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重塑的城郊型美丽乡村营建研究
——以武汉市沈家大湾为例

2022-04-14秦仁强苏晓丽刘彦辰孔心依

华中建筑 2022年4期
关键词:沈家重塑大湾

秦仁强 苏晓丽 刘彦辰 孔心依

乡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之根基,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带有地域乡土性的物质文明[1]。但随着快速城镇化,以经济增长和物质文明进步为主要目标的乡村建设致使其社会和空间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而城郊型乡村作为裹挟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建设敏感性区域,其发展更易受到城市文化圈的冲击,价值趋同化与景观风貌城市化使其多元化文化形态正在城镇化发展的浪潮中逐步湮灭。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得乡村建设的关注点由原来单一的经济产业转向生活、生态、文化等多维度的全面发展,其中传统文化作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于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点、线、面”的规模化建设中,乡村具体实践往往呈现重物质而轻文化的普遍性特征,加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被同化和大量传统村落的消失,使得乡村本体文化的复兴成为发展过程中亟待关注的重点,因而以文化重塑为切入点,关注传统村落空间和精神文化信仰,并寻求其与当代文化体系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何重塑乡土文化属性,即重塑何时的本土文化以及如何进行文化重塑,需要进一步实践。本文在社会调研基础上,基于“问题—策略”导向构建了城郊型乡村文化重塑的工作路径与营建策略,同时以武汉市典型的清末民初的乡村——沈家大湾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1 城郊型乡村文化重塑发展策略

乡村文化构成了整个乡村内在的精神要素,反映着乡民的价值取向、精神诉求、思维方式和内在认同[2],其包括以田园聚落、街巷空间、符号形态等一切表层的物质空间和风俗信仰、生活方式、集体意识等具有深层结构的文化内涵,这两者相互影响,并可能发展成一系列恶性或良性向上的循环,一方面以集体意识下的文化共识影响着地域环境审美与文化价值体系构建,并进而在乡村营建上表现出不同景观特色和建筑风貌,形成乡土特色文化语言;另一方面稳定栖息所形成连续的乡土景观与其他文化地域风貌的碰撞进一步丰富乡土景观元素,也改变着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并再次影响着乡土空间的营建。正是在与城市文化的碰撞中,城郊型乡村的文化审美与价值体系发生变化,并影响着其空间营建,若连同低水平、快速化的建设,有可能形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基于文化重塑的乡村营建,即是要通过文化的双向发掘,形成“明确文化内容—总结发展困境—提出发展策略”(图1)的工作路径,避免城郊型乡村空间简单而粗暴的更新。

图1 乡村文化及文化重塑工作路径

1.1 城郊型乡村发展困境

乡村文化发展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居住环境——村落,二是有在此空间和环境中从事生产生活的主体——村民[3],而当前城郊型乡村无论是物质空间环境,还是以生活主体为依托的精神文化内涵都面临诸多困境。

(1)物质空间困境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郊型乡村在由农业向工业经济,甚至是旅游服务业转型过程中,其内部空间格局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其一是在城市资本扩张下,面临着拆除的空间吞噬或者填充式、集聚性的空间扩散,甚至由于过去城市摊大饼式地无序发展,而成为了城中村;其二是传统场所肌理和建筑语言正在逐步被单一集约化的城市化建设所取代,乡村风貌城市化、趋同化严重。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现代材料代替了原有的砖木材料,传统建筑形象和符号语言逐步湮灭,如乡村的院落空间、建筑的平面延展以及门窗细部等发生巨大改变;景观追求人工化和规模化,如与城市如出一辙的乡村景观大道、大广场、绿化草坪等,原有古朴、自然的乡土风貌正在消逝;其三是作为乡村文化重要载体的生活性公共空间,如村口空间、晒场、戏台等也由于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和城市主流文化冲击而逐渐废弃。究其根本,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城市资本集聚和文化影响下村民价值观的变化。

(2)精神文化困境

城乡双向开放使得人口迁徙和流动更加规模和多元化,在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占总人数的18%,且流动人口中,作为乡村建设主力军的新生代人口数为51.5%,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出,使留守群体成为乡村普遍性的社会问题①,也导致乡村文化发展的公共资源 (资金、技术等) 流失[4],更重要的是文化建设主体的流出,使乡土文化传承链条断裂。土地撂荒、古建筑、公共空间荒废等现象普遍,而更深层次的是原以农业文明为根基的共同生活经验和文化信仰逐步丧失,如传统技艺断层,戏曲种类以及节庆民俗减少等;同时流出人口在城市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乡村主体价值观发生改变,对自我身份和文化认同丧失自信,致使乡村景观风貌趋同于城市风格,乡村建设也成为了流水线式的生产,村民的集体意识和乡村文化凝聚力逐步降低,乡村这一基于地缘和血缘关系的情感场域在村民认知中也失去了原有安土重迁的价值意义。

1.2 城郊型乡村文化重塑发展策略

基于社会调研与上述发展困境分析,本文从人文精神和物质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乡村营建策略(图2)。

图2 乡村文化重塑发展策略

(1)人文精神重塑

①寻根溯源:文化样态的辨析。乡村文化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产物,是乡村空间特质的表征,更是世代居于其中的村民的情感印记。在规划设计时,应首先通过口述史、影像等地方资料和社会调查,了解乡村文化,梳理其历史脉络,通过寻根溯源和对乡村文化基因的解剖,确定其最具内涵和特色的文化样态;并根据其自身文化现状,通过文化活动策划和物质空间营建,进行历史情境的再现,唤起人们的场所记忆,增强其文化认同;同时将历史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营造多元文化体验,从而推动城郊型乡村的文化复兴。但在此过程中,要尊重村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如文化空间的营建以故居改造、原地重建为主,尽可能减少对原有空间形态的冲击。

②协同发展:文化与产业的融合。乡村人口的外流主要是由于城市资本集聚所形成的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而城郊型乡村作为城乡过渡区域,便利的交通、科技、资金等为其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5],因此通过产业发展,吸引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回流是其文化重塑的根本任务。在规划过程中应从乡村特色文化定位切入,寻求其与产业和乡村景观建设的契合点,发展以农业为基础、文化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如乡村艺术与文化教育基地、农业创意旅游等,通过文化与产业的协同互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但在过程中要处理好产业与乡土文化的关系,寻求文化品牌、旅游经济、创意产业和宜居环境等的协同共建,并与其他片区优势互补,形成文化属性浓厚,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郊乡村全域旅游产业集群。

③集体共建:乡村凝聚力的提升。无论是村庄规划还是城市规划,我国一直是在行政主导的规划模式下进行的,村民大多是被动参与,少有参与实质性的营造过程[6]。然而在村落实际营建过程中,本地村民才是专家,他们对于材料的运用、建造过程的把控以及传统工匠技艺最为了解,因此在村庄建设应有设计师的引导、乡村精英的组织和村民的全程参与,这样以村民为主体的在地营建,可以强化社区情感纽带,增强其家园归属感和文化自信。同时乡村营建是一项综合长期的社会工作,真正关乎设计和营建技术的工作只是其中较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视角下共同体的营建,因而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培育村民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其文化凝聚力。

(2)物质空间重塑

①整体发掘:场所肌理的延续。聚落的空间形态和肌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独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聚落的血脉[7]。在规划过程中要尊重既有场地肌理,首先应保护乡村的山水生态格局,处理好村庄与周围山、水、田的空间关系;其次通过微介入进行街道空间的环境整治,在不改变原有街巷肌理的条件下,融合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景观营造和社交功能植入,并保留原有的院落生活方式,对其进行景观改造;同时对现状建筑进行详细调研和质量分级,通过提取传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分类化改造,尤其是对传统建筑,要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其历史记忆。

②内生激活:公共空间的重塑。公共空间不仅是村民生活的空间载体,也是其集体意识和精神文化归属的体现,是激活乡村内生活力的核心要素,当前诸多城郊型乡村面临公共空间的失落问题。在规划设计时应通过社会调研了解村民的空间需求,以保留乡村生活记忆、方便居民生活为目的,合理进行公共空间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传统文化活动和日常生活场景为主的入口广场、戏台、文化艺术中心等,以公共服务供给为主的停车场、健身广场等。空间营建中要注重尺度的宜人与场所交互性以及传统建筑元素和乡土材料的运用等。通过旧的空间改造和新公共空间的营建,为村民提供社会交往空间,以激发场所活力。

③功能复合:空间多重价值的构建。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下,乡村空间功能日益复杂化,具有文化、居住、旅游、生产、生态等多元化功能。在规划设计中要满足原住民、新居民等多类型群体的使用需求,注重时空差异下的空间复合使用;同时注重乡村空间的多重价值构建,如以文化融入和景观营造视角进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可以在完善乡村基础建设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实现三生空间的协同共建。因此在规划建设中需以文化景观视角切入,进行空间的复合化营造,以提升乡村的综合活力和社会、生态、经济等多维效益。

2 基于文化重塑的沈家大湾建设实践

2.1 场地背景

有“一部民国史,半数仓埠人”和“小汉口”之称的仓埠街作为武汉市全域旅游文化古镇,已从千年历史的粮仓渡口转型为现代的田园综合体。作为三香文化的发源地,其以“香伴古镇,绿满仓埠”为主题,依托自然山水与民国文化资源,构建了以赏花大道为纽带、古镇文化为核心、五大板块差异化定位与联动发展的空间布局,通过古镇文化内核与生态休闲旅游的衍生发展,目前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宜居、宜游、宜业的中心镇区。其中,沈家大湾位于仓埠街南部(图3),作为其“一线串珠”赏花走廊的重要节点之一,其文化底蕴深厚,依托生态环境恢复、建筑及景观改造、公共空间营建等,以楚剧大师沈云陔故居为核心的名人戏曲文化和榨油坊、面坊为特色的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文化重塑的核心内容(图4),如今已是展示仓部文化的重要窗口。

图3 沈家大湾区位图

图4 沈家大湾规划总平面图

2.2 场地问题

沈家大湾作为典型的城郊型乡村,面临着物质空间与精神文化的双重困境。由于城区的集聚效应,大多数青年选择外出工作,一般只在节假日回家,村中以小孩和老人为主,场地中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年久失修(图5),公共文化空间基本废弃;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如缺少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雨污分流、垃圾分类系统,乡村内部车行道路破损严重,可达性差;街巷景观风貌杂乱,如村内房屋跨越年代较长,传统民居破损严重,新建房屋质量参差不齐,形态各异(图6)。

图5 年久失修的沈云赅故居

图6 场地现状建筑

2.3 基于文化重塑的乡村营建

(1)寻根溯源与文化定位

沈家大湾曾是著名楚剧奠基人沈云陔的家乡,这里还存有沈云陔故居与用于吊嗓子的塘堰等文化景观,其中沈云陔故居作为清末民初的特色建筑,反映了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建筑材料工艺以及审美文化的变化,简洁的清水砖墙立面和青瓦屋顶成为此时期武汉乡土民居的重要特点,为之后乡村建筑风貌营造提供了依据。同时楚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还在沈氏后人及乡亲们的口中传唱,并以《老村老店老戏迷》为题在“我爱我的家乡戏”中获得推介②,使沈家大湾作为楚剧之源而为大家熟知,另外这里还有民国时期的榨油坊、豆腐坊等,文化底蕴深厚。根据现状调研和对其文化基因的深层次挖掘,规划将沈家大湾文化定位为清末民初时期脱胎于农耕文明的楚剧文化,通过民国风情、楚剧文化、生活寻梦等几大主题区域来展现沈家大湾历史文脉(图7),唤起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记忆,同时将传统文化主题与现代生活功能相融合,为居民营造具有归属感的空间体验。

图7 乡村规划主题分析

(2)整体发掘与分类改造

场地呈现沿道路线性分布、内部曲巷幽深、农田环布左右、塘堰镶嵌其中的狭长形空间布局,规划采用整体空间肌理保护和分类改造策略。首先进行建筑的分类与改造(图8),整体风貌聚焦于清末民初的建筑与院落文化,并与现存建筑形式与功能结合,通过对原建筑外墙进行白色涂料刷新和外围砌筑清水砖墙柱进行加固(图9),并进行平改坡屋顶的处理;其次融合农耕文化与戏曲元素,进行街巷垂直界面的主题化改造、“见缝插针”式绿化与景观小品、休憩设施等置入,注重街巷空间的功能性、铺装与植物景观的乡土性(图10);最后采用微介入方式,在与居民商讨改造方案的前提下,通进行庭院建筑景观的改造。

图8 现状建筑分类

图9 建筑改造示意图

图10 街巷空间改造示意图

(3)深度参与下的公共空间营造

为了重塑沈家大湾曾经的集体记忆,规划以楚剧文化作为公共空间营造的核心要素,兼顾村民日常及重大活动和社会交流的功能性需求,形成点、线、面的乡村文化记忆系统(图11)。点状空间包括村民活动中心、沈云赅故居、沈家大门门楼、沈云赅纪念馆及楚剧文化博物馆等,均以亲水灰砖墙外立面为主,整体保持民国建筑风貌。其中沈云赅故居依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主体结构加固和外立面修缮;楚剧文化博物馆为入口废弃建筑改造的具有荆楚特色风貌的钢混结构建筑,并与沈家大湾门楼形成村庄出入口景观地标(图12);线状空间包括民国风情街、田园水街和楚剧主题墙绘等,其中民国风情街作为村庄文化景观轴的核心,串联村庄各大文化主题片区,如以生活寻乐为主的乡村体验区、榨油坊、豆腐坊、铁铺坊和以文化休闲为主的文化餐厅、戏曲表演厅、乡村书屋等;面状空间以环绕于村庄的塘堰与田园风光为主。通过对文化记忆载体,即公共空间系统的营造,强化村民的集体记忆,同时从设计意向和功能需求的问询、设计意见的征求到具体的建设过程,村民都参与其中,是集体创作和乡村景观多元化的过程,强化了村民空间归属感。

图11 空间规划结构图

图12 楚剧文化博物馆与沈家大湾门楼建筑设计图

(4)景观视角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景观视角进行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是实现空间多重价值构建的重要方式,基于沈家大湾所面临的问题,规划通过水景观营造、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服务标识系统等实现其空间功能的协同并置。水景观营造是在对现状塘堰进行水质分类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策略进行水生态修复,并融入楚剧文化,进行游憩设施、戏曲平台、演唱亭的建设和景观营造。污水处理方面根据“市政用水—灰水—黑水—化粪池—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系统—生态沟—池塘—农田”的水流过程,对村湾污水管网进行系统升级,其中倒梯形生态沟配置荷花、茭白、水芹等植物兼具净化、观赏和经济效用。同时注重以楚剧元素为主题的村庄视觉标识的系统化设计,通过景观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为其带来文化、生态与经济的多重价值。

(5)文化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产业作为吸引村民回流的核心力,是乡村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规划中不仅注重村庄物质空间的文化融入,同时也将文化与产业协同起来,以文化休闲旅游助力其农业发展,并规划了以楚剧文化体验和农耕文化体验为主的两条游览线路(图13);同时进行楚剧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利用楚剧人物、服装、脸谱等文化元素,进行旅游纪念品和家居生活用品等的系列化视觉形象设计,并与戏曲社团进行合作,开展以楚剧教育、演出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结合其景观营造和视觉标识系统,共同打造沈家大湾作为楚剧文化之源的形象定位和文化标识,增强村民文化自信的同时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

图13 旅游线路规划图

结语

城郊型乡村作为城乡过渡区域,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地域空间消逝和现代城市文化冲击的双重挑战,其营建目标不仅是物质空间的营造,更重要的是乡土文化的复兴与传承。本文基于文化重塑视角,总结了城郊型乡村物质空间和精神文化重塑的营建策略,并以沈家大湾乡村建设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针对场地存在问题,从文化溯源与定位、整体保护与分类改造、公共空间营造、景观化基础设施建筑、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建设实践,以期为类似具有文化特色与发展困境的城郊型乡村空间营建提供借鉴。

在乡村建设新时期和强调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及时发掘乡村聚落建筑与文化符号,并进行创新化传承,对未来乡村文化记忆的延续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公共空间作为具有典型性、地域性的文化基因载体,重点发掘其文化基因和进行公共空间重塑,将为传统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提供有效途径;另外在城镇化阶段,结合建筑改造与更新的历史契机,由表及里地进行乡村建筑与景观文化以及经济产业的协同共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乡村生产生活的自循环能力,将是避免文化重塑成为符号化和表皮式更新的重要保证。

资料来源:

图1~3:作者自绘;

文中其余图片来自华农大城乡规划设计院。

注释

① 2020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对中国10个典型开展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总体的35.6%,留守老人占老人总体数量的31.8%。

② https://v.qq.com/x/cover/6plwb3quvz1sn64/k0620hfka2l.html。

猜你喜欢

沈家重塑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重塑未来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My Mother’s Birthday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李沧:再造与重塑
外卖那些事儿
猜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