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2-04-15朱轶轶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中职

【摘 要】“客房服务与管理”是中职酒店管理学科中的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文章首先阐述了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依据专业课程设置的篇章结构,提出了开展思政教育的目标,进而阐明了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以期为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助力。

【关键词】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013-04

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见,为了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就要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课程思政就是以教师教授的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专业课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一定的专业知识之上,把思政元素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等环节,将育人方式从由外入内的说教式渗透变为让学生从学科专业知识中去领悟,从而内化于心、融化于魂的感悟式教育。本文针对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实践途径。

一、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的社会功能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中职学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应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所有课堂都有育人的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做思想政治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地阐明了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开展思政教育的作用、内容和方式。

(二)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一般都将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思想教育课属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一向是分离的。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更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往往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教育。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旅游酒店业发展惨淡,使酒店服务业面临着低就业率和高失业率的境地。有关酒店专业学生情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酒店对招聘的毕业生的基本业务能力普遍感到满意,但不约而同地指出,其在服务意识、吃苦耐劳、责任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与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恰恰反映出中职教学过于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在思政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和缺失[1]。因此,构建中职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教育”格局,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就显得更加必要。

(三)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紧迫性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这三句话的总要求融入各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各方面。这既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一种综合教育的理念。

當今社会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中职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差,往往存在自信心不足,不求上进,纪律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加之,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极易导致思政教育流于形式。

教育部长怀进鹏说:“要强化政治引领,善于从政治上看教育,善于从民生上抓教育,胸怀国之大者。”据此,教育部在2021年8月下旬提出了贯彻落实大思政理念,推动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上云课堂有机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的要求。当今的中职学生,就是实现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因此,在专业课教育中开展思政教育,决不是教育方式变更的权宜之计。按照2021年8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关系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从根本上看,立德树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因此“三全教育”必须从各学科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职学校在“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

(一)确定“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

“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现代管理学原理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旅游酒店客房管理作全面系统的阐述,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的现状,系统掌握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方法,为从事酒店客房的业务管理以及从事与旅游酒店业相关工作学习必要的知识和

技能。

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按照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明确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确定思政教育的目标。“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为: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良好的人格,结合职业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要求,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热情,倡导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创新和创造精神等。

(二)结合教学内容,找准思政教育融入点AA878C69-7C8A-4DC4-BD64-7883B71DF199

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育,肩负着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人才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与今后就业岗位需求的对接。当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对工作岗位和薪资的要求较高,对工作时间要求自由,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就想当经理,不想从底层做起,服务意识淡薄,遇到困难就后退,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因此,结合“客房服务与管理”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思政教育的融入。

如在教学“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第一章“概述(饭店的起源)”、第二章“客房产品的设计”、第三章“客房服务管理”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点即可确定为酒店管理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这三章的教学中融入这方面的思政元素,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①目标:激发学生对酒店行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酒店职业操守、工作态度、服务意识以及职业价值观[2]。②形式和方法:一是教师在教学完每个章节后,进行小结和重点归纳时,结合职业道德教育,阐明职业道德和素养的作用和意义。二是组织启发式、研讨式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化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在实训实践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类比参观学习。如某酒店虽然只是四星级,但是它拥有5星级的服务品质,网络上有3000多条关于该酒店的评论,其中好评有2970条。在客人进入到酒店以后,酒店提供免费洗车服务;礼宾会与客人聊当地的名胜古迹,推荐周边美食和伴手礼,为孩子提供免费的玩具;到房间以后,服务员会泡好当地特色茶水等,十分细心和周到的服务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通过观察学习,学生耳濡目染,深刻体会到这就是职业道德精神的体现。

如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第四章“客房与公共区域的清洁保养”、第五章“客房部门资产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有:酒店管理经营中的法制意识,绿色环保理念,客房的清洁、卫生、整洁对酒店服务的重要性。①目标:引导学生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树立环保观念,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②形式和方法:一是运用遵纪守法的正反面的典型事例,阐明依法治理与个人奉公守法的关系;选择绿色环保的典型事例,阐明环保与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关联,讲明客房服务中为什么必须注意清洁卫生和保养问题。二是组织开展法律知识问答、遵纪守法征文等活动,推动和促进学生自觉树立法制观念。三是在学生实训过程中开展客房清洁卫生技能比赛,检查评比,激发学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的热情。

如在“客房服务与管理”第六章“客房部的劳动管理”这一章的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有:劳动的含义及意义,技能型人才与劳动的关系。

①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的精神,端正工作态度,树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②形式和方法:一是运用各行各业的工匠典型,引导学生认识任何技能型人才和工匠都是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者,都是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性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二是在教学或学生实训实践过程中,适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劳模代表或工匠典型人物来校演讲,或组织学生到劳模、工匠所在企业与其交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是中职学校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德育领域的重大突破和探索,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必须找准融入点,既要达到专业课程教育的效果,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注意影响“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关键要素

课程思政是新兴的教育模式,在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至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使两门不同风格、不同性质的课程互相渗透,充分发挥学科育德、学科育人的功能,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在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要改变从由外入内的说教式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中领悟,在专业技能的练习中实践,从而达到内化于心、融化于魂的感悟式教育效果。

(3)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支撑个人安身立命,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对自己负责,是独善其身;对家庭负责,是相亲相爱;对社会负责,是胸怀天下[3]。

(4)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把某一门课程和思政“硬拼接”,而是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和无缝对接。课程思政不能只是为了融入而融入,更不能为单纯地迎合上级的要求,完成学科的任务而融入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既要积极挖掘思政元素,但又不能采取每节课都必须融入思政教育的形式主义做法。

(四)强化“客房服务与管理”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保证措施

1.提高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及教学能力

专业教师长期采用“重教育、轻人文”“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模式,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时难以真正达到课程思政的要求。因此,一是要加强对专业课程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培训,强化其课程思政意识,使其掌握思政教育的方法,提升专业教师的师德师风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二是制定课程思政的教学规范,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教案、讲稿、课件,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地。三是组织专业教师相互观摩课程思政教学课,相互研讨、交流,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2.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需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调配合。简言之,课程思政就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各门课程所承担的思想教育工作,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课等系列课程。二者的共同目标都是育人育才,不同点是课程思政是以专业教育为主,思政课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的新格局要求,中职学校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做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配合。同时学校各部门也应全力支持,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贡献。

中职学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不断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职酒店管理的专业课程教学,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不断探索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培育爱党、爱国、有理想的四有新人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翟玉英.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的探索研究——以前厅客房管理与服务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管,2019(8).

[2]《客房服务与管理》如何课程思政建设[EB/OL].手机知

乎.(2020-10-27)[2021-12-16].https://wjrsbu.smartapps.cn/zhihu/article?id=346232134&isShared=1&_swebfr=1&_swebFromHost=baiduboxapp.

[3]戚君子,陈露.“课程思政”引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督导力的提升[J].文教资料,2019(23).

【作者简介】

朱轶轶(1983~),女,汉族,四川泸州人,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经济与旅游管理。AA878C69-7C8A-4DC4-BD64-7883B71DF199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