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难点及对策分析
2022-04-17郭浩琳
郭浩琳
摘 要: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高质量的教育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主题。但在现实中,仍存在着制约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如重分数、轻育人,重知识训练、轻能力素养提升,课程意识不足、课堂效率不高等。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寻找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和措施,以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提升育人水平,深化课程及课堂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科研转型升级等,从多方面谋突破之策、行创新之举,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09-0051-04
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标志和第一要务。国家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于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全面、持续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对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质量提升难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重分数、轻育人,对“立德树人”核心地位重视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应试教育”惯性思维的影响,学校、家长及社会仍然把学业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育评价的主要指标。表现为: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从小学到高中,多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评价标准单一;对学生理想、道德、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不够重视,教师只尽“授业”之职而不知“传道、解惑”之责;学校没有形成育人观,导致学生厌学、学习动力不强、学习习惯不佳、意志品质下降、攻艰克难的能力受限。
(二)重知识训练、轻能力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升路径单一
近年来,很多学校采取了“朝五晚十”、周測月考、把练习当考试等提质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但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路径较为单一,大量的考试、刷题占据了学生的多数时间,由此学生进入了训练的怪圈,认为“只有做题(卷子)才是正确的”。从2017年开始,国家高考试题内容更加突出“能力立意、素养导向”,重点考查素养和能力,强调情境和实践,强调学以致用。但现如今的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缺乏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套路训练多、能力素养发展不够,致使学生有知识而无见识。具体表现为:一是为了升学,知识前置,幼儿知识小学化,小学知识初中化、初中知识高中化,学生学习难度越来越大;二是为了升学,疯狂考试,学生沦为做题机器;三是在实验教学方面,经常出现学生背实验、教师讲实验的现象,完全达不到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面对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部分学校会临时突击,集中操作,学生的实验精神、实践意识、动手能力、学科探索精神严重缺失。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导致知识、生活“两张皮”,这与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评价功能的转向发生了严重偏离。
(三)学校课程发展意识不强,课程体系建设滞后
在新高考、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尽管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教学改革,但这些改革大多局限于课堂,且重形式而轻内容,较少触及到课程层面。尤其是在高中,课程结构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缺少课程体系建设。高中课程包含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选择性必修课程。2018年河北省启动新高考改革,新高考采用“3+1+2”模式,学生实行选课走班,要求学校为学生全面开齐开足课程。然而同一门学科,由于学生在新高考中合格考和等级考的不同要求,教学目标和要求也不同,所以需对学科课程进行分层。这些都需要学校主动开发课程,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必修课程体系和选修课程体系。此外,开不全课程、开不足课时的现象在小学和初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分教育管理者和学校管理者持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如教育部规定从2017年秋天起小学科学课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但到目前为止,许多学校尚未有效开展;地理由于不是中考科目,导致它在很多学校沦为自习课;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更成为形式。这样的课程观、政绩观显然悖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违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
(四)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短板”,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当前,多地中小学教师缺编严重,部分学科缺少专业教师,而这一现象在乡镇学校更为严重。河北省采用新高考模式之后,选报生物、地理学科的学生较多,但这两个学科的师资储备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又如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专业教师不足,甚至部分学校以其他学科教师充任,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一些县区和农村学校因师资力量薄弱,存在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相符的情况,未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学业专长,有些教师甚至因为任课科目的频繁调整,导致对教材生疏,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滞后,不能按照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去备课、上课,不敢大胆尝试、实践新的教法,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五)学段之间衔接配合不到位,影响学科整体发展
小、初、高三个学段缺乏有效沟通、有机联系,导致各学段间的融合度不高。教师没有统整意识,只关注眼前一段,课程衔接没有形成体系,教育教学没有形成借鉴与合力。以语文学科
为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高考的到来,群文阅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初、高三个学段均在推进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研究,但三个学段间没有形成统一规划,致使学生阅读的书目交叉重复,即使是一个学段内部对整本书阅读研究也往往是个别学校、个别教师的行为。学段间、学段内部的教学实践探索没有统一规划,没有形成合力,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科整体发展。
(六)课题研究层次偏低,未能有效转化为教学力
一是课题研究的层次不高。具体表现为课题立项数目多但研究层次低。很多课题只是教师教学经验、工作过程的描述和总结,未能上升到课题研究的层面。研究前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案,研究中无计划,研究思路不清晰,研究方法不科学,过程性原始材料较多,但做过的讲不出来,讲出来的写不出来,说的比写的好。此外,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缺乏科学理论的引领和指导,从而无法实现站位上的突破和提升。二是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存在研究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选择的问题不是真问题,有些课题研究的问题比较大,盲目追求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价值性;有些问题不是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现实的、具体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脱离了研究者的工作实际;有些问题政策性比较强、需要较强的专业理论,而脱离了一线教师的研究基础和能力。三是课题成果没有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有些教师的课题不是扎扎实实做出来的,所谓的成果无法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切实的指导,没有影响力和生命力;有些教師的课题成果缺乏创新力,只是对传统做法的描述和总结,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研究者成果转化意识不足,在课题结题之后,教师就把研究材料束之高阁,不再问津;研究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使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转化时遇到一些障碍和瓶颈。
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对策及建议
(一)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五育并举”,全维度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要全方位地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主渠道作用,将立德树人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大力推进新时代新课堂改革,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新课堂观,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单一的要求走向多样化的指导,由被适合的学习走向适合的学习,由强制走向选择。教师要转变授课观念,要关注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从传统的点对点的知识传授转向新型聚合式思维建构,在教学中要加强对“知识发生过程的研究”;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研究作业内容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提升作业数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树立课程发展意识,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是育人体系的关键。学校要树立课程发展意识,将教育教学活动纳入课程管理之中。学校要加强课程建设与实施,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多元实践,把握学校课程建设顶层设计,探索特色课程群开发,要有整合的学科课程、引申的创新课程、教育类的活动课程、彰显学校文化的特色课程,而课程形式可以包括微课程、实践课程等多种类型。通过课程建设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课程开发和特色创建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开发特色课程,考虑到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学校可尝试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整体打包购买特色课程及教师团队,解决薄弱学校及特色学科师资欠缺、课程开发不足的问题,带动学校整体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提升校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及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直接关系到区域内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做好校长、教师两支队伍的招聘、培养和发展工作,强化专业素养培训。要培树一批“教育家型”的名校长,通过一个好校长带领学校走创优之路、品牌发展之路,引领学校不断发展,走向成功。在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使新教师能尽快掌握课程标准,熟练把握教材,娴熟驾驭课堂;中老年教师要进行知识更新,转变教学理念,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其多媒体教学技能,使其跟上教育信息化2.0的行动步伐;进一步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真正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引领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
(五)加强学段学科融合,凝聚教研合力提高教学质量
要打破学段、学科壁垒,加强学科融合。要实行高中、初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一体化,深度推进学科内部融合,让三个学段形成合力,提高学科整体教学和研究水平,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以集团校、优质校为龙头,建立学校协同发展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要继续落实“一课一研”和联片教研制度,整体规划教研活动,构建市、区、校三级联动机制,激活市、区、校三级教研体系,在教研的时间、内容等方面统一安排、统一实施,扎实、高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稳步推进高效课堂。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各项工作统筹兼顾。高中学校在抓好高三备考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高一、高二的教学工作。要树立高中、初中、小学一盘棋的思想,上下衔接,共同提高。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长的沟通,家校社协同育人,形成多方合力,真正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六)统筹规划,推动教育科研转型与创新
要充分发挥教科研的支撑引领作用,扎根本地实际,实施教科研创新提升工程。要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构建以线上教研为主、线下教研为辅、线上线下混合联动的网络教研新模式。研制学科教研课程,推动教研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学科教研基地,发挥基地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以校本教研为基础,通过分片联网的方式,向校际间、区域内教研联动发展。建立课题成果共享机制,积极推动优秀课题成果的转化、借鉴、融通,促进课题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