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对策

2022-04-15廉紫微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幼儿教育

【摘 要】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组织跨班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对幼儿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等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调查发现,幼儿在学龄早期积极参与社会性活动,对其日后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日常跨班区域活动实践经验,探讨了跨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鉴。

【关键词】跨班区域活动;幼儿教育;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234-02

跨班区域活动是一种脱离班级形式的无界限活动,这种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多样化和自主化的选择机会,有利于培养幼儿独立探究的意识,引导幼儿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提升幼儿对新环境的適应能力。教师在组织跨班区域活动的时候,需积极总结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策略,避免跨班区域活动流于表面形式,使其真正发挥教育价值,并以此扩大幼儿交往空间,充实区域活动内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1]。

一、构建跨班小组,培养幼儿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幼儿在刚刚踏入幼儿园时,往往存在害怕、孤独等情绪,然而在一段时间的相处过后,幼儿会逐渐熟悉周围的同伴和教师,进而产生某种依赖感。这种依赖感通常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与同伴交流时十分积极热情,但是与他班幼儿交流时,则腼腆寡言;另一方面,只听从本班教师的话,其他教师则难以维持班级秩序。因此教师在组织跨班区域活动时,一定要做出合理的设计和安排,由小入大,先组织部分试点活动,通过分组的方式将班级分散成一个个活动小组,再循序渐进地展开跨班区域活动。如先组织一组幼儿去其他班级进行区域活动,活动完毕后,在班级内举办宣讲活动,引导这一组幼儿给同伴分享自己的他班活动经历,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更能够缓解新旧环境交替过程的焦虑感和不适感[2]。

在一段时间的活动实践后,绝大多数幼儿对跨班区域活动不再那么排斥,在活动过程中也更加积极和热情。当教师再次组织跨班区域活动时,幼儿们也会愿意跟着教师去往不同的班级活动。由此可见,教师在组织跨班区域活动的时候,需有针对性地计划活动内容,促进幼儿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形成。

二、扩大活动空间,引导幼儿自主交往

在跨班区域活动中,很容易出现因为资源不足而争吵的现象,部分教师为安全着想,通常会直接介入纷争,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快速解决矛盾冲突,但是对幼儿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在组织跨班区域活动的时候,不应过度介入活动,应充分留出活动空间,供幼儿们自行活动与解决问题。如在“我是粉刷匠”这一区域活动中,有三个班级的幼儿争夺一罐粉刷油漆,都不肯退让,于是发生了争吵,谁也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于是就让教师来解决问题。教师在来到现场后,并没有急着划分油漆的归属,而是在看了情况后说:“老师也不知道要怎么解决,不过小朋友们还记得平时老师是怎么教你们的吗?多多开动脑筋,自己想一想该如何解决呢?”这时候,小班的幼儿发言:“老师平时教育我们孔融让梨,孔融把大梨子给自己的哥哥姐姐吃,所以我也应该让年龄更大的哥哥姐姐先用,所以你们先用吧。”中班的幼儿听了之后,有些不好意思,就说:“老师也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你们比我年龄小,你们先用吧!”大班的幼儿听了后,突然灵机一动,说道:“我们三个班级的粉刷墙面其实也不多,为什么不共同使用这罐油漆呢,一人用一部分,不够的用其他粉漆补上就可以了。”

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中,遇到问题不要急着自己解决,应当引导幼儿通过所学知识主动解决问题和矛盾,逐渐形成与他人交流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幼儿也能逐渐摸索出为人处世的方式,进入到陌生的场合中,也不会怯场和畏惧[3]。

三、整合活动资源,鼓励幼儿自主活动

跨班区域活动的另一优势就在于解决活动材料单一的问题。在既往的区域活动中,受到活动区域、活动时间和活动条件等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幼儿区域活动内容较为单调,且活动材料更新较慢,致使幼儿对于区域活动的兴趣越来越小。教师需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组织跨班区域活动的时候,应充分重视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游戏内容,通过多样化组合跨班区域活动来实现这一目的。简单来说,幼儿对跨班区域活动的兴趣来源,在于对陌生环境的新鲜感和好奇感,但是如果活动内容过于单调和重复,幼儿则很难长期维持活动积极性。故而教师在开展跨班区域活动时,仍需持续更新活动内容,可通过整合不同班级的活动材料,重新设计新的区域活动,定期更新材料,促使幼儿对跨班区域活动产生期待感,以此保持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重视活动评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开展跨班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真诚而肯定的评价话语可以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4]。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跨班区域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要在跨班区域活动中多鼓励幼儿。俗话说“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使其在活动中更敢于交流。如教师可以在活动结束环节,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想法与其他幼儿进行分享,再进一步引导幼儿总结一些好的经验,让幼儿在下次活动中去尝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活动能力。

其次,肯定和表扬表现突出的幼儿。在跨班区域活动中,部分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相比一般幼儿,更有个人的方法和策略,也能和同伴一起合作解决问题。面对这类幼儿,教师要对其做法予以肯定,并在公共场合给予表扬,帮助幼儿建立交往自信,有助于幼儿独立人格的形成。

最后,引导不同班幼儿相互评价。在跨班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不同班的幼儿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在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时,面对同一班的幼儿,可以鼓励其评价自己或者同伴的作品,这样可以让幼儿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展示自己,也会在相互评价中获得借鉴和经验。而引导不同班的幼儿相互交流,鼓励其勇于发表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更能使小班幼儿从大班幼儿的评价中学会倾听。

总而言之,能够站在不同年龄幼儿的面前展示自我、表达想法,需要幼儿具有强大的勇气和信心,这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这样的勇气和信心是助力幼儿快速成长和发展的润滑剂,可以激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接纳。同时,教师要以“观察者”“引导者”的角色倾听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尊重、鼓励和肯定幼儿,帮助幼儿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中国的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居多,幼儿由于长期独处,缺乏玩伴,再加上父母长辈的宠爱,很容易养成自我意识较强的性格,缺乏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幼儿园开展跨班区域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点,积极开展跨班区域活动,总结跨班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促使跨班活动发挥出真正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活动组织能力、自身专业素养,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艳兄.建构跨班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学周刊,2021(4).

[2]卢静.巧借区域游戏规则,助推幼儿社会性发展[J].儿童与健康,2021(2).

[3]刘梦玲.混龄编班下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J].新课程,2020(50).

[4]施晓玲.怎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

【作者简介】

廉紫微(1994~),女,汉族,江苏昆山人,本科,幼教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性发展幼儿教育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
隔代抚养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问题与对策研究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试论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