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2-04-15陶桂珍陈文丽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信息化策略

陶桂珍 陈文丽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其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所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价值展开分析,并从多个方面对信息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148-02

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任务的背景下,文言文的教育和教学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重视。而对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展开分析和研究,是为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寻找一种新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以此创新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价值

(一)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背诵”的课堂教学形式,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语文知识,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基本无法理解文本根本含义,因此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进类型丰富的教学资源,就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还能改变以往教师单向式输入的课堂教学形式[1],优化课堂氛围和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从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可以看出,课堂中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學模式固化的问题,学生对文言文文本的理解程度不深,只能简单地分析和解读文本中的基本词汇,却不知其深层含义。而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感受放在了关键的位置,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探究或合作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增强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热情不足、自控力弱是大多低年级学生存在的问题,这就导致其在语文课堂中无法长久地保持兴趣,参与文言文课堂的积极性不高。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增加语文课堂中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容易被吸引,进而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

二、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一)利用微课形式,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有效的预习能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形式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对文本进行初步分析和解读,进而建构起知识结构,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另外,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也会被新颖的预习指导形式所吸引,增长学习热情,不断提升个人的学习质量、扩展知识视野,提升在正式课堂中的学习效率[3]。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以及新课改中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制定预习指导方案,并根据方案录制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发布预习任务。在制作好微课视频后,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发布视频,要求学生结合语文教材预习,完成教师提出的预习任务,并将其落实到书面上,上传到班级群内,由教师收集学生的预习任务记录单,集中分析和整合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展开趣味课前导入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信心、削弱其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开趣味化的课前导入,让学生在极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导入中,以现代汉语的思维分析和理解文言文,促使其感受到文言文阅读的乐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应从信息化的视角出发,设计课前导入的内容和形式,借助班级内的多媒体设备展开趣味化和情境化的导入。在趣味化的导入情境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多媒体观看动画视频,还能全面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来源,对文本内容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在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画资源后,引导学生大致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借助以往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解释该篇文言文,在锻炼学生语文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疑问和悬念进入正式学习课堂,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运用电子白板,提高师生互动频率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展开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主动开口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和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快速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大意,促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锻炼口头语言表达技巧,由此也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文本的感悟能力和理解

能力[4]。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应提前运用电子白板设计互动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兴趣倾向和实际的思维特征预设教学问题和教学流程,通过班级内的电子白板构建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在白板上设置填空问答板块,引进诸如文本创作背景、基本词汇含义等方面的知识,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让学生在解答基础问题的过程中调动知识储备。其次,在正式开启课堂教学后,教师引领学生一同解读文言文,并在讲解具体的语句和片段时通过电子白板及时引入图片或者动态视频,让学生将可视化资源与文言词汇联系在一起。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口语表达的方式阐述学习《铁杵成针》后的感悟。

(四)运用智慧平板,开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增强文言文教学实效性的有效举措。因此,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中应用智慧平板这一技术手段,开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平板展开交流和互动,及时搜集和整合学习资源,以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言文知识,促使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索疑难问题,展开有价值的合作探究活动。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应提前为学生准备智慧平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小组借助平板展开合作学习。首先,教师为各小组分配任务:“通过阅读文本和查阅网络资源,绘制文本中描述的故事图,展现出司马光的移动路径,并探索出文本体现了司马光怎样的精神品质。”然后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各组展开合作学习,在阅读的同时借助智慧平板查阅资料,并利用平板上的绘图功能绘制司马光的动态路径图。

(五)使用学习软件,加强课后反馈效果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可以使用线上学习软件开展课后反馈工作,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匿名讨论等方式提出意见、表达想法。由此,不仅学生可以明确自己在学习文言文时存在的不足,教师也能从学生的真实意见中提炼出有效信息,进而及时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5]。

总之,在信息化背景下开展文言文教学,不仅可以辅助文言文教学过程,还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感,缓解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让学生主动投身于文言文课堂,以此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将其穿插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进而构建现代化、高效率的小学文言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田爱军.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20(3).

[2]贾俊英.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9(23).

[3]邵淑丽.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J].考试周刊,2019(92).

[4]刘俊丽.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教师,2019(33).

[5]马淑萍.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J].魅力中国,2019(52).

【作者简介】

陶桂珍(1983~),女,汉族,安徽芜湖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陈文丽(1991~),女,汉族,安徽芜湖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信息化策略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