 mm,观察患者术中的肺窗及纵隔窗。
1.2.2 血清学指标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水平。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CT引导下肺组织低剂量穿刺活检的射线剂量及图像质量。①射线剂量评估[11]:根据术中预先设定的扫描条件,自动计算体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imetry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测量并计算穿刺活检过程中的图像信号噪声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具体方法[12]:测量病灶中心层面降主动脉感兴趣区的CT值;测量同层面脊柱旁肌肉和胸前空气感兴趣区的CT值;以降主动脉血管内的CT值作为信号强度,胸前空气的噪声标准差作为CT活检穿刺术中的背景噪声。测量3次取平均值。SNR=信号强度/背景噪声;CNR=(术中穿刺测得的局部信号强度-穿刺部位相邻的脊柱旁肌肉CT值)/所取部位的背景噪声。②图像质量评估[12-13]:由3名临床医师对获取的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允许调节窗宽、窗位)。根据图像显示的肺纹理、肺内病灶情况进行分级:0级,图像显示清晰且无穿刺针及其他组织结构伪影;1级,图像显示比较清晰且存在少量的穿刺针及其他组织结构伪影;2级,图像显示一般且存在中等程度的穿刺针及其他组织结构伪影;3级,图像显示比较差且存在较重的穿刺针及其他组织结构伪影。
比较肺癌患者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水平。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CEA、CYFRA21-1检测和低剂量穿刺活检单独及三者联合对肺癌的诊断价值。CEA正常参考值为0~5 ng/ml,CYFRA21-1正常参考值为0~3.30 ng/ml。分析穿刺活检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各检测方法诊断肺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0.4表明一致性较差,0.4≤Kappa<0.6表明一致性一般,0.6≤Kappa≤0.8表明一致性较高,Kappa>0.8表明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引导下肺组织低剂量穿刺活检结果
图像质量均达到进行穿刺活检的要求,且穿刺均顺利完成,成功率为100%,无穿刺失败情况。图像 SNR和 CNR分别为(23.14±8.43)和(21.12±6.07),CTDIvol为(2.14±0.24)mGy,DLP为(127.13±9.07)mGy·cm。
2.2 病理诊断结果
150例患者中,肺癌患者112例,病理类型:腺癌53例,鳞状细胞癌19例,小细胞癌27例,腺鳞癌13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8例,其中肺炎19例,肺结核12例,炎性假瘤5例,尘肺2例。
2.3 血清CEA、CYFRA21-1水平的比较
肺癌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肺癌患者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CYFRA21-1水平的比较(ng/ml)
2.4 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癌的诊断效能
CEA、CYFRA21-1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0.112、0.160,P>0.05),低剂量穿刺活检对肺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38,P=0.040),低剂量穿刺活检联合CEA、CYFRA21-1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930,P<0.01)。低剂量穿刺活检联合CEA、CYFRA21-1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最好,灵敏度为98.21%,特异度为94.74%,准确度为97.33%。(表2、表3)
表2 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对照
表3 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2.5 并发症发生情况
穿刺过程中出现气胸9例,出血4例,针道渗血6例,咳血2例,轻度胸膜反应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24/150),经对症处理后均显著好转。
3 讨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是目前临床中筛查和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简单、经济且快速的特点[13],但存在多种因素干扰,且单一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准确度较低,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研究采用CT引导下肺组织低剂量穿刺活检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帮助临床医师对肺癌病灶进行精确定位、诊断,有利于排除假阳性或假阴性[14]。
本研究通过降低管电压和控制管电流等多种方式降低辐射剂量,帮助术者明确穿刺针的路径,在CT引导下对针尖和肺部组织局部病变之间的关系做出精准判断,间接降低了患者在反复扫描定位过程中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显示,图像质量均达到了进行穿刺活检的要求,且穿刺均顺利完成,成功率为100%,无穿刺失败情况。进一步对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CTDIvol为(2.14±0.24)mGy,DLP为(127.13±9.07)mGy·cm,与马延贺等[15]报道的(2.03+0.33)mGy和(126.01+11.48)mGy·cm无差异(P>0.05);本研究中图像SNR和CNR分别为(23.14±8.43)和(21.12±6.07),与马延贺等[15]报道的(22.17±14.21)和(20.58±13.94)无差异(P>0.05)。说明低剂量扫描有利于对肺部组织特殊部位的病变进行精准定位。同时,通过扫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窗位、窗宽的调节[16],消除了CT扫描过程中活检针金属伪影。虽然低剂量扫描的图片不够清晰,但是能够帮助术者顺利完成穿刺,而且能够对肺内血管病变及肺大泡等肺内病变实性成分进行观察和区分,最大程度地降低术中气胸和出血的发生风险。
研究发现,CEA和CYFRA21-1均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均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P<0.05);低剂量穿刺活检联合CEA、CYFRA21-1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最好,灵敏度为98.21%,特异度为94.74%,准确度为97.33%。这是因为联合检测避免了单纯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不足[19]。低剂量穿刺活检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够准确识别局部病灶的形态、大小,提高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低剂量穿刺活检联合CEA、CYFRA21-1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较好,优于单独检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