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英语课程教学融入工程伦理要素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析

2022-04-14王浩萍

高教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伦理工程教学

王浩萍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一、引言

非洲是中国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传统市场,近些年中国企业抓住非洲工程市场的发展机遇业务发展迅速。但是有些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在施工时不重视环境保护,违反当地施工安全管理条例,无视当地相关工作条件及劳工工资等法律,低价竞标忽视基础设施建设质量[1]。这些做法受到了一些非洲政府与人民的批评,损害了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形象。这些做法背后有诸多原因,其中之一是我国传统的倾向实用的工程专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工程人员奉行功利主义,重视成本效益分析,过度追求效益,欠缺工程伦理意识。

工程伦理是指在工程实践中必须遵守的伦理道德原则[2],恪守伦理原则蕴含着承担责任。工程实践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技术伦理责任、社会伦理责任和环境伦理责任[3]。技术伦理强调工程实践活动中工程人员应该具备质量与安全意识。社会伦理强调工程活动必须保障公共利益,并为社会服务。环境伦理强调在工程实践中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履行这些伦理责任可能引发矛盾时,具备一定伦理知识与意识的工程人员才能进行责任排序,选择自己的行为。

二、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 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具备伦理素养的工程师

工程伦理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一个没有受过工程伦理教育与训练的工程师很难掌握伦理规范与具备伦理决策能力。教育部的《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融入教学环节,培养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工程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环境、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4]。这些指导意见指引着工程专业教育必须将提高学生的伦理素养纳入培养目标。在工程实践中,目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公司要求中方项目经理能够在没有英语翻译的情况下交流[5]。海外工程对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与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符合要求的工程人才,大学教师需要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利用课堂高效地对学生进行伦理知识教育。提高学生接触工程伦理知识的频率是对学生高效进行伦理知识教育方法之一,因此,工程伦理知识的传授不应局限在某一门课,工程英语教学在教授专业英语时也应融入工程伦理知识,协同其他专业教育,承担全方位育人的任务,培养懂英语、懂技术、具有崇高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工程师。

(二)工程实践特殊性需要具备良好伦理素养的工程师

工程活动多重利益追求,需要工程人员具有工程伦理素养。工程人员(含设计者、施工者及监理)作为投资方或业主的代理人需要履行相应的职责,实现工程功能与利润最大化。同时,许多国家的各个专业工程师协会要求本行业的工程人员把公共利益作为其首要责任,即要“把公众的健康、安全与福利放在优先考虑位置”[6]。另外,工程是在自然界中建造的,其产生的废弃物都排向了自然界,能否在自然环境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废弃物的排放,直接关乎人类能否长远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因此,工程活动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7]。业主、公众与自然三者的利益有时是矛盾的,要求同时实现这三种利益容易使工程人员陷入职业与道德的困境。想要解决多重利益诉求的矛盾,走出困境,公平地做出各利益相关者能够接受的抉择,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工程伦理原则与规范的指引。在原则与规范的指引下,“工程师将慎重考虑工程活动涉及的伦理问题的优先次序,充分协调各伦理问题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各利益诉求者利益之间的最大化平衡”[8]。

工程活动的不确定性需要工程人员具有工程伦理素养[8]。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和各种生产要素混合使用的不稳定性,使得工程活动存在着不可预测的潜在风险。化解风险、造福人类,需要未来的工程师具有相应的道德意识与伦理认知,主动地识别工程活动中的技术、社会和环境伦理问题,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要实现这一要求,工程伦理教育无疑是必然的选择。

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为伦理知识的学习与讨论提供了平台。工程英语既是通识课,又因为教学内容涉及专业内容,属于专业课。在兼有通识课和专业课性质的工程英语课上,在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获得了工程伦理知识的输入之后,必将对工程伦理知识和工程专业英语进行理解与消化,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输出进行话题讨论,其处理加工过程深化了对工程伦理涵义的理解,并能逐渐融入自身认知系统。

目前,本科阶段开设的工程专业英语课,用英语介绍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宏观观念,不涉及微观层面的技术设计、计算与技术难题,学生主要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如果只是记背英语表达法会使课程学习枯燥无味。虽然学生掌握的基础英语表达法不足以探讨深奥的专业技术,却可以用来探讨专业技术实施时涉及的伦理问题。工程伦理教育涵盖工程技术伦理、工程职业伦理、工程社会伦理与环境伦理等。技术伦理教育内容主要是工程质量意识和工程安全意识;工程职业伦理超越了技术问题,考虑了合作或竞争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对工程参与者的岗位责任教育、处理团队中的合作与竞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遵守行规与相关法律等;工程社会伦理是站在社会层面,强调工程活动和工程产品必须保障公共利益,并为社会服务,环境伦理的教育内容考虑工程活动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3,9]。大学英语教学阶段已经涉及对生活用品质量、安全、学习过程中合作与竞争、环境保护及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讨论,具备了相关词汇与表达法。工程英语课堂上,伦理知识的融入帮助学生们认识到一个工程案例可能涉及技术、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利益,多元利益的诉求及矛盾的解决协商促使学生反复运用所学的专业英语与伦理知识。专业英语的反复使用可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语言,伦理知识的运用有助于拓深话题讨论,学生于语言运用之中内化工程伦理知识,提升伦理素养。

(三)“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具备良好伦理素养的工程师

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过程中,国际化工程人员良好的伦理素质是优异工程质量的重要支撑,优异的工程质量才能展现中国企业良好形象。工程伦理要素融入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将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获得专业英语的相关表达,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伦理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和信誉。

三、工程英语教学融入工程伦理要素的路径及有效性

教师在工程英语教学课堂上显性地将伦理知识与价值渗入教学,可引导学生思考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启发学生的自觉认同,提升工程伦理素养。

(一)显性融入教学内容

从2020年起,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新纬度通用工程英语听说教程》(黄坚等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教材介绍了国际工程项目流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基本专业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以下工程伦理知识融入各个环节的专业知识教学中,实现基本专业知识传授与伦理引领有机统一。

表1列举了课程教学中涉及的技术、社会与环境伦理知识。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有争议性的或者与学生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能激起他们的讨论兴趣,但他们的思考与讨论缺乏相关原则的指引,容易偏向某一角度,工程伦理知识的引入能为讨论提供权衡标准和排序指引。在招投标教学中,先让学生阅读一些英文资料,了解目前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不同国别承包商之间的激烈竞争,知道有些中资企业在非洲项目中采用恶性低价竞标排除竞争对手,施工中被迫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导致基础设施质量达不到甲方要求而蒙受巨大经济及名誉损失。学生在如何成功竞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明白了诚实、公平、质量是维护声誉、增加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应该优先履行这些职责而不是仅考虑利润。从文献阅读、丰富多样的专业术语练习到讨论输出,学生反复运用新学的语言形式,增强了语言学习效果,同时学生所学的伦理知识指引、权衡工程决策,增强了他们决策的说服力,增强了学生英语表达的信心,也增加了工程英语课的趣味性,拓宽了课程的广度,促进了知识与功能的联结,有利于伦理意识的内化。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大量教学活动将表1中所有伦理知识融入工程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将工程伦理原则当作解决工程伦理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

表1 工程英语课程教学涉及的技术、社会与环境伦理知识

(二)多样化教学活动

目前在工程英语教学中提倡采用模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无论实施哪种教学法,都应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知识的兴趣。教师采用模拟教学法创设工作场景模拟工程活动的具体情景,或者采用案例教学法展现真实施工工程中遇到的伦理困境,创造运用伦理知识的机会,组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决策辩护等课堂活动,增强教学活动的真实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讨,表达伦理观点,以便内化为自身的伦理意识,提升教学效果。

在施工过程的教学中,笔者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提前观看系列视频,了解中国建筑企业在建设蒙内铁路、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等工程时开展的工人安全教育工作和维护生态、保证工程质量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施工的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应该注重安全管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都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因此,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课堂上采取角色扮演模拟安全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施工理念。另外,项目设备及材料采购、招投标中的技术谈判等教学都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诚实守信和责任感的重要性,学会团队合作。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成本控制与建筑材料、施工方案选取的困境,教学中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探讨解决方案,学生在工程伦理的指引下领悟到当工程缺陷可能对公众健康或生命造成威胁的时候,当职业标准与普遍接受的社会道德发生冲突的时候,应优先社会道德,即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在首要位置,公众的权利、福利高于技术的功能性与利润性。例如,在施工教学的章节中,学生观看了蒙内铁路的修建视频,阅读了相关英文资料,了解到工程人员为蒙内铁路设计了八十多座桥和九百多个涵洞供野生动物安全通过,为了不打扰动物休息,施工结束时间提前至下午6点,为防止当地土地沙化,在取土后迅速修复取土场,尽量减少破坏地表,保护河岸,减少对耕地、林地的占用,进行噪声、水、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这些举措都给蒙内铁路中国承建方增加了施工难度与施工成本。为探讨成本增加导致的利润减少是否合理,学生们分别扮演业主、承建方、环保局与当地居民,为各自的利益诉求发声,角色辩护活动中你来我往的质询不仅让学生习得了相关英语表达法,也促使学生为自己的利益寻求伦理规范作为其理论支撑。活动让学生理解到建造动物通道、维持区域内野生物多样性带来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其成本,学生也树立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建设理念。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认识到,重视工程建设质量与生态环境,能为中国企业赢得重视环境保护的良好声誉,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增进相关国家民众的友好感情,团结相关国家的人们共同致力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三)纳入形成性考核

课程考核是检测工程伦理知识教学实效性与影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终结性考核的基础上加入形成性考核,检查学生对伦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的是学生在每次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辩论中的表现,既考查学生的专业词汇掌握情况及听说能力,又考查学生对伦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考核可以依据客观量化标准,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考评三种形式进行。这样的形成性考核会敦促学生在每次课堂活动中尽可能地考虑该项工程活动中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多次练习将促进伦理知识的内化。同时,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教师动态地把握学生工程英语与工程伦理知识掌握的状况,反思教学中伦理知识融入的方式,以便今后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伦理知识,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语

工程人员的伦理素养深刻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培养具有工程伦理意识的未来工程师,是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程师的要求。工程英语教学应该承担起培养高度职业道德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任务,在教学内容上融入伦理知识,借助多种教学方法用英语探讨工程伦理问题,利用形成性考核督促学生深化对伦理知识与规范的认识,提升伦理决策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培养能运用英语交流的具有工程伦理素养的国际化工程师。

猜你喜欢

伦理工程教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