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双减” 共育英才

2022-04-17孙小梦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减教学质量家长

孙小梦

“双减”政策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针对基础教育存在的短视化、功利性问题,直击“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沉疴,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供给侧改革”。除了对“双减”政策进行热烈讨论之外,各方主体应主动担当,加强探索与协作,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双减”是手段,培养学生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是目的,真正落实“双减”工作,需要抓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牛鼻子”。然而,如何才能做到减中有增、减中有提呢?

首先,要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着眼课后服务的形式和质量。“双减”文件明确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注重提升教育教学成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树立教育即服务意识,着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成都市全面实施“托管+拓展”课后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正常行课结束后至18:00,与本地下班时间相衔接,受到家长欢迎;还有些学校将日常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课程或其他社团实践活动,使得课后服务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和个性成长的平台。此外,推行课后服务,关键在于教师,学校要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保障课后服务的可持续性。

其次,“减负不减责”,家长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积极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共同推动双减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要转变认识、摆脱焦虑,积极拥抱教育改革,破除唯“分数论”,挖掘孩子兴趣,促进孩子的个性化成长,真正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分享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校提供更多的人力和智力支持,拓展课后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最后,“双减”工作需要集社会之力量共同推动。积极发挥专业志愿者团体的作用,将其融入到学校课后服务队伍中来,为学生提供诸如心理辅导、兴趣培养等专业服务;与社会机构合作,打破学校围墙,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免费线上课程;政府也应积极作为,尤其要加大对偏远、薄弱地区学校的投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具有专业资质和良好社会声誉的机构参与校内课后服务。

“双减”是对教育沉疴的一次整治,是摆脱教育内卷、破除社会集体焦虑的契机。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各方面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下,“双减”工作一定会全面落实,助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單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双减教学质量家长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