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编版教材的课堂提问技巧探索
2019-09-18蔡玉燕
蔡玉燕
摘 要: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与学相互沟通的一座桥梁,大量存在于每天的教学中,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课堂。因此,掌握课堂提问技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以一年级语文课文为例,分析了基于统编版教材的课堂提问技巧:课堂提问立足于知识切入点及其重难点、学生最近发展区、把握提问时机、课堂提问清晰准确、循序渐进、及时评价反馈及建立立体多维的提问形态等。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教学提示,或对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课堂提问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训练学生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也是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侧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在每天的教学中都是大量存在的,可以说贯穿了整个课堂,掌握课堂提问技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课堂提问立足于知识切入点及其重难点,具有导学性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是“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应以语言运用为中心,不是语法分析、词语讲解,在大量的阅读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在建构主义环境下完善教学设计,将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具体教学目的和内容,探明课文的“关键处”“可疑处”“蕴疑处”,据此确定提问的中心,同时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做充分的估计,使提问中心与其相适应,才能让学生始终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倘若发现二者不适应,或调节提问内容,或做些补救工作。例如笔者在教授《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设计“为什么瑞金城的人们那么感激毛主席”这一问题时,就必须提前考虑到有的学生对毛主席的了解比较浅显,通过课前微课了解“吃水”难的历史背景及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典型事例,在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及时引出瑞金城当时的艰难处境和挖井必要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课堂提问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比如在教授《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的时候笔者这样提问学生:
师:看到《小壁虎借尾巴》你有什么想问的?
生:我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我想知道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生:我想知道小壁虎借到尾巴了没有。
师:你瞧,原来我们抓住题目就可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有目的地去读课文了。
问题充分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的。这个提问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也就是常说的“跳一跳,摘果子”。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去读课文,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三、课堂提问应把握时机,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时机是不固定的,需要视教材内容和提问目的而定。它可以在一堂课开始时进行,以便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可以在授课中间进行,针对所讲内容,联系已学知识提出问题,不但可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能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以在下课之前进行,针对所讲内容提纲挈领地当堂发问,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和记忆教材的要点和难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也可留待学生下次上课时回答,以便促使学生为寻求正确的答案而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
基于统编版教材的教师提问切忌单调直露,按部就班地抛出一个个知识点,这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比如在《一分钟》的课文中,没能赶上公共汽车的元元只能步行到学校去。笔者在教学时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上都有谁,想象他们在说什么。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合作读、表演读。因为正确把握住提问的节奏,给予充分的时间朗读和思考,学生乐于参与课堂,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课堂提问清楚、详细而精确
课堂提问的语言要求流畅清晰,言简意赅,易于理解。教师提问要让学生明确地掌握要求,针对学生的思考和语言组织情况提问,避免问题的模糊性。课堂应提专一的问题,避免无休止的提问,不然会使学生受挫折或感到迷惑。
比如一位新教师在教授《动物王国开大会》时,就提问: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呀?这样的提问是肤浅性的提问,看似场面热闹,教师一问学生就给出各种各样的回答,表面上看学生全会,实则没学到什么,还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事实证明,表述清楚的提问能提高正确回答的可能性。相反,教师措辞不当或对同一主题提出多个问题,教师可能无意间会给学生一些提示,导致教师不能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
五、课堂提问应按照逻辑循序渐进
(1)顺问。顺问就是顺着问题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因到果地提问。例:
初读课文,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扫清理解的障碍)
再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吗?(整体理解、概括课文)
这种提问方法,能顺应学生思维发展,引向学习目标,自然地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进行顺问时,往往要和追问相结合,这样,两种提问方式搭配,通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逆问。逆问,就是不直接提问,而是以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一般问问题总是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而逆问则这样问:“不这样写行不行?”这种问法揭示矛盾突出,刺激性强,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是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效方法。这种逆问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維,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这种方式提问,教师要特别注意点拨引导。针对学生的回答或思维现状反问。例如,你怎么知道?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通过这样一问,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因联结起来,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六、课堂提问要积极评价,及时反馈
教师对学习结果的积极评价和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和强化作用。课堂提问的激励原则告诉我们,教师在提问时要亲切、和悦、有耐心,要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从而爱学、会学、乐学。课堂提问的评价和反馈方法是多样的,任何一个动作和信息都是反饋。如在教授《一个接一个》时,有一个学生突然发出怪叫,笔者没有生气,反而向他的同桌——一个小女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小男孩看到外面的世界真快活!他想:唉,我好想出去玩一下。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小女生清脆地回答:“不过在教室听老师讲课,能学到许多知识,多好呀!”听到这,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又坐得端端正正听课了。没有批评和皱眉,在支持性的情感气氛中,通过赞许和鼓励等积极及时的有效评价,接纳和运用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感想做出反应,等等,这样做不但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还可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探究。
就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而言,从提问的发起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以及先后次序可分为三种模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并将探索活动进行到底。教师应将提问作为一种师生互动交流的手段,串起一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严永金.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林向东.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宁夏教育,2008(05).
[4]徐晖.优化课堂提问设计,让语文阅读课教学更有效[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6).
[5]王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N].发展导报,2019-06-04(021).
[6]李政兵.谈谈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
[7]石艳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9(06).
[8]白学英.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析[J].学周刊,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