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基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2-04-15王高悦何伶俐
王高悦 何伶俐
【摘 要】新课程基本理念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策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教学策略;《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240-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四个基本理念中,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无疑会使得教学也发生转变[1]。同时,课标指出了九项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素养,要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领略不同风采,语文课堂教学也要围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使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课堂中,融入具体教学中[2]。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为生长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着力点,精心营造教学氛围,耐心打磨教学设计,细心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贯穿语文素养的核心理念。
一、注重情感熏陶,提高审美情趣
(一)丰富人文内涵,关注学生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3]。《桥》这篇文本本身极具人文性,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及情感丰富的学习内容蕴藏浓厚人文关怀,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渗透并非教师简单机械地传授,要超越实用主义局限,从精神层面把握人文内涵。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感受和领会老支书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心底勾勒出老支书大爱如山的形象,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与感染,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获得独特的精神体验。
教学伊始,教师就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播放一段“山洪暴发”的视频,创设情境,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迅速沉浸在一种紧张、害怕的氛围之中。在这短短几分钟的导入环节,教师就在整个教室内营造了一种与小说的情感基调相吻合的紧张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基调。
(二)借助教学手段,丰富学生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拓宽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素养。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更直观地呈现教学相关材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领悟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小说通过大量笔墨描绘了洪水的来势汹汹的气势,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刻画了一幅色彩深沉、格调暗淡的画卷,从而也更加衬托了老支书在面对灾情时的临危不惧、镇静自若,凸显了老支书的光辉形象。
课标同时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但其实学生几乎没有经历过山洪灾害,难以设身处地。对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件中插入视频、音频、图片等,在无形中创设立体式的学习氛围,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三)关注学生需求,收获个性体验
课标指出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获得独到的见解,收获个性体验。
教师在讲授“村民们跌跌撞撞地向木桥拥去,乱哄哄地向前拥挤”时,可以向学生抛出问题:假如村民们就这样毫无章法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有怎样的结果?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会出现的状况、可能会发生的结果,让学生自己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推测能力等。在此教学环节中不容忽视的是,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让学生收获个性体验。
二、转变教学策略,倡导探究学习
(一)渗透语文知识,培养结构思维
语文课堂要渗透“语文知识”,要关注对学生结构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授本课的词语时,要引导学生分类学习,理解词语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在教授新词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出示以下词语:咆哮、惊慌、清瘦、放肆、狂奔、势不可当、拥戴、狞笑、沙哑、跌跌撞撞、乱哄哄、揪出、你拥我挤。可以采用学生齐读或者请小老师教读等方式,让学生习得生词,再结合课文把词语所描绘的事物分成三类。学生通过朗读与思考,可以将以上词语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描写洪水的词语;一类是描写老支书的词语;一类是描写村民的词语。这种教学策略转变了孤立教学词语的方法,采用“集体学习—归类学习—回归课文学习”的思路展开。同时,学生通过词语分类学习,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在可怕的洪水面前村民的慌张和老支书的镇定。
(二)注重合作探究,激发问题意识
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根据课后题进行任务研读、探究学习。课后题要求学生探究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并找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描写老支书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从多个角度思考和感受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且通过对老支书和村民的对比,感受老支书的“靠山”形象。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的動作、语言和神态的句子,请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前后对照,找出父子俩动作、神态的矛盾之处,体会老汉由“揪”到“推”与小伙子由“瞪”到“推”的变化过程,感受人物间的矛盾冲突。
当灾情愈发严重时,老汉毫不犹豫地把小伙子揪出来,让他到队伍后面去排队,把希望先给村民,到后来又“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一“推”与“揪”形成强烈对比,老汉最后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伙子。小伙子开始“瞪了老汉一眼”,这一
“瞪”是小伙子对老汉态度与行为不满的流露,因为他生的希望受阻,但后来又“推了老汉一把”,这一“推”又是那么心甘情愿,小伙子要把生的希望留给老汉。人物情感的纠葛在这一片段展现得活灵活现,情节的发展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学生对老汉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注重语文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一)注重语言积累,把握运用规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要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语言实践中体会、把握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用教学,这与课标强调“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具有一致性,这也体现了语文素养的核心理念,即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4]。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奇”,“奇”就是指小说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而《桥》这篇文章的结尾便是如此。小说从开始一直未交待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在读者心中,两人仅仅是普通的支书与村民的关系,直到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才以寥寥十四字点明老汉与小伙子其实是父子关系。这样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从而获得了出其不意的艺术效果。由此,教师可借助结尾独特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小说结尾“奇”在何处?结尾的“出人意料”是否有踪迹可循?学生在深入思考中,渐渐体悟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写作方法。教师步步为营,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实际是为下一步的习作打基础,教师通过让学生感受“出其不意”的写作手法,再进行练笔,一步一脚印,逐渐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
教师在教授这篇小说时,除了可以让学生实践新颖的写作方法,还可以设置一个小的写话训练,让学生表达哀思。洪水无情人有情,老支书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留下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教师可以请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可以述说的对象也是不限的,可以写想对老支书说的话,可以写想对老太太说的话,也可以写想对小伙子说的话,亦可以写想对村民们说的话,等等。教师设置这样一个小的习作训练,可以进一步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又是一次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5]。
(二)注重品读感悟,提升阅读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与探索,并与学生进行对话沟通交流,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目标[6]。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一个对话过程,以读为本,读中入情,读中思考,读中想象,更深层次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教师要注重抓词品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读写过程,而是要回归到阅读之中,落实到具体句子之中,通过对词语、句子的仔细品读,让学生咀嚼文本,消化文本。
教师在教学小说的第一至第六自然段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勾画出描写自然环境和村民的句子,再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还可以自己朗读描写村民的句子,让学生朗读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这时,教师的朗读要更加急迫,从而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环境的变化,在倾听中感受到緊张的气氛。接着,教师再出示相关句子,如“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洪水的可怕,并与同桌交流自己从哪个字、哪句话中感受到了洪水的可怕,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对词句的不断品味,学生会感受到洪水给村民带来的紧张和压迫感以及形势的严峻。这时,学生对洪水的认识就不仅仅是开始时视频所带来的直观的感受,而是他们自己在与文本的一次次对话中得到的独特体验。同时,教师又利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带动学生的情绪感受,通过师生配合朗读课文,再次调动学生情感的抒发。教师在教学中,回归朗读,让学生读得有感情、读得有层次,使教学做到了情境交融,学生也在品读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至关重要[7]。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更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把握学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做到教学有法,搭建起能够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阶梯。
【参考文献】
[1]刘昭玲.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走向[J].企业家天地月刊,2009(6).
[2]罗小平.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王元华.语文教学中语用的核心和层次[J].语文建设,2014(4).
[5]黄艳艳.善寻教学生发点,构建美学视野下的群文课堂——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微型小说《桥》为例[J].新课程(上),2018(9).
[6]钟迎春.阅读教学对话方式探讨——以《鸿门宴》为例[J].语文建设,2018(15).
[7]余小春.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20).
【作者简介】
王高悦(199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何伶俐(1997~),女,汉族,四川广安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