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东南传统村落宗祠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
——以湖北通山县白泥村为例

2022-04-14刘伟毅伍昌友屈万英

华中建筑 2022年4期
关键词:白泥宗祠村落

刘伟毅 伍昌友 屈万英

鄂东南地区①受“江西填湖广”等移民运动、以及当地山区丘陵自然环境的影响,该地区至今仍保留大量聚族而居的传统村落,延续着村村有宗祠的状态。宗祠已成为鄂东南地区家族传统文化观念和组织结构凝聚的载体。据统计,住建部已发布了五批中国传统村落②(截至2019年6月)。其中,湖北省共有206个村落入选,鄂东南地区有70个,占比34%。家族式聚居的传统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宗祠作为承载这种家族血缘宗亲关系的媒介,在传统村落里位居显要位置,并在其空间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鄂东南地区传统村落以宗祠—支祠—家祠为层级的祠堂建筑格局与家族聚居区—自然村落—单个家庭的聚落形态相对应,体现了建筑格局与家族结构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宗祠成为传统村落公共生活的核心与纽带。但近年来,伴随城镇化快速推进,乡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乡村空心化问题愈演愈烈,以传统村落为代表的乡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已成为当今乡村振兴背景下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

本文以湖北通山县白泥村为例,针对传统村落面临的“保存性消亡”和“建设性破坏”等现实困境,探讨传统村落中的宗祠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当代价值,力图将宗祠和传统村落纳入一体,进行整体保护,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探讨活化利用的可行性途径,以期为乡村文化振兴、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白泥村面临的现实困境

1.1 村情概况

白泥村位于湖北通山县东北部,富水湖中游,属大畈镇移民后靠库区村,距县城25km、大畈镇镇区7km,大公路穿村而过,紧邻国家4A级风景区隐水洞和杭瑞高速出口,对外交通便利。村内留存多栋古民居,文化资源较为丰富,谭氏宗祠、红三师革命遗址和萧克允将军墓都深藏着荣光四射的红色文化。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不但数量多、品质高,而且还有原始的完整性的特征,贯穿通山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全过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的教育价值,谭氏宗祠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白泥村被遴选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白泥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685户2512人。村中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在外务工,常住人口较少,且以老幼妇为主,土地抛荒、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等现象凸显。在城镇化进程中,白泥村正面临着保存性破坏与建设性破坏并存、人口空心化与古民居宅基地闲置化并存等现实困境。

1.2 保存性破坏与建设性破坏并存

保存性破坏与建设性破坏相对应而存在,对传统村落危害极大,前者是以保护之名,将传统村落当作文物,束之高阁,而不加以活化利用,造成其自然消亡;后者是以各种保护和开发的名义进行相关建设,造成传统村落环境破坏。

(1)保存性破坏

当前地方政府尽管意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但对保护的理解存在偏差,常通过限制村民日常使用达到保护的目的,客观上造成空间闲置,加上维护资金极其有限,使得民居缺乏必备的日常维护而产生破坏。谭氏宗祠尽管属于省级文保单位,被冠以各类文化教育基地,但日常大门紧闭(图1),缺乏活化利用途径,未能发挥应有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其传统的宗族文化功能也逐渐被取代或淡化。这种保存性破坏进一步加速了宗祠及周边文化环境的整体性消亡,在传统村落中具有重要统领作用的宗祠一旦遭到破坏,不再影响族人的日常生活,族人也便失去其精神空间,势必加速附着在宗祠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

图1 大门紧闭的谭氏宗祠

(2)建设性破坏

美丽乡村建设为白泥村保护和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但是一些不合理的乡村建设业已严重地破坏了传统村落风貌。比如,白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现象,出现各类见缝插针式的建设活动(图2),往往不顾传统村落空间尺度,在谭氏宗祠前肆意建大广场、大草坪,或以保护之名,打着维修的幌子拆除旧民居,建假古董,或是居民为改善生活条件对古民居进行改建扩建,给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和文化环境造成建设性破坏,加速了传统村落的衰落,亟待加强科学引导。

图2 谭氏宗祠周围见缝插针的新民居

1.3 传统村落空心化与新民居建设如火如荼并存

传统村落空心化是土地资源、人口、产业外扩内空的过程,是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劳动人口向城镇聚集的客观结果。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镇化模式,导致乡村缺乏造血能力出现“空心化”的问题,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因缺乏日常维护,出现凋敝倒坍,环境日益破坏,传统村落面临消失。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后,为解决住房紧张问题,舍弃老宅,选择在老村外,邻靠公路处开辟新区,建设新居,因缺乏整体风貌管控,新区建筑与传统村落风貌格格不入。

白泥村常住人口大多数是留守的老幼妇,青壮年每年通常只有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才回到村里(图3)。随着常住人口数量的减少,大量传统民居和新建住宅常年处于闲置状态,由于传统村落被限制建设,村民往往在村落外围新建住宅,导致原有古民居宅基地空心化现象加剧,呈现一片残破景象(图4)。

图3 坐在老宅前的白泥村老人

图4 破败的古民居与其周边的新建民居

1.4 村落公服务设施供需错位与宗祠低效利用并存

村落公服设施供需错位,主要表现在基层政府为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的各类标准化工程——活动广场、百姓大舞台、农家书屋,未能充分考虑便捷性,与村民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尤其对于老幼这一群体来说,因不便前往党群服务中心,或存在认字困难问题,造成各类公服设施形同虚设。同时,基层政府认为谭氏宗祠是文保单位,不宜投入日常使用,造成宗祠平常总是大门紧闭,使村民无法正常进行使用,其本土文化认同感被减弱。

根据笔者的现状调查统计,即便谭氏宗祠大门紧闭,村里大部分中老年村民每天依然会在谭氏宗祠周边区域活动,内容涉及棋牌、广场舞、乘凉闲聊或带幼儿游玩等。村民之所以选择在宗祠周边区域活动,既有宗族情感因素使然,还与谭氏宗祠在村落中的显要位置密切相关,谭氏宗祠已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乡愁文化是乡村区别于城镇的独特之处,白泥村面临的现实困境加速了传统乡土文化精神的土崩瓦解。乡村是生态之源,祠堂是精神之脉,土地是生存之本,建筑是文化的再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在于乡愁文化的传承,传统宗祠的保护和活化是实现传统村落文化再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重新审视宗祠并激发其在乡村文化传承中的活力,才能延续良好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2 白泥村谭氏宗祠价值判读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对于白泥村谭氏宗祠而言,其价值集中反映在空间、文化两个层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谭氏宗祠对白泥村落的文脉延续、公共空间营造、社会关系活化和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1 空间价值:凝聚乡土族群的多重场所

宗祠是宗法组织的象征,是家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礼仪的中心,是宗法社会基层组织及多功能公共场所。提供祭祀场所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宗祠也是举行重要活动如婚丧嫁娶、奖惩族人、年节演戏、修篆族谱以及议事厅和招待宾客的社交场所,还具有奖惩和教化族人的功能。凡是一切与宗族有关的事务都可以在祠堂里举办。

宗祠作为传统村落的空间中心,其空间价值主要反映在村落空间布局、建筑秩序和使用功能上。白泥村以谭氏宗祠为核心,以鱼骨形型路网和水系为纽带,形成了紧密而有机的村落空间形态;谭氏宗祠坐北朝南,三重进院为族群聚集提供了富有层次、极具仪式感的空间场所,因建筑明显高于周边区域,在体量上起到统领作用,并强化了白泥村的建筑秩序(图5)。

图5 以谭氏宗祠为核心的白泥村

谭氏宗祠除了满足族人祭祀功能以外,还是周边乡邻的文化和娱乐中心。每逢佳节,如春节、清明、冬至、中秋等,族人和乡邻都会在谭氏宗祠里相聚,不仅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关爱,也满足了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增强了族人的凝聚力和乡村邻里和谐。

2.2 文化价值: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也是传统村落文脉延续、永葆活力的源泉。谭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根植于白泥村,历经200余年,其以“礼、法”为主题的匾额文化和以砖木混搭雕刻的各式山水虫鱼纹样,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民间智慧,在当今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不仅为传统村落的文化振兴提供精神动力,使乡村焕发旺盛的生命力,也是彰显地域文化自信,凝结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从全国各地已有的实践看,有的宗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被改造成村民文化礼堂、乡村议事厅等功能,逐步成为了凝聚乡愁的交往纽带和文化场所,体现着我们的民族信仰和精神,同时,作为历史遗存的宗祠因其在传统村落中的显要位置,其建造往往集成了特定历史时期最高的技艺水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实现乡村振兴中加强乡村基层自治力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继承和发扬谭氏宗祠的当代文化价值,充分发挥谭氏宗祠在淳化民风、凝聚人心、连接人们乡愁情感的精神纽带,使白泥村在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保持地方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3 对策建议

3.1 祠村一体、文脉延续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一座完整的传统村落,不仅包括建筑单体,还有若干建筑群体,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不能人为地加以割裂。宗祠与传统村落相互依存,在促进乡村文脉延续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白泥村在保护与活化利用过程中,应摒弃过去那种重单体、轻群体的保护模式,进行整体规划(图6),促进祠村一体,实现文脉延续。白泥村应以谭氏宗祠为基础,通过优化村落功能布局,塑造乡村文化新格局;应根据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依托谭氏宗祠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诸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四点半学堂、乡村文化服务站、农家书屋等功能空间,进一步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通过城乡互动,定期组织各类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村落文化研学旅行交流活动,增进社会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为白泥村的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展现当地乡村文明新气象,以期构建城乡共融的和谐社会关系。

图6 围绕谭氏宗祠进行的白泥村整体规划

3.2 新旧一体、场域共生

不同于传统村落那种内在自然有机、浑然一体的空间格局,现代乡村居民点大多以户为单位,根据村民自身的财力和特定喜好进行建设,呈现散、乱、小的特点。新建民居因缺乏有效的管控引导,与传统村落建筑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传统村落的街巷肌理和空间格局。

因此,白泥村在保护与活化利用过程中,应加强科学引导,通过挖潜和建设新村等途径,确保新旧一体。一方面,注重保护传统的街巷格局和公共空间,通过发挥村民的主动性,引导村民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前提下,积极盘活存量宅基地,在原址上就地修缮或改建民居,使其建筑风格与传统风貌一脉相承,从而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在延续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在村落外围因地制宜构建缓冲区,另行集中建设新村。新村与传统村落在建筑风格、街巷肌理、朝向布局等方面保持协调和延续,实现异质同构、场域共生。

3.3 产村一体、融合发展

传统村落保护修缮与运维需要大量资金,单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还应拓宽渠道。根据国内已有经验,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展民俗文化体验旅游,成为解决传统村落保护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

白泥村地处国家水利风景区富水库区上游,自然环境优越,家家户户有种植枇杷的传统,且紧邻国家4A级景区隐水洞,充足的客源、便利的地理区位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良好条件;谭氏宗祠蕴含的地方宗祠文化和特色红色文化资源为白泥村乡愁经济增添特色内涵。白泥村应整合现有优势条件,组建合作社发展枇杷采摘观光经济,筹措专项资金进行村湾环境提升,利用谭氏宗祠的闲置空间,采取政府与村民共建方式,针对性地完善乡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将村民日常活动功能与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结合起来。通过产村一体,促进谭氏宗祠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实现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提升与飞跃。

结语

传统村落保护是一项极具挑战而又紧迫、意义深远的工作。宗祠作为家族维系情感的精神家园,是鄂东南地区传统村落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对传统村落格局形成与发展具有统领作用。鄂东南地区宗祠文化蕴含着族群先辈寄予的谦和与坚毅,经过历史沉淀,已成为最珍贵的礼物,给该地区村民生活以信仰和文化自信。心存敬畏,尊重乡情、洞悉村民需求,是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应具有的态度。通过剖析白泥村谭氏宗祠案例,以点带面,以宗祠为切入,提出将宗祠和传统村落纳入一体,进行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发挥宗祠在当代的文化价值和旅游服务功能,有助于彰显传统村落文化特色,赋予新时代乡村文化内涵,给村民增添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资料来源: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注释

① 鄂东南地区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地域概念,是指湖北省东南部,包括湖北省的鄂州、黄石、黄冈、咸宁,地处鄂、湘、赣三省交界的低山丘陵。

② 作者根据官网文件整理,详见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906/t20190620_240922.html。

猜你喜欢

白泥宗祠村落
广西造纸白泥工业化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碱回收白泥建材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到白泥湖去吃螃蟹” 岳阳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数量达13个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泥瓦匠的孩子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