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阅读之灯 开启智慧之门

2022-04-15林秀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下教育的主旋律,所以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136-02

小学语文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决定性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认识到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让学生掌握更高效学习方法

阅读能力属于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性能力,通过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与综合理解能力等,帮助学生掌握更高效的语文课程学习方法,为其未来学习与发展奠定更良好基础。在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时,可以促使学生建立独立思考意识,帮助学生建立一套更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体系,从被动性学习逐渐向主动性学习转变,以更积极的态度加入到语文学习中,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效率[1]。

(二)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现阶段小学写作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本身生活经验较为匮乏,并没有什么人生阅历,所以作文中很难有丰富的生活气息,这就需要借助阅读来提升其本身综合素养,为其语文学习提供支持。学生借助大量的阅读,不单单可以实现语文素材的积累,还能够实现其本身思维能力的扩展,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语文教学课堂。由此可见,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基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2]。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理解能力较低,再加上阅读学习本身较为枯燥,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学生对阅读学习没有兴趣。实际教学中教师若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则难以让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要让学生自发爱上阅读,教师就需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以生为本的学习环境[3]。小学生对新奇事物总是有着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围绕语文教学主题,创建交互性、宽松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舒适环境下主动探索知识,达到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圆明园昔日的美丽景象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让学生感知圆明园的壮丽景观,进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之后,教师再循序渐进地引入圆明园被毁灭的教学内容,通过两种景象的强烈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美好事物的毁坏源于侵略、源于战争。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并可有效完成重难点知识教学,且学生在情境中能够对阅读产生兴趣,可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完整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参与

所谓构建完整教学活动,是指整合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有效的学习平台,将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活动。小学语文阅读内容相对简单,深奥抽象的知识较少,但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差,基于此,为了保障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整合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此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并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概括和总结[4]。此外,为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教学资源,如文章写作背景等知识,将其与教材内容进行结合,分层次融入实际教学中,以构成完整有效的教学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有效性,也利于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猎人海力布》主要讲述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搜集故事的背景和相关图片,在教学导入环节以讲故事形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可让学生分享自己听过的民间故事,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略读文章,梳理出文章主线,并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接着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合作学习,让学生简述这个故事,以此锻炼学生对文章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有较高的参与感,并且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才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合作式学习,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合作式学习是指按照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学习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的目的的教学方式[5]。在新时代,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如果学生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其发展也会受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实现了教学创新,也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学习需求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代替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达到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提升的目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其次,教师要围绕阅读教学内容,设计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如可根据教学内容,以各种问题将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环环相扣的链式学习,进而在课堂中,根据教学进度将问题逐一布置给各小组,让各小組围绕问题进行探索,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要在小组讨论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以此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四)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升理解能力

阅读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做好基础的阅读教学工作,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引导学生多汲取课堂外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能力的提升是长期积累实践的过程,只有多阅读,学生才会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才会水到渠成。

总之,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不在于教师教多少知识,而在于传授学生怎样的学习方法。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知到阅读的乐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坚持正确的方向,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学生必然会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薛梦丹.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0).

[2]马占海.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9).

[3]冯胜刚.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10).

[4]李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7).

[5]黄秀芬.小学语文线上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6).

【作者简介】

林秀霞(1971~),女,汉族,福建仙游人,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