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策略初探
2022-04-18王菁
王菁
摘 要: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业负担进一步减轻,但是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思维模式。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习作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习作单元教学。文章将从“双减”理念下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策略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广大教师充分做好习作单元教学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习作单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6-0034-04
目前小学语文应用到的教材内容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其中统编版教材中添加了习作单元部分,注重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统编版教材中的习作单元也是新添加的部分,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缺乏一定经验,还需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探索,要有效创新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使得习作教学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结合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实际状况,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 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单元教学的具体教学模式
“双减”教学理念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为了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需要注重对相关写作方法的掌握和有效应用。
(一)从精读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
小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添加习作单元部分,就是要从小学阶段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对语文写作有全面认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步灌输一些精读课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要求,进行课文的有效设计,对精读文章中重要的表达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写作技巧。学生可以在精读课文的学习中掌握对应的写作要点和写作方法,学习精读课文时,能够带着习作任务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课文中寻找写作中需要应用到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讲解精读课文时,可以将讲解的重点放在重要段落上,对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充分掌握和灵活应用。例如,在学习精读课文时,可以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学习四年级精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和《海上日出》这两篇文章时,因为都是游记题材的,教师在对这两篇文章进行讲解之后,应对文章中写景方面应用到的表达方法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对表达方法的应用进行掌握,掌握作者是如何利用写作方法将景物描写出来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跟随父母出游的经历和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参考文章中应用到的写作方法描写出来。在《海上日出》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中,作者对日出升起的那一段描写得非常细致,有颜色和亮光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将作者在写景方面应用到的重点词汇进行理解和掌握,其中描写太阳方面用到“直射”和“灿烂的亮光”,词语的应用非常恰当,学生在了解作者写景方面应用到的方法,就可以掌握写景方面的写作顺序,学会一定的写作技巧。
(二)构建写作大纲,理清写作思路
在对精读课文进行学习之后,让学生针对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吸取建议,能够初步对课文的主要写作方法和顺利有大概的了解,也就能在写作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基本的写作大纲和框架,开始真正的写作过程。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将习作单元掌握到的对应写作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中,需要教师在进行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讲解过程中,针对每一篇课文构建基本的写作框架,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对框架的构建有一个大概理解,学生在写作方面也相应的学会构建一个基本的框架,使得整体的写作思路比较清晰,然后进行对写作方法的灵活应用,学生的写作水平会相应提高。
例如,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中有“写清楚一件事情”,學生在描写一件事情时,能够将所要描述的事情表达清楚,让人读完之后可以知道写的是什么事情。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写作练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对应的情境或者是场景,这样让学生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对象。有一篇口头作文是提供了两幅图画,通过对图中内容的了解,描述出对应的事件内容,第一幅图展示的是运动会的跑步比赛,第二幅图是一家人给老人过生日,学生看了这两幅图之后,都能够看懂画面中的内容,或者是有的学生有过类似的经历,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情境,让学生将画面的内容表述出来,根据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编写图画中的故事,这样学生想象的空间就比较大,写出来的内容也比较丰富。然后让学生根据“写一件事”的参考标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应用单元中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将自己所要描写的事件写下来。另外,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在习作例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需要教师将写作顺序和方法的应用给学生搭建基本的思维框架,理清写作过程中的基本思路,让学生对写作方法可以灵活应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在写作过程中同时将心理、动作方面的词汇应用上,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加生动和具体。
(三)善于积累写作经验
在写作单元写作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习作例文进行学习,将习作例文完全“吃透”,对习作例文充分分析和理解,教师在习作例文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作者写作方法的应用进行掌握,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表达方法进行模仿练习。习作例文的学习,要对旁批部分进行分析和理解,让学生可以反复思考,要从多个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应用写作方法的。例如,在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学习中,要求是结合中心思想写作,就是需要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将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描写清楚,让人阅读之后可以知道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要遵循一定的写作顺序,将需要表述的事情描写详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比较生动。其中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要对旁批部分充分了解和分析,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大概了解和掌握,对文章中应用到的并列结构理解,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描写,将重点的部分描写具体,以《小站》这篇例文为例,让学生掌握作者是如何细致化地描写小站的,其中采用的是递进式的一种方法。
(四)多元化评价习作内容
在习作单元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会写相应的作文,这里就需要教师针对单元习作的特点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重点对学生在习作中应用到的表达方法进行评价,判断学生是否对表达方法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奇妙的想象”这单元习作的时候,教师针对学生在习作中应用到的表达方法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习作,学生对习作题目和内容进行评价,说出谁的题目更有趣,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修改学生习作中不足的地方,让学生引起注意。另外,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习作进行评价,将对方习作上的优点画出来,互相评价,这样学生也就可以学习到对方习作的优点,对自己的写作也会有很大的启发。
二、 “双减”下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的策略应用
“双减”下,小学语文统编版习作单元教学需要进一步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习作单元的教学工作需要做好教学设计,这样才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习作单元教学策略的应用则是需要结合习作单元的特点,把握日常教学的方向。
(一)明确教学定位
习作单元的教学设计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和素养,要教师能够对每一章节的习作独特性充分了解,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同时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教师需要在习作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定位,对习作单元的基本编排特点了如指掌,明确教学目标,这样也会使得习作单元的教學更加明确,有方向。
习作单元的习作例文教学都是为学生的习作做铺垫进行设计的。当学生在学习完习作单元文章之后,可以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和方法,为学生的习作练习奠定一定的基础。例如,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是学习观察类的习作,其中有两篇精读课文都是观察类的文章,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其中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搭船的鸟》这篇精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分析和掌握作者如何应用观察法,通过观察翠鸟的外形和动作进行描写,观察的过程也不是随便观察,也是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从观察翠鸟的羽毛、嘴巴和动作方面,将观察到的内容描述出来,在学习翠鸟动作的描述时,作者用到了“冲、飞、衔、站、钻”几个词语进行表述,将翠鸟在捕鱼时细致的动作描述出来,观察的过程也是有目的性的。动作的顺序、动作的细节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的重点和观察的方法,观察过程中需要重点观察哪些部分等,这些都是观察环节需要十分重视的。还有《金色的草地》这一课的学习中,作者对草地的描写如此细致生动,说明作者观察得很仔细,作者分别从早上、中午和下午观察草地的变化情况,通过草地的变化从中体会到乐趣,其中作者观察到的草地的变化主要是蒲公英花的开合,说明作者对事物的变化情况观察得非常细致。还有《故乡的杨梅》习作中,其中作者是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的,不仅用到了眼睛观察,还用到了鼻子闻,用耳朵听,从多感官方面体会到的内容进行描写,在描写过程中应用到的写作方法也比较丰富,整篇文章也比较有趣和生动。
(二)合理分配习作单元的教学时间
在习作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进行有效设计,安排好整个教学课时。当学生每学到一个习作单元就需要学习一个新的习作类型,这对学生来讲属于一个新的挑战。因此,需要在学习每一个习作单元过程中,构建基本的框架,理清文章的思路,这样才能够快速掌握习作方法。一是构建问题框架,在学习一个新的习作内容时,首先需要构建一个问题框架,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例如,在学习《麻雀》这一篇文章时,需要设计问题:①对文章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所做的事情进行整理;②概括整篇文章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③对故事的结尾进行重新编写。例如: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清楚一件事情”,因此,实际的教学中,就需要针对所写事件对写作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将文章中发生的事件整理出来,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对文章思路进行整理。这样在完成对相关问题的回答之后,学生也就大概了解了作者所写的文章内容,了解了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方法和思路,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也会自己首先构建一个写作框架。二是利用思维导图搭建策略,习作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将文章中的策略部分搭建一个框架,可以为学生的习作准备相关的材料,对习作的内容组织有一定的参考,这样学生在习作中也会有一个清晰的思维框架,同时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可以将文章中思路清晰地整理出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太阳》一文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将文章的思路整理出来,围绕描写太阳的思路进行整理,让学生对文章中的说明方法有效应用,搭建一个基本的策略框架,这样会对学生的整体思路有一定的启发,然后让学生将文章中应用到的说明方法应用到对事物的描写中。三是设计对应的情境,让学生针对性训练,当练习一个新的习作命题时,学生有时没有任何思路,不知道如何下笔来写,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对应的情境,学生的思路就会被激发出来,有了基本的写作思路,基本的写作框架也就构建起来了,学生就可以将学习和整理到的所有资源应用到写作中,对说明文的学习,则需要掌握有关说明文中作者应用到的写作方法,然后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中,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之后,通过为学生提供对应的情境内容,勾起学生的思维,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畅通,对学生的写作思路会有一个基本框架。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中,其中一个单元描写的是秋天,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小报的方式进行内容编辑,学生就比较乐意观察秋天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特点,积极投身到秋天事物的记录中。对习作的安排,可以用“我最爱的萌宠”为题目,这就需要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宠物,或者是有的同学家里就养着宠物,让学生在课堂中将自己的宠物介绍给同学,可以展示宠物的图片,在实际的习作中,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例文中学习到的相关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应用到写作中,可以从宠物的外形特点、习性和生活趣事方面进行细致描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比较生动和有趣。
(三)有效整合习作资源
在习作单元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整个单元的文章学习都是建立在习作的基础上,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将习作单元的例文作为一个资源库进行整合,将所有的资源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好整合,调整课堂教学顺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应用到整理的习作资源,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时,主要是一些说明文文章,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则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在掌握对应的说明方法之后,要在描写某一事物时灵活应用这些说明方法。因此,在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时,需要对学习顺序进行调整,先学习精读课文《松鼠》,这一篇说明文是将科学与艺术有效融合起来,而且文章中内容表达也是采用文学语言,更加生動和准确,应该将该篇文章作为第一要学习的,学生更容易理解。然后接着学习例文《鲸》,这两篇文章都是描写动物的,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对内容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将文章中描写鲸的特点的信息提取出来,包括鲸的外形、捕食和繁殖等,对写作方法进行总结,其中应用到的做比较、列数字的写作方法十分重要,让学生快速掌握对应的写作方法。在学习完两篇描写动物的文章之后,让学生开始练习,可以以《白鹭》这篇文章作为参考进行学习,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个事物,将其特征描写出来,应用到之前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和思路,这样才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还有对《太阳》这一篇文章进行精读学习,掌握文章中应用到的说明方法,分析作者在写作中如何应用各种写作方法,学生以这样的思路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更加清晰。
最后一步,则是要学生进行习作练习,结合要求“介绍一种事物”,学生就可以将学习和整理到的所有资源应用到写作中,加强对写作方法的应用,然后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中,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习作资源,学生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应用到整理的资源,写作过程也会比较顺利。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统编版习作单元部分的设置注重让学生逐渐对写作有基本认识,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在整个习作单元的教学中,需要将一个单元作为整体进行教学,为最后的习作学习奠定资源基础,这样就会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写作过程就比较顺利。
参考文献:
[1]谭雪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研究[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1.
[2]王雅萱.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
[3]廖艳燕.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4):30-31.
[4]陶伶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分析[J].新作文,2021(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