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
——基于2774名大学生的调查
2022-04-14涂薇,夏春
涂 薇,夏 春
(1.安徽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一、引言
代际贫困传递是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1],高等教育则是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重要途径[2]。目前,研究者的主要着眼点放在如何保障贫困学生入学问题上[3],并提出高等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贫困家庭提供教育补贴等措施。这些措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4],保证贫困家庭孩子可以接受大学教育[5]。然而,20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Banerjee和Duflo指出,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6-7]。具体到教育领域,仅仅保障贫困生入学并不一定能很好地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研究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8]。例如贫困大学生比普通学生有更多的不适应感、对自己更没有信心[9],他们的学业成绩更令人担忧[10],甚至他们有更高的辍学率[11]。由于贫困大学生在学校中的各种表现与他们的专业选择有较为密切的关系[12-13],本研究关注贫困大学生的专业匹配度,即考查社会经济地位是否会影响大学生的专业选择。
二、文献概述
在进入大学之前或者进入大学之后不久,所有大学生都必须选择自己就读的专业。同时专业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决策,对个人学习和生涯发展均有巨大的影响[14]。整体来看,做出恰当的专业选择至少需要三方面的基础。首先,需要对备选专业有所了解,即知道某专业的学习难度如何、发展前景如何、未来预期收入是多少等。例如,Montmarquette等发现预期收入是影响专业决策的重要因素,同时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5]。其次,个体对自身特点的分析和判断是影响其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16],即了解自己的能力、偏好、兴趣等才能更好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17]。例如,Federman发现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估、学习成绩和学科经验等会影响其大学专业选择[18]。最后,做出恰当的专业选择需要一定的风险决策能力和决策策略。在掌握上述两方面信息之后,为了做出恰当的专业选择,个体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决策能力,即需要在不确定情况下权衡风险和收益,做出对自身长远发展最有利的选择。比如需分析决定专业选择的若干标准、确定每种标准的相对权重、在每个标准上给备选专业评分等[19]。因为专业选择的复杂性,有研究者指出,许多青年实际上并没有准备好去做这种重大的生涯决策,他们对专业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对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认识也不够清晰,同时也缺乏复杂条件下的决策能力[20],因此,他们常常做出了令自己后悔的专业选择。有研究显示,专业选择是美国人最为后悔的选择之一[21]。
专业选择对普通大学生来说已是困难的任务,对贫困生更是如此。大量研究显示,贫困常常导致个体做出让自己继续深陷贫困的决策[22],比如他们会在利息较高时进行借贷[23],进行更少储蓄[6],偏好当前收益而忽视长期代价[24]。就专业选择而言,贫困生面临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困难。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25-26],贫困家庭拥有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27],同时贫困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学历相对更低,在陪伴和指导孩子方面能力相对较弱[28]。此外,贫困家庭缺乏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也缺乏获得专业生涯辅导的路径,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贫困学生常常在缺乏信息、缺少指导的情况下做出专业选择,这种选择显然很难达到最优。除了关注贫困个体实际拥有资源的社会资本学说,获得不少研究支持的稀缺心智模式(Scarcity mindset)学说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贫困生很难做出恰当的专业选择。稀缺心智模式理论认为,个体实际拥有资源(金钱、时间、食物等)的多寡会影响个体决策,除此之外,仅仅是缺乏的心理感受就可以引发稀缺心智模式,这种心智模式导致个体将更多注意资源投入与稀缺资源有关的问题上,但却是以忽略其他问题为代价[29]。就专业选择来说,贫困学生过分看重当前某个专业毕业生的收入[15],但可能忽视该专业与自身特点的匹配程度,也可能忽略该专业未来发展情况,导致贫困学生选择了那些当前热门但是未来竞争非常激烈的专业。例如,Niu基于大型教育数据库的研究发现贫困学生更不愿意选择前景良好的STEM专业[13]。
在生涯管理领域,学者们常常使用专业不匹配(Major incongruence)来度量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结果。所谓专业不匹配,指的是个体对所学专业与自身特征匹配程度的主观知觉[30]。根据个人-环境匹配理论(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人类有追求个人和环境相匹配的普遍倾向[31]:如果个人特征(包括能力、知识、技能、价值观等)与环境相互匹配,那么个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就会上升;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个体特征与所处环境并不相匹配,就可能导致个体体验到更多负面情绪、更大压力,导致低满意度和低幸福感。对大学生来说,所学专业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特征,个体与专业的匹配程度对其学习和生活状态有显著影响[32]。本研究选择专业不匹配知觉作为专业选择的指标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我国目前尚缺乏专业适合具有哪些特征学生的系统数据,因此无法通过测量个人特征并与就读专业所需进行直接对比来获得个人-专业匹配的客观数据。另一方面,个人与专业的匹配感知对个体的学习表现和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专业不匹配意味着大学生所学专业与自己的真实意愿、兴趣、内部动机、核心价值观等并不一致,这会影响他们的专业效能感、专业使命形成[30],也对他们的专业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产生不利影响[33]。
三、研究设计
(一)调查样本
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共选取10所高校开展调查。每所大学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共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调查问卷是集体施测的,大学生在知情同意后,填写本问卷所包含的项目。回收问卷2807份,剔除遗漏题目超过一半或趋势作答的问卷之后,获得有效调查问卷2774份,问卷有效率为98.82%。有效样本中,男性大学生有1239人,占44.7%;女性大学生有1521人,占54.8%;14名参与者的性别信息缺失。参与者的年龄在17岁至2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42岁。
(二)测量工具
1.社会经济地位。在社会分层研究领域,学者们不仅关注个体当前的社会经济地位,也逐渐开始注意到早期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34],本研究使用Griskevicius等编制量表来测量大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该量表由两个维度构成,第一个维度为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即评估大学生是否有早期贫困经历,该维度包含3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为“在我小时候,家里面经济条件不错”;第二个维度是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即评估大学生目前的社会经济地位,此维度也包括3个项目,示例项目为“我有足够的钱来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调查对象使用7点Likert量表(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来作答该量表的项目。研究发现,个体的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和当前社会经济地位是有联系但又相互区别的概念[35]。参考同类研究的做法[36],本研究将早期社会经济地位的3个项目合并为一个变量(Cronbach α系数为0.868),当前社会经济地位的项目合并成一个变量(Cronbach α系数为0.792)。
2.专业不匹配。本研究遵循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中的主观匹配范式[37],使用Shin等开发的工具来测量大学生的专业不匹配[30],即直接询问他们目前就读专业与其个人特征是否相匹配,受访者使用“是”和“否”来进行回答。参照同类研究的编码方式,本研究用“1”表示大学生与就读专业不相匹配,用“0”表示参与者与其就读专业是相匹配的。
(三)分析方法
由于本研究的因变量专业不匹配为二分变量(dichotomous variable),即取值只有1(不匹配)和0(匹配),因此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对进行分析,具体公式如下:
Logit(Pi) = α+β1x1+…+βpxp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专业不匹配的现状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有1359名大学生(占49.33%)认为目前就读的专业与自己是相匹配的,另外1396名大学生(占50.67%)认为当前所学专业与自己并不相匹配。使用卡方分析比较二者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发现,χ2=0.497,df=1,p=0.481,即认为专业匹配和专业不匹配的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换句话说,大约有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就读专业与自己并不匹配,另一半则认为所学专业与自己是相互匹配的。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大学生在专业匹配度上的结果见表1。女大学生中有697人认为就读专业与自己相匹配,占46.07%;另外816人则认为就读专业与自己并不匹配,占53.93%。男大学生中认为就读专业与自己相匹配的有659人,占男生总人数的53.45%;另外574人认为目前就读的专业与自己不相匹配,占46.55%。卡方分析结果显示,χ2=14.801,df=1,p<0.001,表明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在专业匹配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倾向于认为目前所学专业与自己不相匹配,而男大学生则倾向于认为目前就读专业与自己是相匹配的。
表1 不同性别和年龄大学生的专业匹配度情况
本研究将大学生的年龄分为三段:19岁及以下、20至21岁、22岁及以上,分别对应大学生活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对处于大学生活早期的学生来说,389人(占48.56%)认为所学专业与自己相匹配,另外412人(占51.44%)认为所学专业与自己并不匹配。到了大学中期,645人(占48.79%)认为就读专业与自己相匹配,677人(占51.21%)认为就读专业与自己不相匹配,与早期大学生的情况是非常接近的。等到学生年龄更大一些(22岁及以上),321人(占51.28%)认为就读专业与自己是相匹配的,不过仍然有305人(占48.72%)认为所学专业与自己并不匹配。从数值上看,大学后期更多大学生认为就读专业与自己是相匹配的,但卡方分析显示,χ2=1.291,df=2,p=0.524,即年龄和专业不匹配度之间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联系。
(二)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不匹配的影响
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考查社会经济地位的对专业不匹配的影响。具体而言,使用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来考查不同变量的作用。在模型1中,以专业不匹配为因变量,性别和年龄这两个人口学变量作为自变量,其中性别使用了虚拟变量的形式(1=“男生”,0=“女生”)。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和早期社会经济地位两个自变量,考查社会经济地位是否会影响专业不匹配。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和早期社会经济地位的交互作用,分析这两种社会经济地位是否会交互影响专业不匹配。按照专家建议[38],回归分析前对当前和早期社会经济地位进行了中心化处理。结果见表2。
表2 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不匹配的影响
模型1的结果显示,性别对专业不匹配的影响显著(p < 0.001),并且回归系数为负。由于本研究将男大学生编码为“1”,女大学生编码为“0”,因此男大学生体验到专业不匹配的情况要更低,即女大学生体验到更多专业不匹配,这与前面的卡方分析结果是一致的。此外,在模型2和模型3中,性别对专业不匹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p < 0.01),表明即使在考虑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女大学生也体验到更多的专业不匹配感受。模型1-3的结果显示,年龄对专业不匹配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与前面卡方分析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由模型2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情况下,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不匹配有显著影响(p=0.007),并且回归系数为负数,表明大学生当前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体验到的专业不匹配越少。换句话说,贫困家庭孩子(当前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体验到更多的专业不匹配,即贫困对大学生专业选择结果有显著的影响。与此同时,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不匹配的影响也达到边缘显著(p=0.053),同时回归系数也为负,表明有早期贫困经历的大学生,也更可能体验到高的专业不匹配(见表3)。
表3 早期和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不匹配的交互影响
模型2的结果显示,控制大学生的性别和年龄之后,当前和早期社会经济地位会交互影响专业不匹配(p=0.041)。换句话说,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不匹配的作用也受到当前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为了进一步分析当前和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专业不匹配的交互影响,本研究进行了简单斜率检验。具体来说,将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在平均数之上的称为高当前社会经济地位组,平均数之下的称为低当前社会经济地位组,在这两个组中,比较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不匹配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当前社会经济地位组中,控制性别和年龄的条件下,早期社会经济地位不能显著预测专业不匹配(Β=-0.041,p=0.359);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组中,控制性别和年龄后,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可以显著预测专业不匹配(Β=-0.154,p=0.001)。换句话说,如果当前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不匹配就没有显著影响,专业不匹配主要受到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如果大学生当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那么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对其专业不匹配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早期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大学生,越可能选择那些与自身情况并不相匹配的专业。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经济地位是否会影响大学生的专业选择。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和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均会显著影响其专业不匹配水平。具体而言,当前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大学生,更可能主动或被动选择那些与自己特征不相匹配的专业;同时,对那些当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从经济上而言已经不贫困)的大学生来说,早期贫困经历仍然对他们的专业选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使他们更可能选择那些与自己特点不相匹配的专业。虽然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专业不匹配的R2不是特别高,但考虑到累积效应,加之我国大学生数量庞大,因此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大学生专业选择的问题依然需要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当前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其专业选择。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拥有更多教育资源,可以获取更多高等教育信息,因此对相关专业的特点了解也可能更为深入[39]。此外,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对孩子的投入较多[40],使得这些学生决策能力和技能有可能更强,故而他们更可能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反过来,对贫困家庭来说,他们获得的教育信息相对较少,对高校相关专业缺乏了解,同时其决策能力相对较弱[41],因此他们的专业选择常常与自身特点不相匹配。总的来说,本研究的结果支持社会资本学说。
同时,本研究也发现,早期贫困经历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这种效应还受到当前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如果个体当前处于贫困状态,那么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不匹配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在二者均较低的情况下,此时主要表现为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匹配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个体当前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那么早期社会经济地位对专业不匹配有显著负面影响,早期贫困经历导致个体更可能选择那些与自己不相匹配的专业。社会资本理论无法很好解释这种结果,因为该理论预测绝大部分当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大学生应该更可能选到与自身相匹配的专业,但那些有早期贫困经历且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已经较高的大学生并不是这样。稀缺心智模式学说则可以部分解释这种现象,虽然这些学生目前的社会经济地位已经有所改善,但早期贫困经历使得他们构筑起稀缺心智模式,使得他们过度关注当前得失而忽略长远发展、过度关注外部的奖惩而忽视自身需求[42],这让他们更可能选择那些与自身特征并不相匹配的专业。
本研究发现性别对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即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可能选择那些与自身特征不一致的专业。女性在专业选择时可能更多听取家人意见,反而忽视了表达自己的想法[43],同时对自身特点重视不够,因此导致她们更可能就读与自己特征不一致的专业。男生在专业选择上可能更主动一些,可以较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因此更可能和家长一起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贫困确实会影响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让他们更可能就读那些与自身特点不相匹配的专业。与社会资本理论预测的一致,当前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大学生更可能选择那些与自身不匹配的专业;同时本研究也支持稀缺心智模式学说,那些有早期贫困经历的大学生,很可能构筑了稀缺心智模式,即使当前经济条件已经有所改善,仍然很可能选择那些与自身特征不匹配的专业。
本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在贫困生做出专业选择之前,首先,要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在能力、技能、人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同时也要了解他们(包括其家庭)的教育需求。其次,要帮助贫困生了解大学中的专业,包括这些专业是学什么的、未来有怎样的职业前景、学习这个专业的人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和素养等。最后,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想办法提高贫困生的决策能力,即能够在不确定条件下考虑各种信息,做出最有利于自己长期发展的选择。从教育政策层面上看,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鼓励高中开设生涯辅导课程,提高学生对自身和对大学专业的认识,同时提升风险决策能力。此外,教育主管部门也需要敦促大学为贫困生(包括有早期贫困经历的大学生)提供更专业的生涯辅导服务,同时为贫困生的专业变更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