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在线教学的组织重构
——以湖北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为例
2022-04-14吴明群章天金
王 琪,吴明群,章天金
(湖北大学 1.本科生院;2.党委统战部,湖北 武汉 430062)
一、前言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使得学校必须开展大规模、成建制的在线教学,这是对我国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重大考验,是一次在线教育的大实践。各高校应以此为契机,深入思考如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在线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优质教育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在线教学的背景
(一)疫情防控影响高校正常开学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扩散蔓延,为有效减少人员聚集,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教育部研究决定各地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时间[1],并倡议各学校利用网络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2]。针对疫情给高校正常开学和教学活动造成的影响,教育部要求高校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积极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3]。
(二)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进“互联网+教育”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传授和知识获取方式、教与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方式。与此同时,当代师生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正在被信息技术渗透和改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在线教学活动,顺应了当下“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近几年,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教学变革的推广与普及,发起了精品课程资源、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和五大金课的建设浪潮,一线教师制作网络课程资源、开展在线教学的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各类在线网络课程资源都有比较扎实的积累。
三、在线教学组织重构分析模型
教学组织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为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价值而表现在结构、形式、内容和方法上的总和,主要特点为特殊的师生互动、特殊的时空安排、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4]。高校延期开学,教学形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不能有效发挥作用[5]。此时,构建内外部环境匹配的组织结构,有效推进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成为了各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重点。
(一)在线教学的理论支撑
在线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能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实时交互的教学活动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教育”的推进,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原有的静态化、预设化、固定化的教学方式,而是逐步以动态化、非线性和自发性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6]。同时,在线教学也不再是简单的“互联网+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在融入互联网思维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服务支持和创新要素,以重构传统教学组织结构、形式、内容和方法为出发点,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变革现有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组织模式、服务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而构建智能时代新型教育生态模式,从而达成在线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价值。目前,以精品课程资源、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资源(MOOC)为主的在线同步直播教学、在线课程异步教学、在线双师协同教学、在线混合多元教学是在线教学的典型形式[7]。
(二)在线教学组织与传统教学组织的区别
构成教学组织的核心要素为教师、学生、空间、时间[8-9]。师生基于教学空间合理应用教学资源,在一定的时间维度上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作用达成教育目标。
在线教学模式使得四大要素都发生了较为特殊的变化,在传统教学组织的基础上演变出更加复杂的形式。因此,可从四个变量的角度来分析在线教学组织与传统教学组织的区别,如图1所示。在线教学实际上突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将教师、学生、空间、时间四个要素都进行了拓展,符合目前“互联网+”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1 在线教学组织与传统教学组织区别
(三)在线教学组织重构分析模型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教学质量应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教学过程前端、中端、后端,对应如何建课、如何教课、如何评课这三个在线教学的环节。基于此,本文将教学组织的四大要素与在线教学过程三大环节相结合,在理论层面上构建在线教学的组织重构模型,如图2所示。后面以湖北大学为例,从建课、教课、评课三个教学环节阐述在线教学组织模式。
图2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组织重构模型
四、地方高校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湖北大学采用“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在线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教学,充分发挥线上教育与慕课资源的优势,在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方式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稳定推进本科教学,坚持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工作。
(一)整合在线教学资源,重构教学物理空间
在线教学资源包括在线课程、在线课堂、在线课件等,是开展在线教学的基础条件。根据目前高校在线教学案例的分析,由于前期在线教育的推广和普及,现有在线教学资源种类充足、形式丰富,基本上可以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对于高校,可立足在线教育长远发展,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空间等,基于自身的在线资源和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改革创新,大胆尝试创新在线教学模式,重构教学物理空间。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建设了湖北大学课程中心,在加强在线开放课程、混合式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并牵头搭建了湖北省“楚课联盟”。在线教学期间,学校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基础,对线上教学空间进行了重构。
第一,整合现有的在线教学资源和开放课程平台。学校将已经建成的慕课资源最大限度地面向社会开放出来,利用湖北大学课程中心平台进行在线授课,面向学生提供教学服务[10]。对于无法获得在线教学资源的课程,教师整理好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材等教学资料,上传至课程中心,为保证高校正常教学秩序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加速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学校着力于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整合学校优质师资力量,与相关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在学校现有的课程团队的基础上,由课程团队负责人牵头,其他成员分工合作,利用企业现有在线课程和培训资源,以校企合建、共建共享等方式快速建设一批优质在线课程,尽快补充和丰富优质线上教学资源,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需要。
第三,保障在线教学网络畅通。学校在教育部门和企业的支持下,保证网络接入和直播教学环境正常,实时提供在线教学技术支持服务,保障在线教学网络畅通运行。
(二)开展协同式教学,强化教学组织职能
跟传统教室授课相比,在线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校原有的教学层级结构更加扁平,对教学团队开展协同式教学活动的要求更高。学校、教学管理者在教学组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转变教学工作方式,重新审视在线教学的特征和功能,对应组建包括管理、教研、质量监督、运行、技术支持在内的核心教学团队,面向在线教育发展方向通力协作,强化教学组织职能。同时,在线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灵活多样,可采用在线同步直播教学、在线课程异步教学、在线双师协同教学、在线混合多元教学这四种典型的在线教学方式。学校加强教学团队协同、跨校协同、校企协同、部门协同,做好在线教学服务。
第一,在教学团队协同和跨校协同方面,运用在线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教学[11],包括以线上主讲教师为主的教学、以“线上主讲教师+本地教师”的协作式跨校教学、借助慕课作为参考课支持本地教师校内在线授课的线上与直播混合式教学等。
第二,在校企协同方面,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加强与各课程平台及在线教育机构的联系,结合实际需求,迅速制定在线教学解决方案,指导教师选好课、用好课、讲好课。
第三,在部门协同方面,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团结协作,制定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方案,加强对本科在线教学的支持与服务。教务部门组织全体教师网上在线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保证优秀的教师资源。对于网络教学不熟悉的教师,技术人员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支持,确保全员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信息化建设部门积极制定预案,在线开课期间,课程中心技术人员实时为开课教师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授课期间的网络环境支持与服务能力;学工处及各学院辅导员、教学秘书、班主任等负责联系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工作,确保学习“不断线”。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确保在线教学质量
在线教学所有的教与学都是在线的、有数字轨迹的、可追踪的,高校应该充分挖掘教学平台数据资源,基于数据评估在线教学质量。例如可以提前制定评估在线教学质量的数据指标,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可以利用数据,动态监测本校在线教学实施状况,予以实时指导和纠偏。对于是否完成在线教育目标,要构建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
学校基于课程中心和在线教学资源后台数据,探索如何评课的问题,从成长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三个方面全过程监测在线教学成效,引导和保证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
成长性评价,也即过程性评价,监测的是教与学的过程。在直播课堂中,关注教师是否针对直播授课更新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学生是否有目的性地听和看,跟随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师生是否具备实时在线课堂教学的仪式感;授课教师需及时在课堂上应用弹幕、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实时答疑,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互动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12]。
激励性评价,通过监测师生课堂和课后互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来检测教与学的效果。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评价,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结果性评价,是鼓励教师在教学考核方式方面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平台的学习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功能,多途径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数据,适当将学习行为数据如视频观看时长、提问频率、发帖内容等纳入评价体系,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形成结果性评价,赢得更多更好的教学成果。
学校对线上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与质量保障均有要求。教学过程中各项教学数据将实时记录在湖北大学课程中心里,教务处将定期向各学院反馈教学数据。通过学生-老师-学院-管理部门的闭环反馈,及时发现在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组织重构方式和实施策略,提升在线教学实效。
五、在线教学质量分析
学校本科教学以在线教学形式如期开课。学校针对本科学生的网络教学情况进行了在线教学问卷调查,以便掌握在线教学情况,为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提供实践经验。
(一)基本情况
自在线教学方案发布以来,根据课程中心后台数据,目前,学校开出的在线教学课程门次数为1925门,在线教学教师数达1000多名,参加在线学习的学生人次数达到133168人次。本次调查覆盖全校20个本科学院,由学校组织学生自愿参与,参与学生以2019级、2018级、2017级为主,共回收有效问卷13047份。
(二)在线学习情况
1.在线学习设备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使用手机作为学习设备的学生占49.13%,使用电脑学习的学生占41.72%,使用平板的大约有9.07%,使用其他设备的约0.08%,包括电视、纸和笔等。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具有在线学习的硬件条件和网络条件,其中手机是普适性更强的学习工具。
2.在线教学平台
教师使用的课程教学平台主要集中在湖北大学课程中心,其次是中国大学MOOC、UOOC联盟、学堂在线和学银在线,还有部分教师使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网络交互平台进行直播教学。
3.网络教学方式
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播教学、线上研讨教学、SPOC教学、录播教学、线下自学等。针对线上网络教学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直播教学和线上研讨教学的较多,如图3所示。学生更倾向于教师提供学习资料预习或录播课程,并亲自直播授课。另外,学生也比较认可使用MOOC资源。总体上说,学生对于线上与直播混合式教学的接受度较高。
图3 学生最喜欢的网络教学方式
在线教学期间,因为网络访问量太大,导致雨课堂、学习通等网络平台经常卡顿,影响教学开展及师生在线教学热情。在问卷调查中也有所反映,相比于视频直播,学生更喜欢语音直播,可以保证课堂的流畅稳定。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各学院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应用多个平台进行网上授课,或者采取视频录播方式授课,方便学生错峰学习,保障了教和学的质量。
(三)在线教学质量评价
1.网络学习状态
针对学生线上学习是否认真,学生自评的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表示线上学习时态度认真,27.6%的学生表示偶尔不认真,2.4%的学生表示态度不认真。从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保持自律,态度端正,保证线上教学质量。
2.对网络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如图4所示。总体上来说,学生能跟上教学进度,学习目标明确,线上网络学习效率高,效果较好。根据教师授课情况反映来看,学生的积极性较高,网络学习有动力,整体教学情况良好。另外,调查问卷显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同时,结合网络学习状态,单纯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学生,学习效果可能受到影响,如表1所示。
图4 网络学习效果自我评价
表1 使用设备对学习效果自我评价的影响
综合春季学期网络教学情况统计分析,学校线上教学课堂整体平稳有序,教师和学生积极性较高,满意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从教学物理空间来看,在线教学课程资源丰富,直播或录播平台较多,选择空间大,为在线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教学组织来看,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开展协同式教学活动,积极履行各自的职责,教师也逐渐适应了在线授课的教学模式;从在线教学评价体系来看,教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监督学生的在线教学效果,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保障在线教学质量。整体来看,经过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在线教学方式已从单向直播向协同互动不断演进,由单一手段向多元混合纵深发展,初步取得了实践经验与教学成效。
六、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展望
在后疫情时代,要继续加大力度,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在线教学发展。
一是大力推广在线教学模式与方法。广大教师要重新认识在线教育的功能价值,综合多种教育形态,考虑在线学习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灵活设计教学活动,融合互联网思维,大胆创新在线教学模式。学生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能观性,从心态上把在线教学视为正式的课堂,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创新学习模式。
二是积极探索在线教育评价与治理模式。在重构在线教学模式过程中,要重视教育评价的牵引作用,教学管理部门要逐步调整师生管理的方式,建立相匹配的教育治理新模式,与在线教育相辅相成。
三是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科学规划推动教育专网建设,加快在线课程平台的扩容,优化硬件条件,提升教学平台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四是重视在线教学研究,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加强在线教学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从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质量评价、服务支持、教师发展等方面深入研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在线教学理论体系。把握政府引导、学校主体、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在线教学协同育人格局。
七、结语
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大规模在线教学,是各高校加强慕课建设和引导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次机遇。在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高校应积累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经验,以此为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契机,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主动适应传统教学向在线教学的过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变革教育体系、提升教育品质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