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策略
2022-04-17庞海云
庞海云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面对当前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简单粗暴、教师心理教育責任缺失等现状,需着力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能力。政府部门、学校可利用行动实践策略、环境支持策略、主题培训策略帮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则需借助自我觉察策略调整状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养成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09-0022-03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在严峻的学业竞争压力和快速变革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占比17.2%,重度抑郁占比7.4%。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约1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1.9%-3.3%;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3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7.6%-8.6%;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4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10.9%-12.5%。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 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同时,教育部印发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中也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纳入了质量监测体系。
因此,新时代教师肩负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责任与使命,教师需要及时关注中小学生在厌学、焦虑、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目的,认真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法简单粗暴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粗暴,经常发生伤害学生心灵的现象,比如对学生的言语斥责、行为惩罚等。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更容易引发他们诸多的矛盾心理,如果处理不好,极易使其出现心理及行为的偏差。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指出:“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对学生大声训斥和惩罚是教育的大敌。”
(二)心理教育责任缺失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就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在此过程中,虽然有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他们却坚持认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专职心理教师的工作,与自己无关。
(三)学校层面重视不够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并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到重要的位置上,加之专职心理教师匮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未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
三、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的策略
(一)自我觉察策略
自我觉察既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基础,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比如,正确认识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以及自己的喜好等等,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行动、去体会,进而更好地探知自身的潜力和才能,明确自己对各类事物的态度,形成对自己更加全面的认识。其次,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当我们面对压力时,情绪会变得比较暴躁,对学生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当教师觉察到自己的这种负面反应状态时,要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与情绪疏导。再次,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影响力。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有意无意地给他人造成影响,而教师的言行举止更会影响到与其朝夕相处的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力也是自我觉察的标志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去审视反思自己的言行,从点滴细节处注意自己的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与此同时,教师要理解、包容、接纳学生,用尊重、真诚、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
由此可见,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自我状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教师要不断促进自我的心理成长,完善人格,带给成长中的学生积极的力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爱、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
(二)环境支持策略
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从社会层面而言,要认识到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层面而言,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晋升和奖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落实好国家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加强督导检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中。从学校层面而言,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构建教育网络,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形成全校教师高度重视和自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从家庭层面而言,家长的支持、鼓励与关心是教师缓解工作压力的关键,是最强的心灵安慰剂,可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勤奋工作。
综上,良好环境的形成和建立,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一旦成为教师个性倾向性的有机组成部分,便会成为推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主题培训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以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因此,要重视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全体教师具备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方法;通过建立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提高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首先,要确立明确有效的培训主题,充分了解参训教师的知识背景、专业技能现状,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注重创设具有针对性、真实性、开放性的情境,引导参训教师深入体验,并为教师提供充分的交流分享机会。
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例。多年来,该市有计划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培训对象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人员、教研员、学校校长、专兼职心理教师以及科任教师。培训内容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为教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供了专业支持。同时,针对专职心理教师严重匮乏的实际情况,我们大力倡导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课讲授。此外,我们还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了“网络心理讲堂”活动,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班级管理、教师的心理成长等多方面的内容,为有志于倾情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2020年5月,针对疫情后即将复课的实际情况,我们依托钉钉平台组建了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四个心理健康教育群,开设了“复课后,班主任如何上好心理健康第一课(小、初、高)”的讲解示范,以及开展了“复课后,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的讲座,为在这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调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行动实践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既需要进行专题的培训,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锤炼。秦皇岛市立足实际,着力在实践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一是典型引路,促进均衡发展。比如,2021年5月13日,我们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以心育人,聚力前行”的心育研讨交流会。二是坚持科研先导,课题带动。我们以省、市规划课题研究为引领聚焦问题,开展深度研究和实践,并通过研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提升教师能力。比如,我们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总结出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十大教学策略,即:“坚持需求导向、确定明确目标、重视活动设计、创设情境体验、组织多元互动、精心设计话题、即时应景、激发主体抉择、提升辅导技巧、课后迁移延伸”,以此对教师上好心理健康课提供指导和帮助。再如,秦皇岛市青龙一中的某位教师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将所学所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利用班會时间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之后,该教师又应邀为高三学生上《减压总动员》等课程,适时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三是丰富活动,提升能力。几年来,我们先后多次开展了全市性的心理健康优质课讲、听、评活动,通过讲、听、评活动,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研讨、交流、实践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通过实施抓先导校扶持薄弱校的工作,为城乡学校、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推动教师整体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和钧. 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8,(1).
[2]金泽勤.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J].中学校长,2007,(2).
[3]李 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