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实践策略

2022-04-15蒙钰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实践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良好的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课程改革要求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趣味教学的实践策略是当前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趣味教育有趣味性、个体性、创造性、实用性和自主性五大基本特征,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中趣味教学存在教学活动缺乏互动性、教学内容限制学生创造力等不足,针对这些情况,文章提出设计有价值问题、设置教学情境等五项建议,旨在为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158-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实施,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明显适应不了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灵活,要体现教育的科学性。新的课程内容需要新的教学模式,课堂趣味教学方式由此出现在教育工作者的备选方案中。

趣味教育是由我国近代教育家梁启超先生提出的,他曾撰写《趣味教育》《趣味主义》等文章,指出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兴趣的过程。笔者于2020年在某校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涉及三个班级共100个学生,发放问卷100张,收回有效问卷100张,调查结果见表1。数据显示,35%的学生喜欢语文学习,他们的期末语文成绩要明显优于其他学生,而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占调查学生总数的24%,他们的期末语文平均成绩仅有79.5分,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生。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效提高,首先要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探究趣味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策略是当前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趣味教育的五大基本特征

(一)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它是趣味教育的最大特征。

(二)个体性

个体性就是指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个体特征。个体性发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形成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认知体系,从而适应各种知识理论的学习。

(三)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自我创新能力。自我创新能力是趣味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实用性

实用性强调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结果导向、要落到实处,必须要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同时也要对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五)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学生在没有老师家长的要求下,充分发挥其主动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知识。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趣味教学的实践现状

(一)教学互动缺乏趣味性

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加讲解地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这样学生会感觉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长期下去,学生会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难以全面发展。

(二)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培养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学习目标的认识不够明确,也尚未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并不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尽管教师的教学内容较为完善,知识点全面丰富,但学生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较弱,知识掌握度上大打折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限制学生创造力

很多语文教师进行授课时一味按照标准答案讲解,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语文学科和数学不同,有些问题并没有严格的标准答案,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太注重标准答案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其全面发展[1]。

(四)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小学生知识积累不够,并且缺乏生活阅历,他们大部分时間都是在学校度过,缺乏对社会环境的认知。由于应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解题能力的传授,而忽略了对语文在生活中应用的指导。这导致了语文课堂过于脱离生活,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五)忽视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自主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不重视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导致知识的积累不够,学习进度会明显落后于坚持自主阅读的学生。长此以往,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2]。

三、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优化策略

(一)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增加课堂趣味性

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学生通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查漏补缺,同时加深知识印象。趣味性高、有价值的问题能够点燃学习的热情,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思考和讨论,进而发现新的问题,大大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如在讲解《我的叔叔于勒》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在讲解全文后,笔者向学生提问:于勒叔叔是一个可怜的人还是一个可恨的人?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主动思考,还与同学探讨,课堂的活跃度得到大幅提升,师生间的互动质量快速提高[3]。

(二)设置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法

小学生性格特点鲜明,思维方式多样,教师应当利用这个特点建立充满趣味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根据他们自身的思维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建立相关的情境,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思维方式和阅历发现问题,产生个性化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逐渐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

(三)设置开放式问题,增强课堂创造性

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着童真。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笔者曾问学生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事情。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要成为明星,唱自己喜欢的歌;有人说想成为钢铁侠,维护世界和平;还有学生想成为老师……对于大部分的回答,笔者都予以肯定,这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感受到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这对以后他们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抉择时有一定的帮助。

(四)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课堂实用性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融入生活经验,从而增强课堂实用性。如在讲解《东郭先生》时,除了讲述这个故事之外,还可以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远离像“中山狼”这样恩将仇报的人。

(五)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增强学生自主性

教师可以在开学第一课以“我的阅读”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语文阅读的认识和体会。同时,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要强调阅读的好处,表扬阅读积累丰富的学生。有些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们能够在课堂积极发言,而阅读少的学生会受到同学的激励,产生自主阅读的意愿。

总之,趣味课堂是未来语文课堂的重要发展方向,探究趣味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课堂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创新趣味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养,使得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彭洪学.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课堂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7(7).

[2]王海玲.如何打造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课堂[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7).

[3]祖厉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J].学周刊,2017(27).

【作者简介】

蒙钰(1994~),女,瑶族,广西桂林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实践策略小学语文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