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2022-04-15刘恒君辽宁省核工业总医院内分泌科辽宁葫芦岛125000
刘恒君 辽宁省核工业总医院内分泌科 (辽宁 葫芦岛 125000)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10例2018年3月~2020年2月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予以对照组(n=55)患者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n=55)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HbAlc、FPG及2hPG水平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更少且血糖达标时间更短,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总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既能够使其血糖达标时间得到缩短,还可使胰岛素应用剂量获得显著减少,并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降糖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胰岛素注射治疗。
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等,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伴随水、电解质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等现象,人体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下降,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1]。胰岛素常规注射治疗为糖尿病常用治疗方式,但是该治疗手段无法完全模拟人体24h胰岛素水平,出现低血糖事件的风险较高,影响临床治疗安全性及用药效果[2,3]。胰岛素泵能够模拟正常胰腺分泌胰岛素,能够使身体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模拟胰岛β细胞活动,确保体内血糖水平保持平稳,具有操作方便及治疗效果确切等特点,而且胰岛素泵剂量调整更加灵活,还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能够大大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品质。现纳入自2018年3月~2020年2月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0例并实施随机分组,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胰岛素注射治疗、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样本量为110例,纳入标准:①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检测结果等确诊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1.1mmol/L或者随机血糖水平>11.1mmol/L且伴随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症状;②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③试验方案获得医院伦理委员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足、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者;②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④有药物滥用史或酒精依赖史者;⑤合并其他恶性器质性病变者;⑥中途失访者或者治疗依从性差者;⑦参与其他试验或者研究且可能对此次研究指标造成影响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纳入样本量55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29~77岁,平均(53.46±5.09)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11年,平均(4.46±0.23)年;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27~79岁,平均(55.01±5.12)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12年,平均(4.51±0.22)年。对比两组基本病历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三餐前采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0.2U/(kg·d),注射3次/d,合理分配用药剂量。睡前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0.2U/(kg·d),连续治疗2周。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血糖监控并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对胰岛素应用剂量进行合理调整。予以观察组患者门冬胰岛素胰岛素泵泵入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0.2U/(kg·d),以总量50%作为基础量,持续24h泵入,将剩余剂量设置为餐前剂量并于三餐前泵入。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血糖水平波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有针对性地调整胰岛素泵入剂量,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水平;②对比两组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指标包括:餐前或者FPG值4.4 7.0mmol/L,2hPG值5.6 10.0mmol/L,睡前血糖值5.6 7.0mmol/L。若7次(三餐前后及睡前)指尖血糖测量值血糖达标次数≥6次即可判定为血糖达标;③对比两组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诊断标准:血糖水平≤3.9mmol/L,临床症状包括手抖、出汗及心慌等,患者意识清晰,通常进食后病情即可得到缓解。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3.0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并通过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并通过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患者治疗前HbAlc、FPG及2hPG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糖指标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HbAlc、FPG及2hPG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HbAlc、FPG及2hPG水平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n=55,±s)
表1.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n=55,±s)
组别 HbAlc(%) t P FPG (mmol/L) t P 2hPG(mmol/L)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8.94±0.44 8.04±0.25 13.189 0.000 10.24±1.27 8.67±1.45 6.041 0.000 12.45±1.26 9.01±1.50 13.023 0.000观察组 8.91±0.42 7.21±0.23 26.329 0.000 10.19±1.25 6.41±1.42 14.818 0.000 12.50±1.25 7.34±1.35 20.799 0.000 t 0.366 18.120 0.208 8.258 0.209 6.137 P 0.715 0.000 0.836 0.000 0.835 0.000
2.2 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更少且血糖达标时间更短,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比较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n=55,±s)
表2.比较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n=55,±s)
组别 胰岛素用量(U/d) 血糖达标时间(d)对照组 39.67±1.96 6.37±2.35观察组 30.07±1.89 4.45±2.08 t 20.148 4.537 P 0.000 0.000
2.3 低血糖对比
对照组低血糖患者12例,其中,低血糖6例、夜间低血糖3例,严重低血糖3例,低血糖总发生率为21.82%,观察组低血糖患者3例,其中,低血糖2例、夜间低血糖1例,低血糖总发生率为5.45%,两组低血糖总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12,P<0.05)。
3.讨论
当前,由于人们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且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糖尿病发生率不断攀升,成为威胁公共卫生健康的重要问题。糖尿病及低血糖重要诱因为血糖水平失控,必须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降糖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各类相关并发症[4,5]。
作为血糖控制类激素,胰岛素可经由人体分泌,但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失衡,需要通过体外输入胰岛素的方式调节血糖失衡,控制病情进展和恶化[6,7]。口服降糖药物不佳者或者出现并发症、外伤者均需采用胰岛素治疗,保证血糖水平得到合理有效地控制对于抑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均有重要价值[8]。
皮下注射胰岛素具有较好的病情稳定效果,但是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人体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用量调整,否则极易诱发低血糖事件,主要原因在于胰岛素组织具有非常高的变化吸收率,不但无法保证基础量的稳定性,还会造成血糖波动[9]。而且皮下注射方式皮下组织吸收率较低,易出现胰岛素过量及蓄积等表现,加重患者痛苦并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导致治疗难度增加[10]。随着患者病程不断延长,其胰岛功能逐渐衰退,使得餐时胰岛素应用剂量随之增加。
胰岛素泵可通过电脑控制的方式按量、按时地将外源性胰岛素输入至患者体内,同时还能够模仿真实人体生理中正常的胰岛素释放过程和昼夜胰岛素分泌情况,有助于患者24h有效控制自身血糖情况。胰岛素泵能够模拟正常人体胰岛素分泌,可根据人体对胰岛素的实际需求量将胰岛素输入至患者体内,能够确保患者血糖水平全天处于稳定状态,从而取得血糖控制效果,同时还有利于降低血糖波动应激反应以及胰岛素抵抗等,能够全面保证血糖控制效果,对于抑制细菌繁殖及各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意义[11]。持续泵入胰岛素还能够对人体肝糖输出发挥控制作用,可充分保证胰岛素的利用率,既能够使药物治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够诱导人体胰腺组织分泌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可造成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者绝对不足,进而导致血糖水平不断升高并诱发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可逆性,及早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早期胰岛素分泌缺陷现象,既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胰岛功能,同时还能够延缓患者病情进展。胰岛素泵持续泵入胰岛素能修复受损胰岛β细胞并减少细胞凋亡,对于降低和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有重要意义[12]。
此次研究中,两组对比,观察组血糖水平更低,胰岛素用量更少,血糖达标时间更短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通过对比可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胰岛素泵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既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还可显著减少用药剂量,促进血糖达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确保患者血糖水平趋于正常,有效减少餐前胰岛素用量,防止大剂量中、短效胰岛素注射后体内产生重叠作用,有助于降低低血糖发生率。除此之外,还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避免出现血糖剧烈波动现象,有利于控制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有重要意义。
与胰岛素皮下注射相比,胰岛素泵治疗可迅速调节患者身体血糖水平,有效减轻患者痛苦,还可避免胰岛素吸收不稳定等现象。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注射治疗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血糖平稳效果,而且能够使高血糖诱发的糖毒性得到有效解除,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能够有效预防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胰岛素泵能够使胰岛素输注剂量精确到0.05U,尤其是针对小儿以及老年人群等安全性更高且疗效更为可靠。糖尿病病程长,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或者终身用药,而且伴随疾病进展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及潜在危害,既能够改善患者身心健康,还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夜间仅输出微量胰岛素,而不再应用中效胰岛素或者长效胰岛素,没有上述制剂的夜间高峰降糖功能,患者夜间出现低血糖的概率显著下降,后半夜胰岛素泵则能够自动增加胰岛素输入剂量,可显著降低凌晨高血糖发生情况,能够保证患者空腹血糖与白天血糖的正常化,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胰岛素全天应用剂量。胰岛素泵治疗为糖尿病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能够使葡萄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鉴定,而且还有助于促进β原细胞功能恢复。
与胰岛素注射治疗相比,胰岛素泵泵入治疗能够更好地模拟人体内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因而,临床疗效更佳,患者的认可度也更高。为了保证平稳降糖,同时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应于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动态血糖监测,定期检修胰岛素泵,防止导管堵塞、机械故障等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