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教学校作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实践
2022-04-15季晓丽
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特教学校具有非常强的特殊性,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人文关怀,我们必须对特教学校的特定教育方式进行探究,保证特教学校的学生能够享有与正常学生同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语文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悟能力,丰富的感悟能力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激发思想情感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在对特教学校的学生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时,笔者发现,盲人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生来说,对外界的感知渠道较少,更多的只能通过听觉、触觉以及内在感受等方面来进行生活感悟,其提高自身作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速度非常缓慢。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探究式学习在我国教育工作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依靠自我能力和思维来进行知识的吸收,大大促进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养成。很多学者对探究式学习展开研究的时候往往把目光聚焦于正常的学生群体,但事实上特教学校的学生也同样需要探究式学习。因此,本文立足于特教学校盲人学生的作文教学情况,探析在特教学校中教师如何对盲人学生进行探究式的作文教学,全面提高盲人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
关键词:特教学校;盲人学生;写作教学;探究式学习;策略探究
作者简介:季晓丽(1979—),女,江苏省南通特殊教育中心,一级教师。
在对特教学校中的盲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必须重视这些学生在视觉方面的先天缺陷,不断探究符合盲人学生外在感知能力的教学策略。在引导盲人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来进行作文思考的时候,教师更加需要调整和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思路和模式,使之更加符合盲人学生学习的具体特点,满足学生的主要需求。本文立足于这样的核心观点,首先分析在特教学校语文作文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然后分析盲人学生写作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思考如何通过探究式学习促进盲人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一、在特教学校运用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工作的公平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空前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加强特殊人群的教育普及程度,保证不同社会群体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教育。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知识学习活动的时候更加重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学科。大量实践证明,探究式学习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都具有非常好的学习促进作用,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摆脱对教师的心理依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教师如果在特教学校的作文教学中也尝试应用探究式学习,有助于盲人学生更好地确立自身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保证盲人学生能公平地享有现代语文教育。因此,特教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既是为了确立盲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增强其在作文学习活动中的独立性,也是为了体现我国教育的公平性,促进盲人学生享有与其他正常学生一致的教育理念和资源[1]。
(二)有利于提高和增强盲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毅力
通过对盲人学生的长期教学,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盲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这些学生总是认为自己和其他正常人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抗压能力不足,缺乏独立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调整教学形式,逐渐引导学生在彼此帮助的状态下学习语文写作知识,使盲人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这能极大地减少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强和提高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抗压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应用于特教学校问题分析
(一)先天的视觉障碍制约探究式学习的应用和开展
教师在引导盲人学生进行作文学习的时候,如果采用探究式学习来展开问题讨论,就需要仿照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按照各自不同的学习能力进行小组划分,使小组成为学习的小集体。而大部分盲人学生只能够通过触觉和听觉来进行信息交互,这使他们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常常感觉无所适从。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盲人学生由于视觉上的障碍无法和组内的成员进行面对面交流,他们通常会搞错说话的方向;当小组内部的一名学生完成发言后,其他学生也无法及时获得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个人意见的表达。这些情况使探究式学习在盲人学生当中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同时,教师必须要增强自身在学生讨论过程里的参与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引导学生的小组讨论活动[2]。
(二)学生在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参与性不强
在针对盲人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时候,很多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参与性不强。例如,很多特教学校实行一对一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和教师直接进行互动交流,在教师一对一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而要这些学生共同进行问题讨论,将盲人学生剥离了其依赖的教师群体,会导致其在此过程中出现无法适应的状况,有些学生甚至会开始产生焦躁的心理,抵触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即使一些盲人学生在教师和父母的鼓励下会相应地参与探究式学习活动,但这种参与在很大程度上都并非其自发自愿的,且整个过程基本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更为重要的是,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思考和查阅资料的能力,需要其独立地进行资料的搜集,学生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能够提出正确的观点,并使讨论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很显然,盲人学生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这使探究式学习在特教学校的写作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有效性不足,一些学生必须在教师和家长的严密监护之下才能进行问题讨论。最终,盲人学生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的整体参与性不强,这是教师研究探究式學习和写作教学有机融合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探究式学习应用于特教盲人学校作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改变探究式学习模式,尊重盲人学生本身的特殊性
在针对盲人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时候,教师一定不能照搬针对正常学生群体的教学策略对其进行小组划分,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要自主进行组内讨论和学习,而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基于盲人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知识分析,使学生在相对松弛的心理状态下开展问题讨论。所以,教师在对盲人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作文教学活动时,必须针对学生本身的特殊性来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与调整。例如,盲人学生虽然在视觉上有先天的障碍,但是他们的听觉却非常敏锐,教师在让盲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的时候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报号器,分别以1号、2号、3号、4号……命名。每个学生在进行观点表达之前都需要先按下报号器,组内的学生在每一次讨论活动中都必须进行一次个人观点的阐述和表达。这样让小组内部明确认识彼此的观点,使学生之间的交流衔接更加自然,保证小组内部的讨论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为了更好地降低盲人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探究式学习中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对他们采用一定的鼓励引导机制。比如,在每一次探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生推荐来评选优秀学生,每个被评为优秀学生的个体都能及时获得奖励。通过这样的方法缩短盲人学生付出努力和得到回报之间的时间间距,这能够大大提高盲人学生在探究式学习活中的主动性。最重要的是,在盲人学生展开问题探究和讨论的时候,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比如,某一个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么教师就要及时去了解他们的主要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促使学生能够正常地进行问题探究。总之,教师在对盲人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时,必须充分了解盲人学生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困难,采用鼓励引导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确保他们能够自发自愿地参与各种问题的探究和讨论[3]。
(二)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优势,增强盲人学生的内在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只有具备足够的感知能力,学生才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并对其进行描写和表达。事实上,盲人学生在这一方面是具备一定优势的,他们虽然在视覺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障碍,但是他们的其他感官往往会更加敏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特教学校之间的教育联系也越来越强,教师要更加注重发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优势,强化盲人学生的感知能力,进一步促进盲人学生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师在引导盲人学生进行主题为“难忘的童年”的作文讨论的时候,需要引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而仅通过口头表述的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来拓展教学,通过播放夏天的蝉鸣、风声、雨声等,询问学生在童年生活里有没有听过这些美妙的声音,这些美妙的声音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寻找配乐朗诵各种优美范文的音频资源,将这些音频资源播放给盲人学生,充分调动盲人学生的听觉和内在感知能力来进行知识教学。通过这样的前期铺垫和引导,盲人学生能够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灵感,这个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分享自己想到的写作素材,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确定最后的写作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激发盲人学生的感知能力,能提高他们在文章写作中情感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调动盲人学生的触觉来进行探究式学习。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不同人眼里的世界”这样一篇作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彼此触摸对方,想象对方可能长什么样子等,用学生互动的形式去消除小组内部盲人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的恐惧和陌生感,能够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打破环境的局限,引导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探究式学习。比如,把学生带到自然界去感受自然,引导盲人学生用语言来表达他们在所处环境感受到的种种事物。这样能够使盲人学生在心中形成对外界的印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盲人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的作文创作提供更多丰富可感的素材[4]。
四、总结
教师在对盲人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活动时采用探究式学习,非常有利于培养盲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对盲人学生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先了解他们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的主要困难,适当地调整探究式学习策略,从盲人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展开问题思考和讨论。在具体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思维转换模式,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优势,调动盲人学生的听觉以及内在感知等多方面的感受,甚至还可以打破教学环境的局限,引导盲人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探究活动,为盲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可感的生活形象,不断丰富和开拓盲人学生作文创作的素材和思维。
[参考文献]
邢同渊.融合教育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策略[J].潍坊学院学报,2020,20(01):109-113.
谌小猛,李闻戈,张煜晨.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华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9(14):3-8.
李彦群.特殊教育学科的应用型转型与路径选择[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07):1-6.
李里.地方应用型高校特殊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以昆明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8(24):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